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复习资料(一)
一、文中成语
娓娓动听 专心致志 五彩缤纷 兴致勃勃 怒气冲冲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坚韧不拔 绘声绘色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聚精会神 鸟栖虫居 枝繁叶茂 奸诈贪婪 波翻浪涌 奔腾不息 满载而归
凶相毕露 名副其实 金蝉脱壳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乌云密布 犹豫不决
翻箱倒柜 惊慌失措 迫不及待 皓月当空 树影婆娑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
惊叹不已 画龙点睛 滥竽充数 鼓鼓囊囊 夜深人静 自相矛盾 电闪雷鸣
姹紫嫣红 轩然大波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闻名于世 情有独钟 饱经风霜 气势非凡 断崖绝壁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举世闻名 奋笔疾书 訇然作响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丰富多彩 引人注目 翩翩起舞 举世闻名 腐败无能 不足为奇
冷嘲热讽 乌云密布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混为一谈
雷电交加 鸿篇巨制 化为乌有 名垂青史 家徒四壁 荒山野岭 化为灰烬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 半途而废 措手不及 气势汹汹 繁花似锦
争先恐后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烟雾迷蒙 依依惜别 依依不舍
二、词语归类:
刹那间: 一刹那 一瞬间 霎时间 顷刻间
冷冰冰: 绿油油 金灿灿 白花花
娓娓动听:依依不舍 井井有条 滔滔不绝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绘声绘色:一心一意 自由自在 惟妙惟肖
怒气冲冲:神采奕奕 气喘吁吁 风度翩翩
碧蓝碧蓝: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研究研究 商量商量
枝繁叶茂:南征北战 东张西望 志同道合 虚情假意
永世不绝 誉满天下
指口才好的: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滔滔不绝
指文笔好的:下笔成文 文思如泉
赞美老师的: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兢兢业业
指精神集中: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指色彩多的: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
含数字的: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五光十色
含身体部位:指手画脚 满面春风 七嘴八舌 手舞足蹈
描写自然景色:湖光山色 山清水秀 崇山峻岭
赞美邓小平的:赤胆忠心 顶天立地 永垂不朽
形容气势大的:排山倒海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寓言故事: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 背水一战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 火眼金睛 八仙过海 夸父追日
指很有名的:闻名于世 举世闻名 誉满天下
指勤奋的: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
指技艺高超的:炉火纯青 出神入化 登峰造极
指作品精妙的: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巧夺天工
指情意深厚的:情同手足 形影不离 风雨同舟
出自诗文的成语: 悲欢离合 柳暗花明 万紫千红 无可奈何
出自俗语的成语: 众志成城 一干二净 三长两短 千方百计
三、人物性格
(教学有方)的田老师 (关心学生)的陶校长 (迷恋昆虫)的法布尔
(爱护动物)的朋加沙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严肃认真)的贾岛
(力大无比)的后羿 (美丽善良)的嫦娥 (英勇无畏)的李玉和
(奸诈贪婪)的逢蒙 (永垂不朽)的邓小平 (育子先育心)的高尔基
(勇敢顽强)的恩科西 (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富兰克林
(不屈不挠)的谈迁 (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诺贝尔
(持之以恒)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武艺高强)的林冲
(目中无人)的洪教头 (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王冕
四、景物特点
(神奇美丽)的大自然 (外形奇特)的变色龙
(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精妙绝伦)的彩塑 (宏伟瑰丽)的壁画 (绚丽多姿)的飞天
五、蕴含哲理
第二单元: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自相矛盾》: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只有靠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画龙点睛》:在说话或作文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能使内容更生动。
《狐狸和葡萄》: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
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六、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5.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志者,事竟成。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陆游
七、俗语、谚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萧,小小胡琴拉断腰。
八、诗句
1.含“月”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含“风”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描写儿童活动: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描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送别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本册书上诗歌:《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所见》(清 袁枚)
《题秋江独钓图》(清 王士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清平乐 村居》(宋 辛弃疾)
九、歇后语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1课《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
1.本文作者是谁?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绍棠)(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赞美老师的成语:诲人不倦 含辛茹苦 无微不至 春风化雨 勤勤恳恳 默默无闻 循循善诱 为人师表
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是指谁?(陶行知)
2.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谈“每天四问”)
分别是哪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3.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请你背诵他的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第3课《古诗两首》:
1.《寻隐者不遇》一诗主要写了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和诗人对他的仰慕。
2.《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寻隐者不遇 所见
松下问童子, 牧童骑黄牛,
言师采药去。(言:说) 歌声振林樾。(振:震荡)
只在此山中,(此:这) 意欲捕鸣蝉,(意欲:心想)
云深不知处。(处:地方) 忽然闭口立。(立:站立)
——唐·贾岛 ——清·袁枚
练习1 诵读与欣赏: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蓑:蓑衣。扁舟:小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禛
与“风”有关的古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 孟浩然
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主要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故事?
