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海淀区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无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北京市海淀区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

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2019.11 一、基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国时期,有四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子,他们分别是张学良、.张伯驹、袁克文和溥侗。其中,张伯驹不仅是诗词家、戏剧家,还是著名的古书画鉴藏家。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学识源博,眼光如炬,购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晋陆机.《平复帖》、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和唐杜牧《张好好诗卷》等,都..是他的重要藏品。张先生平素生活简朴,箪食陋巷,但在购买书画时,却 ① ,甚至 ..② 。但他并不把这些③ ,而是看作 ④ 。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先生陆续将他的收获捐献给国家。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将他崇高的民族大义和高尚的爱国情操体现得淋漓尽致。

1. 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和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倜傥(tì) “虔”字的第五笔是横。 .B. 源博(yuān) “陋”字的第八笔是点。 .C. 平复帖(tiē) “虔”字的第五笔是竖弯钩。 .n) “陋”字的第八笔是竖折 D. 箪食陋巷(dà.

2. 作为著名的古书鉴藏家,张伯驹经常需要鉴别书法作品的内容和体例,下列四幅书画作品书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 / 8

A. 行书 楷书 隶书 草书 B. 草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C.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D.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3. 张伯驹先生一生礼貌待人,这也是对古人“礼”的继承。下列传统礼貌用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舍弟近日放假在家,对于您的拙作,他可前去不吝赐教。 B. 听说您今日乔迁,不巧我有事走不开,改天一定赏光拜访。 C. 小弟前几日登门拜访,您不在家,令尊已将您的事告诉我了。 D. 从张先生那里借的《游春图》请您早日奉还。

4.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变卖家产 ②从不吝惜 ③全民族的文化遗产 ④法书名画视为一己所有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5.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

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修改前: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A.! 。 B.! ? C., 。 D.,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 C.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D.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2 / 8

7.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

“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雨的特点,让人庄重,让人沉思。

D.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老舍《济南的冬天》)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银边”写出了山与天相接的色彩。

8、默写(6分)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饭疏食,饮水, , 。”(《述而》)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词句是: , 。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3 / 8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9-10)题(共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10.“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

【乙】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①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释:①行炙人:做烤肉的人。炙,烤肉,②遭乱渡江:指晋朝被侵,社会动乱,大批人渡长江南下。(选自《世说新语》)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俄而雪骤 骤: (2)撤盐空中差可拟 差: ......(3)同坐嗤之 嗤: (4)每经危急 经: ......

4 / 8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 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

13、简要分析【甲】文“公大兄无奕女”和【乙】文中顾荣的人物特点。(4分)

公大兄无奕女:

顾荣:

三、名著阅读(共4分)

14、《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 集。此集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是《 》,写自己的父亲被庸医所误,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后来到日本留学,立志要用新的医学救国。另一篇是《 》,写在仙台学医期间,感受到医学也无法救国。因此选择了 的道路。

四、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6题。(共7分)

《“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于2011年发布。“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旨在帮助青少年儿童解除成长中的困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就此展开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5.展板中有以下两则材料。请你从中概括出关注青少年人际交往情况的必要性。(4分) 【材料一】 青少年人际交往情况统计表

年龄段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有问题 17% 32% 75% 与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 24% 29% 55% (摘自《“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

【材料二】 青少年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处于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及

5 / 8

个性的养成。一名学生如果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冷漠、恶劣的环境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 压抑、性格内向、脾气暴躁等不良倾向。反之,如果一名学生在交往中有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实现均衡发展。 必要性 : 

16.依据图示,在答题纸横线上填写语句,明确表示出以下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很多城市青少年从小被娇生惯养,身上普遍存在着高度自我、任性的特点,致使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各个年龄段城市青少年的学习压力都很重,一心关注学习成绩,容易忽视和他人的交流,这也是造成城市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之一。此外,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少年喜欢自己在家里消磨时间,而不肯走出家门和别人一起活动,长此以往,人际交往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 青少年缺少人际 ②______ 交往能力的原因① ③______

(二)散文阅读:阅读《野菊花》,完成17-20题。(共12分)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银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hǎ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衣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

6 / 8

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野菊花自有令人叹服的野性。

⑥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⑦有花,她就尽情地开;有香,她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就是这样不禁锢自己,她也从不固守现状。她那匍匐的看似软弱的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便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还不禁向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循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茂。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窜: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举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7. 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有哪些内涵? (3分)

7 / 8

① ② ③

18. 结合内容,分析第④段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手法: 作用: 19. 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甲】第⑥段描写庭院、公园、花盆里被人驯化、供人玩赏的名菊,反衬出野菊花桀骜不驯的野性美。

【乙】文中第⑨段画线句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菊花色彩缤纷、遍地开放、迎风傲雪的特点,刻画出野菊花鲜明的战胜者形象。

【丙】这篇短文主要讲深秋时节,百花凋谢,野菊花却依然开放。她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奉献,文章表现了野菊花朴素、乐观、顽强的精神。

20. 假如要你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同学丰富的思考,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请写出你的问题,再提供一个能体现多方面思考的答案。(4分) 答:问题:

答案:

五、写作部分(40分)

请以《我在_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纸上;②要有多角度人物描写,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