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以一生俯首教育
全国优秀教师、崇庆中学教师 杨建忠
崇庆中学教师杨建忠,1985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学生党员,主动要求分配到条件艰苦的甘孜州藏区工作。1999年后调至崇庆中学任教,至今已近30个春秋。从广袤的康巴大山深处,到富庶的成都平原,他担任了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一直从事数学教学,由于德高业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85年,刚当班主任的他,一面认真摸索班主任工作方法,一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其他班主任学习。他在藏区20xx年创造了一个个教育新纪录:初中高中教育教学出口屡次自破纪录,特别是甘孜州康定中学高1997级4班的高考升学率100%,其中有2人上600分,最高分621分,该班数学均分超省平14分,在教育欠发达的藏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当时的《甘孜日报》评价他“创造了当地教育史的奇迹”。
调到崇庆中学后,杨建忠仍然谦逊认真,以他坚实的专业素养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肯定、同事的赞许。他所教的班级,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他所教的学生,从20xx级到20xx级,高考数学均分均列崇州市第一名。在教学中他主张两个核心,那就是“爱”和“导”。关外丹巴县有个叫更灯的藏族牧民的孩子,早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今天他还能动情地讲述杨老师翻山越岭来到他家,动员他读书,改掉他在校不爱卫生、喝酒、打架、贪玩的坏习惯;崇庆中学高20xx级的农村学生至今还在传颂杨老师用微薄的工资,三年高中一直悄悄地资助他们,直至毕业多方打听才知原委;还有残疾藏族学生黄晓丽,杨建忠不仅帮她考大学,还为她落实了工作。她给杨老师写信说:“老师,我现在很好。身虽残,但是从心理上说我不认为自己是残疾的,是您医治了我的心灵之疾,从您的身上我看见了什么叫做崇高。”
在教学中,建忠同志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他专注于锤炼课堂语言的幽默风趣,跌宕简练,他说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捷径;他不断地总结完善,探索出课堂“定时学习”的五步法;他摸索自创的“兴趣思维法”和“5分钟测验法”,学生大呼神妙。他的学生,鲜有不爱数学者。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建忠同志终身学习,以教求法的精神,以及在他的带动之下,老师们乐业奉献,甘于杏坛寂寞,至今仍然是崇庆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杨建忠不仅在工作上成效卓著,而且他还是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他常说:“在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逻辑之美,成为百折不回的人,更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爱国爱民的国家建设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