2.课文主要记叙了他小时的哪两件事?
(1)他躲在花丛中捉纺织娘(2)他放鸭子时捉小昆虫被父母责骂,但他还是迷恋昆虫。
3.他用毕生精力,写下了哪本巨著?你从法布儿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昆虫记》 (坚持不懈、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有志者事竟成)
4.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
第6课《变色龙》:
1.变色龙学名叫什么?(避役)
2.课文主要从哪三方面介绍了变色龙的什么特点?(1外形怪;2捕食快、准;3变色多)
3.线索: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第7课《金蝉脱壳》:
本义: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壳还挂在枝头。
引申义: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练习2 诵读与积累:
关于观察的名人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猫哭耗子——假慈悲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白纸黑字——明摆着
瞎子点灯——白费蜡 聋子的耳朵——摆设
踩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
第8课《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这三个成语都来自寓言,背诵它们的意思。
《自相矛盾》:形容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让人不可相信。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形容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第9课《推敲》:
题《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唐·贾岛
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第10课《嫦娥奔月》
1.《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故事。中秋佳节的习俗是人们为了表达对嫦娥的思念。
2.嫦娥:美丽善良,勇敢机智
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除害
逢蒙:奸诈贪婪,自私邪恶
第11课《读书莫放“拦路虎”》
1.拦路虎:指在读书时遇到的一些生字。
2.勤查字典,是扫除读书“拦路虎”的有效办法。
第12课《伊索寓言集》
例举:课内——《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牧童和狼》
课外——《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伊索:是古希腊奴隶,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知识渊博,聪明机智,是编寓言故事的能手。
1.《狐狸和葡萄》寓意:通过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讽刺了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人。
2.《牧童和狼》寓意:通过牧童撒谎后失去信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一直讲真话。
3.《蝉和狐狸》寓意:刻画了狐狸的狡猾凶残和蝉的智慧形象,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我读书,我快乐》
《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伊索。读书的好方法:随手写体会,摘抄名言。
练习3 语文与生活: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
1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到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 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本文是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的。
2 有人说应该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鲜花伴着骨灰”更好。“拌”意味着搅和,搅拌;“伴”指相随,陪着, 随着。“鲜花伴着骨灰”指鲜花和骨灰和在一起,意思不错,但是缺乏感情。而用“伴”字,指鲜花陪伴着骨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与无限哀思。)
3 请你用“爱戴”和“奔腾不息”分别造一句句子。
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 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十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哪两件事?
(“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
2 、你知道高尔基的作品有哪些吗?
