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设计・制造・ 纺织机械2Oo7年第1期 烟用丙纶丝束生产线后加工卷曲机结构 马 冲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22000) 摘。要卷曲机是烟用丙纶后加工的喉咙口,现使用的卷曲机侧挡板易磨损 转动支点I处没有偏 微调装置,卷曲轮径向、轴向易窜动,卷曲刀刀尖刚性差、易变形等,通过改进,侧挡板更换操作少, 夹丝少,丝柬卷曲均匀,卷曲刀刀尖刚性好,提高了该后加工整线生产能力,满足了工艺的要求。 关键词后加工卷曲机应用与缺陷 改进措施 1卷曲方法及卷曲机理 因卷曲度和卷曲数可以表示纤维的卷曲状况并 反映其加工性能,所以,在生产时一般用卷曲度和卷 曲数作为纤维卷曲质量的重要指标。卷曲度是卷曲 纤维被拉直时表观长度的增加部分(即因卷曲而缩 弯曲,凸向上辊面,直到碰到为止,这是弯曲的最初 形成;由于丝片还在不断向前推进,两辊间的距离更 加增大,有了一个弯曲后的丝片紧靠上下辊面前进, 当它进入某一位置时,丝片下边与下辊面之间有了 一定的间隙,可供丝片弯曲,同理,下边新进入的丝 片开始弯曲,凸向下辊面,直到碰到为止。这样一 上一下形成一个弯曲波,这就是第一次卷曲的形成。 当丝片再往前移动时,已形成第一次卷曲的丝片在 贴辊面走一段后,辊面间距增大,由于前方丝片的阻 短的部分)占直挺纤维长度的百分数;卷曲数是纤维 在卷曲状态下,25 mm(或1英寸)中弯曲波的个数。 卷曲方法通常可分为化学卷曲、物理卷曲和机 械卷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是机械卷曲中的 填塞箱式卷曲 它是将丝束用一对卷曲辊夹着压进 卷曲箱中,丝束出口处用背压顶住,强迫纤维弯折, 形成二维空间的平面卷曲。它具有速度高,生产量 大,易于控制和调节等优点。 填塞箱式卷曲的机理是:丝束进入卷曲辊的夹 持点后,丝束在卷曲箱内受背压阻力,当它再向前进 时 两辊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此时丝片下边紧靠下辊 而受阻,不能挺直前进,后面丝片还在进入箱内,此 时丝片上边与上辊之间尚有一定的间隙可供丝片弯 曲,根据受力杆弯曲原理,在这段长度的1/3处开始 力,迫使纤维弯曲去填满空隙,这种弯曲也是先顶住 一个辊面,中间向另一辊面弯曲,形成一上一下的波 折,也就是第二次卷曲。丝片再往前移,由于两辊间 距离逐渐增大,丝片为不断填满这一逐渐增大的间 :卷曲轮 ~ 一一—一 t :卷曲轮 第一 图1丝束卷曲 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经过 圆网焊接后再次对其进行精修正,对样板,对平 点的分析,尺,保证圆柱度和直线度达到图样要求。然后酸洗, 使整个圆网光滑、洁净、不留焊痕。经检验,圆网直 多次工艺试验,终于攻克各个难题,成功地完成了圆 网的加工,受到用户的欢迎。 参考文献 线度<0.7 mrn,圆柱度<1 mrn,外圆公差达到> O0±0.10 rnrn。 8结语 通过对圆网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及一系列工艺要 材料及热处 咖・上悔:上悔科学技术出 2 涂光祺.冲模技术[M].j匕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纺织机械2007年第1期 -设计・制造・ 4l 隙,产生了第三次卷曲,直到丝片从只与卷曲辊相 碰,过渡到只与两卷曲刀相碰,再往前走空隙不再增 引起刀尖变形,影响了丝束卷曲的均匀性,造成滤棒 吸阻过大或过小。 加,第三次卷曲才告完成。从这时起,丝片以基本不 变的形状在两卷曲刀的刀面上滑移。丝片卷曲过程 凡此种种影响滤棒质量的因素,在分析探讨卷 曲机性能及结构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如图1。此外,当丝束进入夹持点后,有尽力向外逸 出的趋势,所以在卷曲轮夹持点两侧需用侧挡板封 3改进的措施 住,侧挡板与卷曲轮端面摩擦而损耗。 2现有卷曲机在生产线中的应用及缺陷 烟用聚丙烯丝束生产工艺流程: 聚丙烯切片(加适量添加剂)一短程纺丝一拉伸 一卷曲一干燥定形一打包一开松一制棒(滤棒) 拉伸出来的丝束应该尽量不改变方向而直接进 入卷曲机,以保持丝束平整不受破坏。因此,卷曲机 必须排成纵向一列,每台之间横向错开,距离相当于 拉伸辊上丝束的中心距。因每台卷曲机与拉伸辊之 间的距离不一致,首尾相差很大。所以,为保持卷曲 机进口张力一致,需在每台卷曲机前设立一对主动 拉伸辊。此辊与每台卷曲机之间保持一定速度差 (或增设张力调节装置,用张力控制卷曲机速度)以 保持人口丝束张力恒定。此外,还应有蒸汽牵伸箱 与调幅机构,使丝束进入卷曲机前保持一定的温度 与幅宽。 目前在我国烟用聚丙烯丝束生产线中,尚无专 用的卷曲机。比较常用的是在化学纤维卷曲机上稍 加改动后应用于烟用聚丙烯丝束生产,如SL561型 卷曲机。但SL561型卷曲机有以下不足: 2.1 SL561型卷曲机的侧挡板使用聚四氟乙烯材 料,磨损快,使用周期短,易产生毛丝,大约4~8 h 就需停机更换侧挡板,不利于烟用聚丙烯丝束的一 步法连续生产,侧挡板磨损后无自动补偿装置,且 更换操作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 2.2摆动臂的转动支点处没有偏心微调装置,无法 保证两卷曲轮轴心线的平行度和两卷曲轮的端面重 合度,易造成卷曲不均匀和夹丝,使得滤棒硬度不均 匀一致,吸阻力时大时小,影响了烟滤嘴质量。 2.3卷曲轮由单列向心球轴承、向心短圆柱滚子轴 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组成一组支承两边,这种组合 无法消除轴承本身的轴向游隙及径向游隙,易引起 卷曲轮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使得丝束卷曲质量 波动,从而造成滤棒质量不稳定。 