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襄樊市襄城区为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湖j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以襄樊市襄城区为例胡娟(中共襄樊市襄城区委,湖北襄樊441021)摘要:自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评选结果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古迹为中外游客所向往,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同时,国家对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严格的规划和建设限制,对其工业布局也有相应的禁止性规定。可以说,无论是从自身优势还是外围条件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综合实力提升和经济发展不可曰避的问题。但实践中,不是每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产业都呈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势,甚至在一些地方,历史文化名城这个“金字招牌”还成为了发展的障碍,资源优势在失去变成产业优势的机遇时,历史和自然资源本身也在不断被挤占生存空间,这使文化古迹成为现代城市森林的孤岛。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襄城;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一s477(20lO)05—0069—03旅游业是服务产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环境产业、形象产业和动力产业,素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具有“一业兴百业”、“一业带百业”的链式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进~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襄樊市,曾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国家山水园林城市”、“三国文化之乡”等称号,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设施、丰富的旅游资源、响亮的品牌效应奠定了打造旅游强市的基础。襄城区作为襄樊市的中心城区,是襄阳古城所在地,悠久的历史遗留下深厚的人文积热心市民、征求旅游业发展意见等,让群众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认识,为襄城区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让人人争做旅游产业、旅游品牌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宣传者。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做强做大旅游产业一是准确定位,多维度透视襄城旅游业发展,打响襄城旅游品牌。襄城作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融载体,28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中国烙印”和“地域符号”。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构建了—个区域发展平台。为襄城旅游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积聚了市场需求。襄城旅游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一颗文化明珠,是武当山和神农架旅游的交通门户,尤其是襄阳古城和古隆中更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人文节点。襄城旅游业发展应以尊重的态度、开放的意识、复合的思维、创新的精神,跳出旅游实现“大旅游”,跳出保护实现“大保护”,跳出古城实现“大襄城”,跳出襄城实现“大区域”,跳出经济实现“大统筹”。要坚定将襄城旅游打造成襄樊旅游淀,辖区山、丘、湖兼有,林、泉、洞并存,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本文选取襄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有关建议。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加快旅游业大发展的思想认识解放思想,黄金万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襄城旅游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不是硬件条件不够。而是解放思想不够。襄城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机遇难得,全区都应认清形势、紧抓机遇、正视困难,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勇气和信心。认识到襄城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实力和美好前景。例如,充分利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旅游征发展内核和旅游标杆领地,打造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为中国中部旅游区域性的重要节点的气魄和发展信心。二是高品位、高起点,科学制定全区旅游规划。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旅游业发展一定要追求高起点、科学规划。在人们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消费品位层级越来越高的今天,靠几个“土诸葛”拍脑袋就决定景区建设或照搬外地成功文、绘画、摄影大赛,积极鼓励群众通过襄城人看襄城、表彰作者简介:q嚼(1981--),女,中国人民大学2007级法律吏博士研究生,中共寰樊市襄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69・万方数据经验就开张营业注定是难以吸引游客的。在全区规划招标工作中,一定要保证公正、公开,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原则。对旅游业发展战略、旅游区空间布局、旅游产品与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城镇与区域旅游定位等进行系统规划,为整合城区旅游资源,打响襄城旅游品牌,提供现实可行的发展蓝图,尽快把襄城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城区。三是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品牌,提高竞争实力,必须充分挖掘各个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小打小闹,各自为政,只会导致恶性竞争,制造散乱的局面。