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施工单位施工前技术交底记(模板)

施工单位施工前技术交底记(模板)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施工单位施工前技术交底记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1、模板的选料。 基础垫层用60×100方木,承台梁用钢模板,构造柱用竹模板,梁底用木模,其余部位钢木混用,宜钢则钢,宜木则木。 2、施工准备。 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为: A、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线和墙轴线,并以该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B、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并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较正,支立柱时要弹出模板垂直线,以控制垂直度,同时应先清理构造柱等结合部位,以保证结合面清洁。 C、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标高的位置,也可用水平管引测,同时宜用50线作为标高的依据。 D、进行找平工作。模板底部宜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一般方法是用砂浆堵漏找平,严禁用水泥袋堵漏。另外在外墙处,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并使其平整、垂直。 E、模板安装前,按施工需要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弯曲变形的模板不得使用。 F、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及配件应堆放整齐,保证现场整洁。 3、模板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模板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A、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出样板,经监理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大面积展开。 B、支承、支柱的土地面,应事先夯实平整,并做好防水、排水设置,准备支柱底垫木。 C、竖向模板安装底面要平整、坚实,并采取一定措施,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承锚固件。 D、模板应涂刷脱模剂,不允许刷废黑机油。 E、模板的支设安装,按模板的设计程序拼装,保证模板系统整体稳定,严禁模板与外架及提升架连接在一起。 F、支柱和斜撑下面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G、支柱设置水平撑间距宜在500MM左右,但水平杆间距不宜太长,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局。 H、多层支设的支柱,上下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4、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同一条拼模上的“U”型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B、对现浇梁板,当跨度小于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已要求时,按1/1000或3/1000起拱。 C、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专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部件放牢,严禁堆放 在脚手架上和抛卸。 D、装拆模板时,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装卸施工时,除施工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E、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5、模板的质量要求。 预埋件、预留孔等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MM,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MM,插筋中心线位置5MM,预留洞中心线位置5MM。模板安装的偏差(长度):板梁±5MM,柱0,10;梁柱+2,-5(宽度);板+2,-3,梁、柱+2,-5(高度);梁、柱L/1000且≤15(侧向弯曲),板的表面平整度3,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1MM,板的对角线差7MM,墙板的对角线差5MM,板、墙板的翘曲为7MM,梁的设计起拱为±3MM。 6、模板的拆除。 A、模板的拆除和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锤及撬棍硬砸硬撬。 B、支承件和连接件应逐件拆卸,模板应逐件传递,拆除时不得损伤模板和砼。 C、拆下的模板和构件应分类堆放整齐。 7、模板的保管与维修。 A、模板使用后应及时归库,模板应按规格大小分类装运,严禁混装混用。 B、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刷油,并将弯曲变形的模板及时整理。 C、仓库存放时,模板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 D、入库的配件,小构件应装箱入袋,便于保管。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1)砼的制作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①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 。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 、品种 、产地 、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 、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 。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 ②计量 a.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多卸少补,以保证计量准确 。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3公斤 。 b.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 、石 、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 。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2公斤 。 c.外加剂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 。外加剂的计量允许偏差<土2% 。 d.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土2% 。 ③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 。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 。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a.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 、砂 。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b.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 、砂;或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 ④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 ⑤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 。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 ⑥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a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 b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 。 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 c、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 d.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e.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 。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 (2)梁、板混凝土浇筑 ①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 ②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 。浇筑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 。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 ③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 ④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的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日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棒铺摊混凝土 。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⑤施工缝位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 ⑥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工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 (3)楼梯混凝土浇筑 ①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浇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堆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且要注意安放楼梯扶手预埋铁件,保证位置准确 。 ②施工缝: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段三分之一的部位。 (4)施工缝留置 、养护 、试验 ①施工缝留置:所有施工缝必须留直槎,过洞口及墙边1/3处 。施工缝处继续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己浇筑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同条件试块为准) 。浇筑前应清除施工缝处松动石子及浮浆,加水冲洗干净后,细致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 ②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或浇水养护。养护时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间一般混凝土不少于7天 。 ③混凝土试验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混凝土入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由于本工程水泵间有抗渗混凝土,所以除做强度试验外还应做抗渗性能试验,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强度试块: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比混凝土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 b、试块除规定取样外,必须做见证取样,数量为取样总数量的30% 。 ④质量标准:混凝土观感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的试块取样 、制作 、养护和试验符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要求 。 (5)混凝土工程难点分析 ①烂根 封模前要把根部松散石子,渣子等清除干净;封模后防止砼渣子等杂物进入模内 。防止根部露浆,不平的板面应先找平后支墙模板,模板下余缝可提前用砂浆堵塞密实,取消用纺织袋围堵; 外墙部位,墙模下部用方木加强抵托,方木与模板和原墙体之间用纤维材料塞填紧密:模板间拼缝亦用纤维填塞 。浇筑砼时,布料不能杂乱无章,要依次序让砼流动前进,这样能让根部充满水泥浆,防止烂根;对于流动在前,特别是施工缝处的砼要及时振捣,防止失时过长,振捣无效 。振动器下振到位,加强振捣,防止漏振 。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参加单位 及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②蜂窝麻面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在振动器有效作用半径35—40cm,砼坍落度18—20cm的情况下,每振点振捣时间应7—10秒为宜 。严防漏振,严禁漏浆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 。隔离剂要均匀涂刷,不得漏刷,隔离剂质量应符合规定;浇筑砼前,木模应洒水湿润 。禁止拆模过早 。 ③漏振 砼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振捣厚度与振点间距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与砼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禁止墙体超量充料或满料后再行振捣 。经常鼓励和督促,加强振动手与布料人员的责任心 。砼在浇筑时间内,可在外部敲打模板,在模板加固确有保证的情况下,可用振动器振动模板外侧 。经振捣后的砼,在获得初步密实后,派专人进行二次复振 。交和进餐时间,振动手轮班操作责任到人,要把振捣部位交待清楚 。 ④漏浆 在墙根处加强措施,按“烂根防治”进行 。在支设模板过程中对边角变形的模板随手整形纠正或调换模板,以消除漏洞;经周转后的卡子,开口已张大,在扣卡子时应随手复位纠正 。模板卡子数目要充足,根据现场情况,模板纵缝卡子数目不能满足要求,模板加固点要充足,防止模板变形引起漏浆 。支设模板的缝隙,浇筑混凝土前用纤维材料全部堵塞密实 。派木工专人值班,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漏浆及时加固堵塞 。 技术负责人: 记录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