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发明专利]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61875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6.12.07

(21)申请号 201610572506.9(22)申请日 2016.07.20

(71)申请人 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三星大

道183号(72)发明人 闫军 相开阳 朱大丽 刘杰 

王敏 邹彩侠 王伟民 张艳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51)Int.Cl.

C05G 3/00(2006.01)C05G 3/04(2006.01)C05F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油脚23-26、阔叶木屑32-34、荞麦壳14-16、木质素磺酸钙5-7、豆油4.3-4.7、木糖粉3.5-3.8、滑石粉3-4、磷酸一铵8-10、堆肥粗颗粒25-26、向日葵秸秆37-39、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6-1.8、土温80 1.2-1.3、膨润土18-20、水适量;本发明的有机肥根据木质素的生物降解速率较慢的特性,结合秸秆生物质炭与阔叶木屑、木质素磺酸钙的加入,实现了肥料的养分缓释效果,通过肥料的缓慢降解,既以植物易吸收的形态释放了大量营养元素,又避免了施用常规化肥出现的过量元素污染问题,在肥效和环保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187514 ACN 10618751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油脚23-26、阔叶木屑32-34、荞麦壳14-16、木质素磺酸钙5-7、豆油4.3-4.7、木糖粉3.5-3.8、滑石粉3-4、磷酸一铵8-10、堆肥粗颗粒25-26、向日葵秸秆37-39、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6-1.8、土温80 1.2-1.3、膨润土18-20、水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堆肥粗颗粒为堆肥腐熟后经筛分,作为废弃物处理的粒径大于10mm的筛上粗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木质素颗粒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油脚、阔叶木屑、荞麦壳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进行堆肥发酵,并将堆肥粗颗粒均匀平铺在堆肥表面,保持发酵堆含水量在60-65%,发酵18-20天后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钙、豆油、木糖粉,然后进行翻堆,将上层粗颗粒与下层发酵料混合均匀,继续发酵20-24天,期间再进行2-3次翻堆,得发酵料备用;

 (2)将向日葵秸秆淋洗干净后烘干粉碎,置于高温炉中,在无氧条件下以15-20℃每分的速度升温至6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00-12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生物质炭备用;

 (3)将膨润土放入高温炉中,以30℃每分的速度升至380-400℃,煅烧2小时后出炉冷却,磨细后过80-100目筛备用; (4)将步骤2所得生物质炭和步骤3所得膨润土粉末混合后与10倍质量水混匀,并升温至40-42℃,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保温3-4小时后过滤去除溶液,自然风干后再加入10-12倍质量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土温80,将水溶液加热升温至46-48℃,不断搅拌并保温90-120分钟,之后过滤除去溶液,将混合物在60-65℃下烘干备用; (5)将步骤1所得发酵料烘干后粉碎,并与步骤4所得混合物、滑石粉、磷酸一铵以及其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发明肥料。

2

CN 106187514 A

说 明 书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有机肥正逐渐取代普通化肥,成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有机肥具有营养齐全、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多种优点。但目前市售的有机肥都有着诸多缺陷,一是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且不经控制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二是无法满足土壤污染修复的需求,单纯的土壤结构改良无法实现污染土壤作物品质的提高;三是养分供应缓慢,虽比普通化肥肥效长,但难以满足植物旺盛生长时对养分的需求;四是肥料体积大,运输和贮存不便;五是对于特殊土壤环境如酸碱、旱湿、部分元素缺乏的土壤以及具体作物的养分需求无有效针对。[0003]腐熟堆肥的筛上粗颗粒质地松软,结构疏松,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含水量变化较大时仍能保持一定的孔隙度,利于覆盖层的气体扩散,同时含有大量微生物如甲烷氧化菌、硝化细菌等,因此,利用腐熟堆肥筛上粗颗粒减少堆肥化过程温室气体的排放简单且易于实现。

[0004]使用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土温80对肥料颗粒进行修饰,可同时获得具有烷基疏水碳链和分别带正负电荷亲水基团结构的肥料颗粒,在保留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为有机肥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油脚23-26、阔叶木屑32-34、荞麦壳14-16、木质素磺酸钙5-7、豆油4.3-4.7、木糖粉3.5-3.8、滑石粉3-4、磷酸一铵8-10、堆肥粗颗粒25-26、向日葵秸秆37-39、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6-1.8、土温80 1.2-1.3、膨润土18-20、水适量。

