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拓展数学课堂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偶尔也会犯“错”。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呢?实际上,这些“错”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巨大“资源”。只要我们安排得当,同样可以变“废”为“宝”,变“错误”为”资源“,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巨大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唯教案独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错误和意外情况,教师要么尽力回避,要么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因此,在上课时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怕出现错误,课堂如同一潭死水,交流、探究严重缺失。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出错,积极对待学生的错误,为学生营造出错的安全心理环境,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激活合理成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
一、借用“错误”资源,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艺术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资源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思维和价值,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学生的错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错误无时无刻不在课堂上呈现,无时无刻不在练习中存在,
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遇到“错误”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错误的原因,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原因,帮助学生灵活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并将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
“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尊
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也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着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并利用学生的错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