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学内容从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提高德育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教师、渗透途径和学校大环境支持这三方面提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德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具有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层面

教师缺乏挖掘和应用教材中德育素材的能力,则不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德育。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不能把握住课堂上突然生成的德育机遇,缺乏对德育的洞察力,使得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数学课堂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跳板”,因为数学课堂以数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使得数学课堂中生成的德育渗透素材被浪费,而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教师最基本的德育素材是数学课本,但其实数学课堂中的生成事件也是一种德育素材,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德育内容,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德育内容中的道德品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德育洞察能力和相对的德育渗透能力。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随机应变,在大致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更改,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转变为有用的德育素材,再将德育素材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

(二)教材层面

数学教材的部分内容德育元素不明显。笔者查阅了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育人价值的文章,发现很多学者的研究中都有提到,大部分一线数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部分的德育内容比较隐秘,很难挖掘出德育要素,特别是关于启蒙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德育内容,教师理解较为困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动态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无法准确把握住这个德育内容。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教师不重视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很有可能是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呈现的不明显,教师挖掘不出可利用的德育要素。

(三)教学方面

1.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法陈旧单一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只会运用“讲授法”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并且只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抬到台面上,但实际上并不在意德育渗透的影响,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正在进行无效实施。由于学校评价制度没有对数学教师提出明确的德育渗透要求,数学教师们也就习惯于沿用可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陈旧教学理念,继续采用学科本位的教学方法。都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实际上教师过于注重教书的职责,

从而弱化了数学德育的教育价值。同时,由于德育评价模式过于古板,导致很多小学数学老师所设计的德育渗透方案没有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且有的教师运用不断说教的方法强行对学生进行学科德育,或者德育渗透内容空洞乏味、渗透方法僵硬单调。可见,当下数学教师并没有创新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

2.渗透方式或途径不够科学有效

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导致渗透方式或途径不够科学有效。低年级孩子较低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限制了他们对德育的理解。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就算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德育渗透,有些低年级的学生也根本察觉不到。而且低年级学生具有这个阶段的所有特征,例如缺乏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再例如

他们的注意力有限、自我管束能力较弱,如果教师的德育渗透方式或途径不够科学有效,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建议 (一)教师层面

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受到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学校,学生接触最多、最崇拜的就是教师,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善于模仿、学习教师的言行。在实际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行为模仿的对象,教师言行举止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做好示范和榜样,衣着整齐工整,讲述数学知识要使用普通话进行,话语具备流利性,还要具有一定逻辑性,板书设计要规范,书写字迹工整,从课堂上各个细节上进行感染,使得学生受到熏染,在不断学习中感受教师的熏陶,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要强化沟通,拉近彼此之间距离,以友好关系相处下去,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环境中接受知识,学习教师身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耐心品质等,从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魅力,有效学习,树立正确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二)教学层面

1.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低,是提高德育渗透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低年级数学教学可以通过运用实物模型、教学用具和生活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掌握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并且依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段,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互动和开展小组合作等环节准确找到德育的渗透点,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其次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小学生活泼好动,行动力强的特点,可以尝试在理论教育外,通过各种实践来提高他们对于德育的认知,即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来验证数学学科中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与数学概念等,

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引入德育的内容,使得德育更具生动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教师要掌握在课堂实施德育渗透的相关技巧

教师需要掌握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技巧,能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透。首先是教师要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只有单调的数字、公式和概念,还有很多的德育素材,只不过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比较隐秘,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发挥数学史和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抓住教材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例这些德育素材,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从而直接被其中的思想道德所影响。此外,教师在讲解数学内容时,可以适时插入我国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学校层面

为了确保学校德育渗透制度落实到位,学校需要设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强来监测学校学科德育制度的落实情况。首先,学校要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并且设立具体的行为规范。其次,组织机构要定时对数学德育渗透效果进行评价,并且针对数学教师在德育渗透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校内探讨或者数学教研组组内探讨。最后,将德育渗透加入到教师教学常规检査中,除此之外教案评比和公开课中都要求突出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比重。

参考文献:

[1]刘静静.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69-70.

[2]孔丽君.如何让立德树人走进数学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0(36):47+152.

[3]张叶青.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J].清风,2020(24):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