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质茶树栽培技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优质茶树栽培技术

摘要 随着农业譬构的调整,茶叶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突出。为充分挖掘茶叶经济的潜力,从茶园建立、茶树品种选择、茶苗定植等环节介绍茶树栽培技术。关键词茶树;栽培技术;管理技术中国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B

1 茶园建立技术要点

1.1 严格选地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茶园必须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与常规农业区之间要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带等天然屏障。选择土壤pH值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25度以下,水源充足,交通电力通讯方便的缓坡地带。坡地种植要沿等高线种植,减少水、土、肥的流失。

1.2 表土回沟开垦在规划好的的茶行上挖种植沟,先将表土挖去约10~20 cm放在两种植行间或内壁,再将新土挖去20 cm左右放在另一茶行间或在外埂,施入基肥,并充分混拌心土和基肥,再将表土翻人种植沟,拣去石块、树根,做成种植条行以备种茶。利用老茶园开垦条沟进行种植的,须用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处理。

1.3 施足基肥新茶园地要求施基肥有机肥7 500 kg/hm2以上,磷肥750 kg/hm2左右。

2 选用良种

2.1 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不同茶品种有不同的最适生态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如果引进地区的生态条件超出了品种的适种范围,良种就不能充分表现其优良性状,使引种失败而造成损失。一般来说,引进地区与良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纬度尽可能相近,并选用抗寒性强、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2 考虑品种适制性茶树不同品种的芽叶外部形态特性及化学成分含量与比例不同,制成茶叶外形和内质特点也有差别,各个品种都有特定的适制性,在名优茶产区引进的品种应尽量选择具有芽叶小、发芽密、芽头壮、早生、抗寒性强等特性。

3 茶苗定植

3.1 茶苗选择茶苗标准为苗高20 cm以上,真叶着叶数5片以上,苗木健壮无病虫害,主茎2/3已木质红褐化,叶片已成熟,根系健康发达、生长健壮

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

3.2 起苗要求起苗时间根据种植时间而定,移栽最佳时间是芒种至小暑(6月上旬至7月中旬)雨季,起苗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如遇晴天,应提前1 d浇透水,使土层湿润,以减少起苗时损伤根系。起苗时用锄头挖,多带土,不能用手拔,尽量少伤根。起苗时间不宜提早,近距离的应边起苗边种植,远距离的即起苗即运输。起苗后最好用黄泥浆沾根,用塑料袋包住根部,保护根系部分泥土和水分。尽量避免风吹日晒、倒立和挤压,茶苗运到后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以提高成活率。

3.3 茶苗移栽技术

3.3.1 定植规格。一般采取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方式种植。单行种植行株距30~40 cm;双行种植行距33 cm左右,株距40~50 cm,呈三角形排列,每公顷种植株数22 500株左右。

3.3.2 定植。在种植沟中挖定植穴,深度以茶根能充分舒展为宜,茶苗种植深度要适当,一般以保持茶苗原来人土深度为原则,过长的根系要进行修剪。定植时左手持苗身,右手覆细土并按压四周土壤,使下部根系与土壤紧接,将沟沿两边的土填入沟中,适当紧压茶树周围土壤。有条件地方移栽茶苗时浇定根水,茶苗成活率更高。

3.3.3 及时修剪。茶苗定植后,在茶株距地面15 cm左右处用进行定型修剪,剪口要平滑。通过剪去上部多余枝叶,降低水分和养分消耗,既有效保障茶苗成活,又能促进茶苗尽快生长发育和分梢。

3.4 定植初期管理

3.4.1 茶园维护。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株断行。如栽后遇晴天,可用树枝叶适度遮荫,茶园内不可套种高秆作物。

3.4.2 肥料管理。定植后至入冬前应及时追施1~2次壮苗肥,总量掌握在75 kg/hm2左右。追肥距茶苗根茎部6~10 cm,浅土穴施,以防烧苗,施后及时盖土,以免肥料流失。

3.4.3 中耕管理。定植后至入冬前,浅耕除草2次,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1~2次。

3.4.4 防寒管理。高寒、干旱、冻害严重地区,立冬后用黑色或无色地膜覆盖梯面,可起到增温、保湿、防霜、防冻作用,有利于茶树安全越冬。也可用杂草、稻草、麦秸或玉米壳叶、木屑等物均匀覆盖行间裸露土壤,上用少量泥土散压,也可起到抗旱、防冻、防草和培肥土壤双效作用。

3.5 茶苗定植后次年至正式投产前幼龄茶园管理

3.5.1 补苗。在定植后的次年雨水季(5月20日至7月20日),及时抓住栽插节令,采用袋苗或2~3年生地苗进行查苗补缺工作,以确保单位面积标准植株数量。

3.5.2 中耕除草。茶苗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至少3次,即开春到5月浅耕除草1次,深度10 cm,6~7月浅耕除草1次,深度15 cm;8~10月中耕除草1次,深度20~25 cm。

3.5.3 施肥。做好茶园的肥培管理,提供充足的养分,是促进茶苗快速旺盛生长和达到提早成园的关键,在幼龄茶园管理中,每年至少要做好3次追肥,即2~3月施第1次,5~6月施第2次,8~10月施第3次。肥料以农家肥或复混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比追肥;施肥方式以土壤开沟浅施为主,并坚持少量多次和结合每次中耕除草或茶树定型修剪进行追肥;施肥量要因地、因树、因肥制宜。

3.5.4 病虫害防治。幼龄茶园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龟子幼虫、大蟋蟀、小地老虎、黑翅土白蚁等,选用2.5%天王星乳油1 000倍液、或4%茶宝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20%啶虫脒1 000倍液等从茶树根茎浇淋,杀灭地下虫害;茶树地上害虫主要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虫、茶黄藓马、茶尺蠖、茶蚧壳虫、茶毛虫等,选用2.5%天王星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4%茶宝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或20%啶虫脒1 000倍液等枝叶喷施防治。

3.5.5 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培养高产、优质、高效的茶园树群、树型、树冠骨架结构的关键技术措施。①修剪次数和方法。正常情况下投产前至少要进行4次定型修剪,第1次是当茶苗株高达25~30 cm,主茎已木质化且茎粗达0,4 cm以上,距离地皮15 cm左右剪去主梢;第2次是当第1次定型修剪后的分枝主梢抽长停顿并已呈木质化状态,株高达45cm以上,在上一次定型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2~15厘米下剪,剪去各个分枝主梢;第3次是当第2次定型修剪后的各个分枝主梢抽长停顿并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状态,株高达65cm以上,在第2次定型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2 cm左右下剪,剪去各个分枝主梢;第4次是当第3次定型定剪后的各个分枝主梢抽长停顿并已呈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状态,株高达80cm以上,在第3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2~15 cm下剪,用篱剪或机械修剪进行修剪整齐,并用修枝剪对剪口进行适当整理。②定型修剪时间。每年的开春后至立秋前,即每年3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为最佳,此期温湿度非常有利于茶树枝梢的抽长和培养。

进行4次定型修剪以后,为培养丰产的幼龄茶园树冠,在进行留养采摘时必须做到采顶留边,采大留小,采高留低和留叶采摘,使茶树树冠覆盖率达85%以上,以后通过培蓬定型修剪正式投产茶园树冠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