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气候的威力
作者:陈烨(黄石市团城山学校)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2008年4月 14 日
学科 教材名称 设计者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语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年级 学习单元 陈烨 1、《 中国石拱桥 》、2、《 苏州园林 》、3、《 故宫博物院 》、4、《 桥之美 》 5、《说“屏”》 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本册教材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 1、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1、说明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 2、理清说明顺序; 3、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和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 已经了解了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特征 ,能把握 说明文 的主要内容, 知道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初步具有了品析语言的能力 。 1、初二学生能很快理清说明顺序,判断说明方法,但不易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某处说明方法的好处。 2、不易区分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 3、体会语言容易空泛,针对性不强。 以说明文《 气候的威力 》( 节选 )为阅读文本,创设了南极气候 的独特情境,以帮助学生达到本单元能力目标。 1、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理清说明顺序的能力,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的能力 ) 2、理解说明文中的描写。(体会说明文中其他表达方式运用的能力 ) 3、明确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的能力 ) 4、品析关键字词。(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语言 的能力) 目标分类层次 理解 理解、应用和分析 应用 应用 最低/完美标准 最低标准 最低标准 最低标准 完美标准 八 年级 第 三 单元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 (目标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表述 1、文本理解 2、答案意义 3、表达能力 4、语言质量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
理解说明文说明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顺序;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和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
气候的威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 巨大的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像被秋风肆虐的枯叶,瘫在了跑道上 。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问题
Q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词概括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
Q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________。从内容上看,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Q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①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②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
■参
Q1:逻辑顺序。狂风、严寒、变幻莫测
Q2:描写。南极风大。说明文中运用描写,一能使语言变得活泼,增强行文的变化和文章的趣味,二能使事物的特征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此处即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南极风力之大。
Q3:①从程度上进行修饰,指出人们对南极气候的了解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准确,所以不能删去。
② 从频率上进行修饰,说明南极 风速达到55.6米每秒 是常态,而不是特殊现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准确,所以不能删去。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指标 Q1 Q2 Q 3 总分
■传统测试题
Q1:给括号内的字注音(5分)
①( 挪 ) 威 ① 冰 ( 雹 ) ③ 满 ( 载 ) ⑤( 肆虐 )
Q2: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3分)
① 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 ② 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冰雹。 ③ 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
最低标准 文本理解 指出说明的顺序/1 1、表达方式正确/1 2、目的理解正确/1 3 答案意义 找到两个以上的相应词/1 理解说明文中描写的作用/1 结合具体语境有针对性分析/2 4 表述清晰/1 表述清晰/1 2 1 表达能力 完美标准 语言质量 无涂改标记/1
Q3:“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传统测试题评价指标 评价设计 分类层次 评价指标 Q1 Q2 Q 3 总分 注音正确/5 说明方法判断正确/3 作用判断正确/2 10 理解 文本理解 最低标准 理解 答案针对性 应用 表达能力 完美标准 应用 语言质量
传统测试题参 Q1:( 挪 ) 威 nuó 冰 ( 雹 )báo 满 ( 载 )zài ( 肆虐 )sì nüâ Q2:①列数据②举例子③做比较 Q3:承上启下或过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