电视新闻编辑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通常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是前方记者采稿、后方编辑制作完成。很多人都以为记者每天在前方“冲锋陷阵”阅尽人间百态,领略风光无限,而编辑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整日在后方消极等待“坐收渔利”。其实不然,一个优秀编辑应该是新闻战线上的行家里手,应当来自记者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不仅熟悉各种新闻的实际采访流程,更能知晓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方式;他不仅仅有鉴赏家的眼力去鉴别作品的好坏,更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政治判断力去把握稿件的导向;他不仅懂得新闻编排与技巧,他更能通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把党和政府与百姓的心声紧紧联系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喉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编辑工作至关重要,想当好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职业编辑并非易事。
一、把握准受众心理是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未能把握准受众心理、贴近性不强等原因,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强,甚至有的节目受众不知道。就以电视新闻中的典型报道为例,既有成绩,也有问题,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藩篱。
根据新华社“舆论导向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这些问题不仅是典型报道“老”模式的致命伤,也使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宣传不再像以前那样笃信不疑,而是产生怀疑、厌烦甚至排斥的逆反心理。可见把握准受众心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也是编辑的基本功。
二、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
好的编辑来自于优秀的记者。一个不懂得新闻采访,没有采访实践经验的编辑是很难理解记者的稿件的,电视编辑不仅要有文字功夫,还必须懂得画面语言,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在处理画面时就不能很顺畅地进行前辑。而当好电视编辑不仅仅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夫还要不断去学习电视新闻画面剪辑知识。与记者不同的是电视编辑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文字稿件的把关上看,一个好的编辑仿佛是理发师,再蓬头垢面的稿件一经理发师修饰也会面貌一新,除此之外编辑又是裁缝,除了修改文章,还需提炼标题、配发评论、合理布局、科学编排。这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编辑不但要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的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其次有别于记者的是编辑还要对节目进行后期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编写了文字稿,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文字叠放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编辑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是节目的编排。与报纸排版相比,时间就是电视的版面空间,在单位时间里丰富、活跃版面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受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及时切入。插播消息,意味着打乱原来拟订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何时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另外,新闻类节目可以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观众群,无疑
有助于提高收视率。从以上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三、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是科学就要认识和把握规律,是艺术就要遵循艺术创作原则。因此,编辑需要掌握以下原则:第一,导向第一的原则。这是由电视台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的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之福,错误的舆论导向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导向原则应当成为编辑的首选。第二,创新原则。创新电视新闻编排方式,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陈规,成功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例如有些消息,从内容看是重要的,但当天的报纸已刊出,电视就不应该视为“最重要”的;有些消息,虽然题材重大,但时过境迂,记者无法拍摄第一现场,也不应视为“重要”,因为它未能体现电视的特点。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还有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受众的“胃口”越来越挑剔,头条新闻播发完,越往后的新闻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新闻价值越浅,他们就会索然无味地关掉电视或另换频道。因此,编辑应用心让观众感到每个时段的新闻随时都可能有“高潮”发生,现在我们看到的“本台最新消息”或“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无疑就属于这种办法之一。第三,以观众需要为主的原则。一成不变地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电视节目是办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电视台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的节目编排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观众的意志与需求,使我们安排的节目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收视习惯,满足观众的收视特点。同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变换编排方式。以中央台《新闻联播》为例,前20—25分钟,是国内新闻,后10—5分钟是国际新闻,而国内新闻,常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