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_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必备场所,它是学校、教师及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由度”最大、 “空间”最广、 “实施”最为灵活的舞台,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基于此我们学校将下交汤帝庙定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基地介绍:

距离我们学校不远的下交村有一座汤帝庙,是XX年国家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宋。金大安二年(1210)重修,此后历代均重修。

下交汤帝庙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汤帝庙。正殿、拜殿,宋辽建筑结构独特,无梁殿宇技术高超,明金舞台国之稀少,断梁断柱文浅难说,明代琉璃油漆画技,工艺精湛,画面精美。石雕线刻、壁画,图案逼真,典故传奇,刻艺精实,国之瑰宝。正如评估专家说的:它是宋金明清石雕刻的展览馆,是古建筑的博物馆,是人文精灵的荟萃地,是历史文明和现代文化的杰作,是中国戏曲与舞台发展及变迁的典史,是专家学者考察研究的宝库,是旅游开发的资源。国内罕见的一二级珍品,体现出当时当地的最高科技水平。荆木大梁、石雕线刻、蓝色琉璃为今天研究宋、金、明、清时期晋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琉璃技术,线刻艺术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艺术价值。

下交汤帝庙有三奇三宝:第一、正殿建筑奇异,正殿上有荆梁及古老壁画,下有地梁,帝座之下有地室,前有四根石柱,为一奇一宝;第二、舞楼建筑奇特,两个舞台,一低一高,一个无梁,改为一梁;一个断梁断柱,这是二奇二宝。第三石雕线刻工艺的奇绝,八根石柱,30统石碑墙碑的雕刻工艺为三奇三宝。

下交汤帝庙为今天研究宋金明清时期晋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琉璃技术,壁画工艺提供了活生生的证据,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所与环境。因此我们将下交汤帝庙定为了综合实践活动

基地,同时确立了《追溯汤帝庙》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增强家乡自豪感。同时体验活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实践探索创新的乐趣,丰富知识,锻炼能力。

基地与课程的对接: 三年级 奇特的汤帝庙建筑 四年级 精美的汤帝庙壁画、图案 五年级 汤帝庙景区导游

六年级 精致的汤帝庙石刻、石碑 基地的使用: 1、基地的管理

(一)基地由县文物局明确专人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办法。

(二)学校与基地管理部门协商统一悬挂标牌,学校要建立开展活动情况记录薄,及时对学生在基地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三)要切实做好基地的保护工作,在保证基地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四)要切实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应有作用,做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经常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基地及学校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文字材料、活动记录及各类影像、图片等档案材料均要存档保存。

2、基地活动评价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基地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