一是应当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积极做好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规划与开发的工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在前期规划和统一招商中,整体打包岘山、古城、汉水等大景区,明确不搞重复开发和分散开发,统一制作招商画册、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三是在景区开发过程中,注重沟通,不搞重复建设,不恶意竞争,营造和谐共赢局面。四是在景区管理中,注重合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积极在景区间尝试一票通,方便游客,实现共赢。四是创新各类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任何一大要素都可以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形成有实力的品牌产品。只有大量市场主体持续参与,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填补市场空白,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品形式,组建成熟的行业协会,加强规范与合作,才能不断满足游客充满个性化的需求,才能一起把“蛋糕”做大做精,才能打响本地旅游品牌,才能逐渐做大做强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业。襄城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在创新各类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大力引导资金投入,精心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联系实际,做足特色旅游。打响襄城旅游品牌一是深挖人文资源,将文化显性化和符号化,打造襄城文化特区。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古襄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名人故居、墓冢、故事传说、名人古迹等衍生资源数不胜数。对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可以建立襄阳名人雕塑园、汽车文化总动员等主题公园,拓展文化市场,深挖古城文化内涵,凸显军事文化物质,围绕文化主题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将文化显性化和符号化。重点建设襄阳古城、习家池等文化节点,集中整理三国文化、楚文化、汉水文化、岘山文化、古城文化、军事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武侠文化等人文资料,影像化人文资源,让游客可游、可参与、可感,使古城成为生动的历史文化体验之城。二是结合城郊乡镇生态文化,做好做足乡村旅游文章,打造襄城度假天堂。襄城除主城区外,还辖尹集、欧庙、卧龙三个乡镇。尹集乡是襄南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开发生态旅游前景良好。欧庙常年麦冬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全国麦冬生产和主要集散地,享有“全国麦冬之乡”的美誉,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批准对欧庙“襄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卧龙镇是湖北省最大的油菜制种基地和山药种植基地,辖三国诸葛故里、木牛山景区、尤家湾新石器遗址、李家岗春秋战国遗址、赵冲翟家垭子西汉王室墓、九天玄女洞等人文景观;有・70・万方数据景色秀美的遛龙湖、鹤子川、儒雅幽深的卧龙溶洞群等自然景观;有汉江万亩林带、万亩油菜制种基地、万亩山药生产基地等生态休闲旅游景观。目前在卧龙镇的遛龙湖景区和卧龙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分别投资10亿元打造两个4A级景区。襄城区可以充分利用地处近郊的地理优势和乡镇生态文化强势,做好傲足生态旅游文章,引导城内市民积极参与城郊生态旅游,让襄城成为城里人的度假天堂,成为农民的增收捷径。三是发挥城区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做好鄂西旅游集散地的配套设施,打造襄城服务高地。襄城地处中国中部的中心,交通便利,是武汉——武当山、武当山——宜昌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正处在两条线路中端,依托襄城中心城区良好的商业、接待、服务等基础设施,彰显中心城区城市服务的优势和特色。延伸交通集散地旅游功能,主动融入襄樊市城市规划建设,以襄阳古城为中心,环古城布局旅游商业、娱乐休闲、接待服务节点,大力发展休闲购物、宾馆接待、餐饮服务,把襄城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积聚的服务高地。四是结合岘山生态文化休闲区和汉江水上观光游憩带,打造襄城休闲天地。襄城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岘山风景迷人,植被丰富,遍布山间的文化遗迹将其装点成生态之山、文化之山,组合岘山、凤凰山、真武山等地资源,形成“大岘山”旅游区,深入挖掘大岘山多元化人文资源,充分利用大岘山自然环境特色,面向襄樊市乃至中部旅游市场,对接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潮流。以中国私家园林经典一习家池和有“小武当”之称的真武道观为核心,重点抓好旅游精品项目的建设,营造文化休闲、娱乐、宗教朝拜环境,逐步建设成为襄樊城市休闲基地和鄂西生态文化休闲胜地。汉江有“东方莱茵河”之称,长年水质保持在Ⅱ级以上,可直接饮用,滨江风光优美迷人,长虹卧波,高坝出平湖。充分发挥汉江水资源旅游张力,借助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景观,有效开发和组合汉江的滨江自然、人文及人造景观,利用汉江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沿江风光和白天夜间不同的景观效果,开发成汉江流域唯一—个行于水、乐于水、食于水、游于水、憩于水的水上休闲观光黄金带。四、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旅游业。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市场服务一是开放旅游市场,鼓励开发主体多元化。大力推介襄城的旅游优势,积极吸引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集团投资襄城的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提倡内资、外资一起上,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旅游管理社会化,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可研究成立由政府主管的旅游投资公司。对辖区的旅游景点进行融资、投资、开发,实行资源有机整合,真正为旅游者营造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为襄城创造良好的旅游品牌,从而实现地方与企业“双赢”。二是明确开发原则,鼓励社会闲散资金流入。按照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吸引大企业、大公司参与襄城旅游景区经营权的租赁、承包、并购;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积极鼓励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襄城旅游专业机构,成立区旅游行政部门主导的专业旅行社。