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 3. 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a)2=a(a≥0)进行计算. 1.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过程 括能力. 方法 2.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情感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态度 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并提高应用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情境 引入 1.说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21 ,16,36,0.25,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问题,复习平方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 主 探 究 第 1 页 共 8页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81,0.0001,361. 1692.出示章前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 题目见教材第2页“思考”栏目 (1)所填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2)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 (3)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在式子什么强调a≥0? 结论: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是互为a中,为教师提出问题(1),注意学生是否能深入地观察、发现和总结这组式子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2),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 教师提出问题(3)学生总结二 合 作 交 流 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次根式的概念,思考a中a≥0例1 X为怎样的实数时,x2在实数范围的作用和原因. 内有意义? 教师出示例题,提问:二次根式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就是被开方数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是非负数.即:x-2≥0.x≥2. 思考:(教材第3页) 【问题2】 教材第3页探究. 思考: (1) 这组题目有什么特点? (2)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 条件a≥0有什么作用? 例2计算: (1)(1.5)2 (2)(25)2 学生口答,独立完成例1. 师强调解体格式. 师提问:x的取值范围与x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发现规律. 由探究得出: (a)2a(a≥0) 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独立完成例2. 解:(1)(1.5)2=1.5 (2)(25)2=4×5=20 尝 试 应 用 (3)∵a≥0, ∴a是二次根式. (4)当a-2≥0时是二次根式,当a-2<0时不是二次根式;即当a≥2是二次根式,当a<0时不是二次根式; 21.下列各式是否为二次根式? (1)24; (2)4; (3)a2; (4)a2; (5)xy. 解:(1)∵24≥0, ∴24是二次根式. (2)∵-4≤0,∴4不是二次根式. 2(1)、(2)小题学生口答. (3)小题请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 (4)(5)两小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可提示、点拨. 教材第3页 练习 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第 2 页 共 8页
(5)略 2.教材第3页 练习1、2、3. 3.计算: (1)(2)2,(2)(23)2, 成果 展示 (3)(32)2 师生共同完善.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识? 提问: 1什么叫做二次根式,你是怎么理解的? 2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在学生总结后,进行补充,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补 偿 提 高 1.下列各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3教师出示题目: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 B 1、 C xx 、 D -2 2.若1是二次根式,则应满足的条件 x2是( ) A.x≤2 B.x>2 C.x<2 D.x>0且x≠2 3.若2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式子a中,a≥0非常重要. 3x+ x3有意义,则x=_______. 4.4-9x2的最大值是________. 5.计算 (1)(9)2 (2)(3)( 3 2 126)2(4)(92 )4 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6.若│2a-5b+1│+4a3b=0,求a+4b的值. 数都是0. 第 3 页 共 8页
作 业 设 计 1.教材P5习题21.1 2.复习巩固 1题 2题 (1)、(2) 4题 (1)、(2) 教师布置作业,动员分层要求. 学生按要求课外完成.
16.1 二次根式(第2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a2=a(a≥0),并能利用这一结论进行计算. 技能 2.使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代数式. 过程 1.通过对a2的化简,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方法 情感 培养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出现的不同事物. 态度 2. 通过对二次根式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重利用a2=a(a≥0)进行计算. 点 难当a<0时,a2=a这一结论的推导和应用. 点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情 境 计算 3(1)(9)2 (2)5 2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问题. (1)、(2)、(3)题三生板书,师生评定. 第 4 页 共 8页
引 入 (3)25 (4) 252 (4)、(5)题学生思考、讨论,口答结果. 由对(6)题的争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 主 探 究 【问题1】 题目见教材第4页“探究”栏目 (1)所填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1),注意学生是否能深入地观察、发现和总结这组式子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2),检查学生对(2)请你总结规律,并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来,与(a)2=a(a≥0)相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公式:a2(a0)a. 生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 教师提出问题(3)学生总结公式 (a)2 = -a (a<0). 教师出示例题,提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合 作 (3)在a2中,若a<0呢? 例3 化简: 学生口答,独立完成例3. (1)16 (2)(5)2 师强调解体格式. 分析:转化利用公式a2(a0)a解决. 利师提问:a的取值范围与结果什么用性质a2= a(a ≥0)来化简,注意被开方数的底数符号. 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发现规律. 解:(1)16=42=4 (2)(5)2=52=5 练习.化简: 第 5 页 共 8页
交 流 2 12(1)25 (2)(3) (3) 6 【问题2】教材第5页. 思考: (1)什么叫做代数式?它有什么特点? (2) 你能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代数式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回答思考题,并总结结论. (3)练习:下列式子中不是代数式的是( ) 师提示、引导. A.2008 B. a2a2 C. xyx1 D. x0 2x2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学生补充. 注意: ●单独的一个数或者是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叫做代数式.如:0,b,2006都是代数式. ●只有用运算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才是代数 式,用其它符号连接而成的式子不是代数式, 如:x+1=3,是等式而不是代数式.再如:y-3≥0是不等式,但是,不等式的两边也是代数式. 对于注意事项,教师要加以补充和强调其必要性. 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6)26 B.(3)29 教师出示题目: 第 6 页 共 8页 尝 16216)C.(16)16 D.( 25252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 计算: 试 应 用 (1)0.5222对于2、3题 33;(2) (3)2. 5;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3.填空:4=( )2; 3=( )2; 5=( )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式子a 2; 中,a≥0非常重要. 3.教材第5页 练习1、2.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6,2)、C(3,5)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求:BC的长. y 6C(3,5)5432A(3,2)B(6,2)1o123456x 成果 展示 (35)2(53)2 引导学生对上面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自己出一组题,小组内做. 1.计算: 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出示题目. 第1题、第2题由学生独立2272 922(18)()()(0)(-4)384完成.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 请学生板练. 师生共同评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第 7 页 共 8页
补 2.若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则偿 提 化简3x+x2的结果是( ) 高 小结 作业 设计 A、-4x B、4x C、-2x D、2x 3.已知实数x,y满足x5y40,求代数式的值. 感觉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寻求同学的帮助,然后完成.小组交流内.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认识? 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教材P5习题21.1 复习巩固2题 (3)、(4) 3题 (1)、(2). 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
第 8 页 共 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