[0007]所述的堆肥粗颗粒为堆肥腐熟后经筛分,作为废弃物处理的粒径大于10mm的筛上粗颗粒。

[0008]所述的木质素颗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油脚、阔叶木屑、荞麦壳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进行堆肥发酵,并将堆肥粗颗粒均匀平铺在堆肥表面,保持发酵堆含水量在60-65%,发酵18-20天后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钙、豆油、木糖粉,然后进行翻堆,将上层粗颗粒与下层发酵料混合均匀,继续发酵20-24天,期间再进行2-3次翻堆,得发酵料备用;

(2)将向日葵秸秆淋洗干净后烘干粉碎,置于高温炉中,在无氧条件下以15-20℃每分的速度升温至6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00-12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生物质炭备用;

(3)将膨润土放入高温炉中,以30℃每分的速度升至380-400℃,煅烧2小时后出炉冷

3

CN 106187514 A

说 明 书

2/3页

却,磨细后过80-100目筛备用;

(4)将步骤2所得生物质炭和步骤3所得膨润土粉末混合后与10倍质量水混匀,并升温至40-42℃,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保温3-4小时后过滤去除溶液,自然风干后再加入10-12倍质量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土温80,将水溶液加热升温至46-48℃,不断搅拌并保温90-120分钟,之后过滤除去溶液,将混合物在60-65℃下烘干备用;

(5)将步骤1所得发酵料烘干后粉碎,并与步骤4所得混合物、滑石粉、磷酸一铵以及其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发明肥料。[0009]本发明的优点是:

制备过程中采用堆肥粗颗粒先期覆盖,后期混合的堆肥发酵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堆肥物理结构,提高堆肥产品腐熟度,同时利用其疏松结构和较强吸附性,减少发酵前期氨气以及后期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的同时减少了发酵的氮素损失,提高肥料肥力。[0010]制备过程中利用易生物降解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土温80对生物炭-膨润土复合基质进行修饰,不仅能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同时具有优秀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双重吸附能力,提升了土壤种植的安全性,增加了肥料的附加价值。[0011]本发明的有机肥根据木质素的生物降解速率较慢的特性,结合秸秆生物质炭与阔叶木屑、木质素磺酸钙的加入,实现了肥料的养分缓释效果,通过肥料的缓慢降解,既以植物易吸收的形态释放了大量营养元素,又避免了施用常规化肥出现的过量元素污染问题,在肥效和环保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一种木质素颗粒有机肥,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油脚23、阔叶木屑32、荞麦壳14、木质素磺酸钙5、豆油4.3、木糖粉3.5、滑石粉3、磷酸一铵8、堆肥粗颗粒25、向日葵秸秆37、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1.6、土温80 1.2、膨润土18、水适量。[0013]所述的堆肥粗颗粒为堆肥腐熟后经筛分,作为废弃物处理的粒径大于10mm的筛上粗颗粒。

[0014]所述的木质素颗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油脚、阔叶木屑、荞麦壳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进行堆肥发酵,并将堆肥粗颗粒均匀平铺在堆肥表面,保持发酵堆含水量在60%,发酵18天后再加入木质素磺酸钙、豆油、木糖粉,然后进行翻堆,将上层粗颗粒与下层发酵料混合均匀,继续发酵20天,期间再进行2次翻堆,得发酵料备用;

(2)将向日葵秸秆淋洗干净后烘干粉碎,置于高温炉中,在无氧条件下以15℃每分的速度升温至6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0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得生物质炭备用;

(3)将膨润土放入高温炉中,以30℃每分的速度升至380℃,煅烧2小时后出炉冷却,磨细后过80目筛备用;

(4)将步骤2所得生物质炭和步骤3所得膨润土粉末混合后与10倍质量水混匀,并升温至4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保温3小时后过滤去除溶液,自然风干后再加入10倍质量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土温80,将水溶液加热升温至46℃,不断搅拌并保温90分钟,之后过滤除去溶液,将混合物在60℃下烘干备用;

(5)将步骤1所得发酵料烘干后粉碎,并与步骤4所得混合物、滑石粉、磷酸一铵以及其

4

CN 106187514 A

说 明 书

3/3页

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发明肥料。

[001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人选取一块试验田,通过水稻的种植来验证本发明肥料的具体效果,其中10亩地使用本发明肥料作为实验组,另10亩地使用普通市售肥料作为对照组,管理措施相同,结果发现实验组水稻生长尤其在后期更为茁壮,亩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8%,同时抗病性提高,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减少。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