(《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 海燕之歌》等)
名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
3.“‘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指什么?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给”,给予,即“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拿取,即向人们索取。)
(由于“给”能为人们提供美好的东西,世界就会更美好,你也会随之感到你对人们是有用的,感到人们都需要你,人们和你的的生活都会多么愉快。而一个只会向社会索取,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乐趣的的。)
15、《艾滋病小斗士》
1 课文中的“小斗士”写的是谁?(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
2 说说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为恩科西虽然只有12岁,但他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这多么不容易啊!因而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练习4:
1请你背诵并默写练习4中的8个成语。
2 请你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金碧辉煌: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卧薪尝胆:柴草 首屈一指 : 首先 川流不息: 河流
3 请你积累高尔基的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第16课《黄山奇松》
1.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
2.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3.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4.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5.玉屏楼前的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6.背诵并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
第17课《黄果树瀑布》
1.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贵州省西南郊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描写瀑布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18课《莫高窟》
1.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共有492个洞窟。
2.背诵并默写课文2、3、4自然段
练习5 公益用语
关于环保:
生活需要绿色。
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关于和平:
停止战争,为了孩子!
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
关于“希望工程”:
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温暖世间真情。
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第19课《天火之谜》
1.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
2.富兰克林根据雷电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
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厄运的意思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的“厄运”指:《国榷》被盗
3.谈迁的信念是: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4.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明朝编年史巨著。
4.课文告诉我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5.关于战胜挫折的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21课《诺贝尔》
1. 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2.“诺贝尔奖”颁发给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授奖仪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3.华人曾获诺贝尔奖的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2012年中国的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1.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正面用中外名人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说明他们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面是从“雨水”不能“穿石”,说明目标不专一、不能持之以恒就办不成事。
2.“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熟记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雕月琢、接连不断、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
1.课文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改写,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2.林冲形象: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礼让……
洪教头形象: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自不量力、傲慢无礼……
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水浒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林冲雪夜上梁山》等。
水浒人物: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
特点:文字荡气回肠,人物栩栩如生,场景波澜壮阔。
第24课《少年王冕》:
1.课文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表现了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2.默写王冕诗《墨梅》。
3.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25课《黄鹤楼送别》: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告别)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消失,不见)
唯见长江天际流。(只)
2、课文记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
3、送别诗
《赠汪伦》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乘舟将欲行, 渭城朝雨浥轻尘,
忽闻岸上踏歌声。 客舍青青柳色新;
桃花潭水深千尺,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及汪伦送我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
4.关于友谊的名言或诗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第26课《清平乐 村居》:
1.课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和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2.“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其他的词牌名:卜算子 如梦令 沁园春 浣溪沙……
第九册易错词语汇总
xiējiǎo shēnlínqíjìng huǎngrándàwù guǎizhàng biāncè jī lì bǎo lěi
chéngdān duànliàn yuánquán dàodé wēifēng chīmí lā jī diàntáng
gēngyún yúnjǐn bǎolǎn cāngjìng xiāngjiāo jièshào zhǐshǒuhuàjiǎo
guān chá zhòng dú xiōng xiàng bì lù huā jiāo huī fù zhēn zhuó
míngfùqíshí pànduàn sōusuǒ pāzàidìshàng jiān zhà tānlán hǎijiāng
chōuchù xié tiáo cù yōng kuānshù níngwàng àidài liǎnpang pèifu
mǎngzhuàng jīnghuāngshīcuò shuōhuǎng xuán guà hàoyuèdāngkōng
pòbùjídài bēnténgbùxī xiōngtang zhuāngzhì chízhīyǐhéng dǒuyá
chánzuǐ xiānggǎng jiézòu fèngxì hōngmíng miǎnlì wēibùzúdào shén yùn
bǎojīngfēngshuāng fǔbài dūnhuáng cìxiù màntiān áoyóu dànshēng
yǎnyìng hézòu wéimiàowéixiào diānbǒ qīngbōyínxián wújīzhītán gébì
duànyájuébì wēifēnglǐnlǐn jiātúsìbì bólǎnqúnshū jīngyíng qīpiàn dānwù
nùfàchōngguān lěngcháorèfěng míngmèi yānwùmíméng wēilì mù chūn
kuǎndà zhuāngzài kuàizhìrénkǒu jiānkǔ jīxiè bàozhà jiānchíbùxiè
ànnàbùzhù huāngshānyělǐng rìdiāoyuèzhuó qièérbùshě zīzībùjuà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