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招商引资的门坎,把最好的项目推向市场,加快社会融资,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大力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休闲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旅游项目。三是增强群众参加旅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特色经济,涉及多个部门多种行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应根据襄城自身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产品多元化,为实现“鄂西文化生态旅游圈”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创造条件。增强民众积极参与襄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围绕吃、住、购、娱乐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潜在受益,也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建设中来,形成爱护襄城形象、宣传襄城旅游的良好氛围。四是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引导旅游市场,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要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新机制,使旅游企业在制度上实现创新,从市场中获得效益。一是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的模式,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襄城的旅游景点的管理权大多在市文化、文物、园林、林业、宗教等部门,都存在各自的管理规定和利益分配问题,存在着协调不力、各自为政的格局。政府管理部门应在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和协调,通过产业政策、行政法规,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调控手段.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对大范围、深层次的旅游资源组合开发进行引导、监督、控制,实现各种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旅游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旅游部门的管理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能力,发挥整体优势。当旅游业中存在的宰客欺诈、市场混乱等问题,多数是由于旅游部门缺乏管理权限和管理手段造成的,因此.应强化旅游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三是加大依法制旅的力度,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内净市场,外优环境。不断进行旅游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以促进旅游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周边景区和专业旅游组织的合作。为发展襄城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当前正值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襄樊市建设襄南新农村示范区和襄城区开展创建全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活动的良好发展契机,要将省、市对发展旅游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用好用足,争取在政策上、资金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并用好发展旅游业的专项资金。积极向上做好旅游规划的立项申报工作,建好景点周边的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招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抓住建设“鄂西生态文化万方数据旅游圈”的重大机遇,与圈内其他旅游景点联手行动,实行旅游景点门票互通,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旅游服务半径,通过合作带来共赢。利用襄城地处市中心,交通、宾馆配套设施完备的优势,让其他县市的游客吃在襄城、住在襄城、游在襄城、购在襄城、玩在襄城,如围绕三国旅游线,通过卧龙镇的中间链接,襄樊市可以古城襄阳、三国源头古隆中为辐射,新开发建立襄阳古城——古隆中——木牛山景区——卧龙溶洞群(九天玄女娘娘洞)——遛龙湖景区——古刹承恩寺;古隆中——鹤子川风景区——七里山森林公园;古隆中——汉江万亩生态林区——新集电站——卧龙溶洞群——承恩寺等三条黄金旅游线路,把襄樊市区、谷城、南漳的旅游景区全部链接盘活。三是加强与专业旅游组织的合作。通过吸引客源地旅行社参与本地旅游业发展或采取给旅游团队打折扣的方式,吸引导游带团来襄城,依托外地旅行社进行职业宣传,让更多的旅游团队通过到襄城旅游感受到襄城区的文化魅力、文物吸引力和良好的生态感召力。六、加大对外形象宣传。扩大襄城旅游知名度酒香也怕巷子深,搞好旅游宣传促销是旅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旅游宣传不仅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提高襄城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一是精心策划、科学包装。由旅游行政部门牵头,旅游景区(点)联手,制作一批反映襄城三国文化生态旅游特色的高质量的宣传品,如:书籍、光盘、拍摄专题片等。景区要提炼出能突出自身特色的宣传核心词语,统一宣传口号,重拳出击,在各地以强有力的宣传攻势整体推出襄城区的旅游产品。组织有关人员集中精力对襄城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编写一批能够代表襄阳古城辉煌历史的作品,作为旅游商品对外推销,以浓郁的文化内涵来感染旅游消费者,实现旅游者的口碑效应。二是加强宣传,营造声势。可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和路牌广告、公共汽车广告等形式,要在城区显著位置、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等设置旅游广告牌,对旅游特色(景点)进行直观宣传。策划襄城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集中优势在报纸等媒介上打广告,造声势。三是要创新方式,增强效果。要充分利用举办旅游节、会务等形式开展促销,可在节假日期间组织邀请历史活动家和书画摄影爱好者到襄城采风、写生、摄影。或走出去举办各种旅游展销会进行活动促销。通过电脑互联网宣传襄城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文化,发布旅游信息,从而树立襄城旅游整体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共拓襄城旅游新市场。责任编辑周刚・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