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务输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10年,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下派的半年多时间里,让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借这次村两委暨新农村指导员培训讲座,又让我又对整个元江的建设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讲座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劳务输出工作,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和学习,我浅谈几点感想。
近几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面对这一形势,玉溪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实施专项推进,劳务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的一条是要引领农民富裕起来,劳务输出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现实、最便捷的路子。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来抓,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观念、政策、工作机制等原因,当前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与规范化运作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当前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和农民自身素质偏低,广大农民对外出务工认识程度低,积极性不高,自信心和勇气不足,存在种种顾虑和担心;另一方面,有的基层组织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宣传引导不到位,组织不力,没有形成全社会重视、参与劳务输出的良好氛围。其次,基层工作经费和人员严重不足,一方面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制约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延续性和拓展性,不能使劳务输出工作长期有效进行,另外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服务不到位。一方面,各级政府的管理、服务机构不健
- 1 -
全,没有在人员较集中的输出地设立相关的管理服务机构;另一方面,社会中介组织、经纪人缺乏,导致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对务工人员的服务跟不上,这些都是导致劳务输出不能有效长期开展的直接原因。
二、对策建议
一是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工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把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整合培训市场,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开设多种培训项目,形成以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为依托的培训网络。设立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和农村特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困难家庭人员的培训费问题。在培训内容上,一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向企业输出合格人才。二是搞好服务,保障劳务输出健康发展 ,构筑信息网络,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同时制定政策,调动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积极性,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外出人员就业卡,并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工伤事故。三是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扩大劳务输出成果,把培植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做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探望等形式鼓励那些在外打工时间较早、诚信度高、思想活跃、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加入劳务经纪人队伍,搜集用工信息,带领乡亲外出务工。结合县情出台相应奖励措施,通过宣传发动、鼓励引导等措施,不断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使其成为劳务输出市场化运作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总之,发展劳务输出是元江乃至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难事、好事、实事,但是如何把劳务输出工作做好,使其成为富民工程,就需要社会各界提出真知灼见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领导下,在元江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元江的劳务输出工作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