2.4上、下卷曲刀尾座无调整螺钉,卷曲轮与卷曲 刀之间的间隙不易调整准确,卷曲刀刀尖刚性差,易 烟用聚丙烯丝束卷曲机应能使丝束卷曲均匀, 无夹丝断丝,制棒后有足够的硬度、良好的尺寸稳定 性和合适的吸阻力。目前使用的烟用聚丙烯丝束卷 曲机应作以下改进: 3.1侧挡板不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而用在基体金属 上喷涂一定厚度的三氧化二铝( C03)。三氧化二 铝耐磨性强,经久耐用,约2~3个月更换一次。且 侧挡板装在带有提手的匣子内,匣子由一套弹簧顶 紧装置压在卷曲轮侧面,压力均匀,可自动补偿侧挡 板的磨损。侧挡板更换操作迅速方便,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为烟用聚丙烯丝束的一步法连续生产提 供了根本保障。其结构示意见图2。 图2侧挡板结构 机架 囱3摆动臂结构 3.2在摆动臂转动支点处装设偏心套及顶紧螺钉, 结构示意见图3。当制造或安装两个卷曲轮的轴心 线不平行时,可缓慢转动偏心套得以调节,以消除丝 束的卷曲不均匀现象。当分别装在机架和摆动臂上 的两卷曲轮端面不重合时,可调节两端的顶紧螺钉, 使得摆动臂上的卷曲轮左移或右移,保证两端面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设计・制造・ 纺织机械2007年第1期 可控气氛热处理在纺机制造上的应用 陈 铭 (上海良纺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200331) 摘要llI回顾了可控气氛热处理在我国纺机制造中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可控气氛热处理的常用类 型,介绍了可控气氛的热处理设备及其工艺类型,展望了可控气氛热处理在我国纺机制造热处理行 业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可控气氛热处理应用 发展 1前言 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可控气氛热处理的应用及 其普及程度是衡量热处理生产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 c点仪。上世纪6O年代末'I良纺专件公司(原上海纺 机专件厂)自制了用城市煤气为原料气的吸热式可 控气氛发生炉,配合自制的周期式密封箱式多用热 处理炉,用少量丙烷作富化剂,再加氨进行碳氮共 渗,使得纺织细纱机上的钢领寿命比原来盐浴氰化 标志。在生产实践中,碳钢和一般合金结构钢的光 洁常规热处理、渗碳淬火、碳氧共渗淬火、气体氮碳 共渗等化学热处理仍以应用可控气氛为主要工艺的 热处理手段。一些生产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在采用 保护气氛进行光亮热处理的企业比重基本上接近 工艺延长了5O%,上世纪:7O年代机械工业部推广 红外仪技术,许多工厂开始接受和应用碳势可控的 滴注式渗碳,但发展缓慢,原因是设备性能差,可靠 性低,在品种和数量上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逐步引进了先进的热处 5O%。由此可见,应用和发展可控热处理仍是先进 热处理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理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引进氧探头碳势控制技术,使 我国的可控气氛热处理生产技术上了一大台阶,在 2可控气氛热处理应用的历史 可控气氛应用于工业始于上世纪3O年代。进 入我国应追溯到解放前的上海电缆厂从美国进口1 台用乙醚燃烧制备的放热式气氛发生炉,应用于铜 纺机制造的热处理行业中实现了以普及可控气氛为 主的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 进了国外先进制造技术性关键零部件,并与国外的 著名企业合资或独资,形成了国外技术国内生产的 材的光亮退火。但我国可控气氛技术的自行开发始 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东华大学研制的我国第1台露 制造格局,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可控气氛热处理炉设 备的制造成本,使我国的热处理技术在赶超国际先 供,它可以完全消除轴承中的游隙。因而提高了整 套轴承乃至卷曲轮的负荷能力、刚性和旋转精度,保 证了丝束的均匀卷曲,使滤棒质量得以提高。 改前 改后 3.4在卷曲刀尾座上装设调整螺钉及紧固螺钉,精 确调整卷曲刀与卷曲轮之间的间隙,调整到规定间 隙后即可锁紧;同时,增大卷曲刀刀尖尖角到170左 右,圆弧过渡,大大提高了卷曲刀刀尖的刚性,改善 了由于刀尖变形等引起的纤维卷曲质量,为后面的 制棒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卷曲刀刀尖更改前后的 形状见图4。 图4卷曲刀尖更改前后的形状 重合度,消除夹丝现象,从而使得丝束经卷曲后在制 棒工艺上能保证滤棒硬度一致,吸阻力均匀适度。 3.3卷曲轮由成对双联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承。成 对双联向心推力球轴承由生产厂家选配组合成套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