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地区凤城镇第三小学学校语文学科 学员姓名罗洁
课程名称 评课地点 评课人 《花种》 多媒体教室 授课者 评课时间 罗洁 一、看图导入(课件出示画面) 二、揭示课题(板书:花种) 三、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质疑。 四、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读了课文,说说你对花的理解;也即是给你留下额总的印象,可授 课 过 程 摘 要 用文中词表达。 2、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概括的词语。 五、深入学习课文: 1、认真读第一自然段,圈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花。 2、这几种花都有什么特点? 3、你还知道哪些花,能像文中的方法来说说你知道的花吗? 4、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以上的问题。 5、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感受各种花开放的特点。 6、训练说话: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话说具体。 7、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8、学习第二自然段: 1
龙月珍 2015、10、12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六、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课件出示,其他的花开放时间及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课文语句进行说话训练。 七板书设计: 1、课堂自然、清新。她围绕\"花钟\"这个主线谈话导入,赏花品花做足铺垫——以文为本初识花钟──以读为本欣赏花钟──小组学习揭秘花钟——回归整体收获奥秘五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感悟语言,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多样性,教师还创设了吸引学生的情景,通过课前故事导入,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情感得到激发,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课前质疑,善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整个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 2、以读为本,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通过让学生反复读,反复思考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领悟课文中的用词是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在读得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修辞造句,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对花进行丰富精妙的描述,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教师在学生不易读、关键处、精彩处做了适当的点拨、讲解,让学生能悟其义、悟其情,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使学生启迪心智、放飞心灵、陶冶性情、提升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更加扎实。 优点:教师对文本的精心预设。语文文本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总 体 评 构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从学生角度出发,精心做好生本预设。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学;预设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评 课 记 录 2
价 缺点:对于描写各种花儿开放的句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建议:课堂上留点时间多关注差生,课堂纪律有点乱,有待加强。 听了龙老师的课,我意识到了,语文教学不光要预设好,更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前苏联著名听 课 反 思 及 困 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中预设要有弹性,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所以我认为,在以后的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有重点地加以指导,而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读,或画,或表演,或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师要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贵在平时意识的养成训练,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总之,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 等级 优秀 教学目标 内容安排 课堂组织 优秀 优秀 3
良好 一般 一般 较差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 优秀 优秀 良好 良好 一般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