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现状及新教材现实问题分析
与反思 一、指导思想:
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从新课程实施到学校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学校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整体优化,并通过校本教研和培训,使得教师素质得到提高,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日益增多,高级教师结构比例不断提高。现在岗教师24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18人,占总人数的57%,专科6人,占41%。学校中学高级教师人数为7人,中级教师人数为10人,初级教师人数为7人。这些优秀的师资都为校本研修奠定了基础。
2、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
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理解新教材教学理念的同时,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难度较大;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尤其是整合的能力差异极大;课堂教学改革步子迈得还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新教材研讨培训中,对教师中的优势资源、教师间存在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及利用。 新教材的设计中,不体现同步的练习.这些教师的备课以及学生的练习巩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教学效果。
1 / 2
师生观念的转变,新旧教法的互补,以及课堂教学的教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还待于提高。 2、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
(1)发挥语文组“名学科”的辐射作用,规范其他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2)教研主题专题化。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
(3)教研行为自主化。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
学校要求每一位要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并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分析。同时,学校将继续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的空间。
(4)完善研讨周制度。稳步推进新教材的实施,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并完善各年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周活动,让教师在实践反思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聚焦于课堂。
(5)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它不是主观性的设想,也不是随意性研究。它要求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构建科研总课题和子课题。所以,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