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8.10.109
2018 NO.10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分析
师永帅 王敬燕 霍兴旺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防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计算机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引进,不断提升了消防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消防技术也开始实现了火灾自动监测以及报警的目标。只有对火灾自动报警主机设备进行正确的选择与配置,才可以设计出一个符合标准,造价科学而且实用性良好的火灾自动报警以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随着消防工作的逐步深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广泛应用到消防设施建设当中。消防设施开始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国内的消防技术水平也开始逐步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同时利用消防联动控制,提高了消防设施的可靠程度。因而,文中具体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以及消防联动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将来及时发现以及控制灾情提供帮助。关键词:火灾 自动报警 消防联动 控制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4(a)-0109-02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人们对智能化建筑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智能建筑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联动控制。这几年以来,建筑单位开始增强了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消防自动系统设计开始成为关键。智能建筑当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作为建筑系统的一部分,可是也能够独立运行,单独实现消防目标。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1.1 选择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作为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具体使用到现场探察火灾情况。火灾探测器有非常多的种类,不一样的设备的侧重点不一样。现如今最为广泛应用的设备有定温与离子感应烟探测器两种,这两个设备的作用以及效果不同,选择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从建筑结构与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设备。选择与布置火灾探测器型号的过程中要对下面几点进行充分考量:定温探测器不应该选择安装到0℃的场所当中,运行要求探测温度要高于周围温度的20℃之上;感温探测器安装于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地方,每一个防火区最少安装一个手动报警器;大型无遮挡物的空间建筑物当中适合安装红外光速感烟探测器,最为常见的就是在博物馆和图书馆中。
1.2 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在每一个防火分区当中最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的间距不能够高于30m,要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出入门、较为显眼以及容易操作的位置上,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5m,应该在具备明显的标志。有些设计工作者认为手动报警按钮可以与消防栓按钮互相取代,这种看法完全不正确,由于任何发现火情者,都可以利用手动报警按钮向火灾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可是消火栓按钮是提供给消防工作人员或者想要应用消火栓灭火的人员应用,按下消
火栓之后,立刻启动消防水泵,同时具备报警功效;而手动
报警按钮只具备报警功能,不能将消防水泵启动。1.3 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和专用电话
火灾出现的过程中火灾应急广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方便疏散人群。火灾广播系统可以设置在电梯前室、公共走道、地下室的位置上,扬声器与防火区域距离在25m之下,为了提供可靠的火灾应急疏散指令,建筑走道内部相邻扬声器的距离要低于12.5m之下。此外,需要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置专门的电话总机,而在消防水泵室、柴油机房、配电室等位置都一定要设置专门的消防电话机。
2 消防联动系统控制设计要点
2.1 控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如果产生火灾,高温熔化玻璃球喷头,水流经过破裂处往外进行喷洒,伴随着水流动以及管网压力的改变出现一连串的动作,包含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经过20s的延时之后,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输入模块传送的报警信号,按照逻辑判断确定火警之后将报警信号发出来,同时开启喷淋水泵等消防设施。喷淋泵的联动控制与消防水泵控制差不多,本身不具备现场报警按钮控制。2.2 消防水系统的联动控制
首先,消火栓泵具体就是因为消防控制联动控制盘亦或者控制消防栓按钮的起与停,喷淋泵具体是由报警阀上压力开关实现的起停掌控。其次,消防控制室需要监控全部消防水泵的起与停,同时可以直接了解消防泵所处的工作状态,而且消防控制室也同样可以监视水池、水箱水位、消防栓具体按钮位置以及竖向指示器等方面的工作状态。2.3 电梯控制
高层建筑火灾控制的重要设备之一就是消防电梯,出现火灾后,正常电梯断电,消防电梯是重要的救援与疏散设备,保证救援工具及时运输。消防电梯前室缺少防排烟条件,为了保证消防救援工作顺利进行下去,通常在其中要加装机械送风系统。应用系统的过程中,利用总线联动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9
科技创新导报2018 NO.10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工业技术
方式了解楼层不同区域的火情。
控制与多线联动控制的形式,可是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不一样的联动设备线路设计紧密联系,正因为不同设备发出多个控制指令,也同样会向控制中心传递对应的工作状态信息,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科学的输入与输出模块。与此同时要综合行业的规范,利用硬线连接控制中心、送风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确保不一样的设备都可以连接控制中心,在控制键盘上控制不同设备的工作情况,保证设备都可以发挥出最理想的消防功能。系统当中不一样的联动设备所需要的控制箱也不同,一旦消防控制中心出现问题,就要利用就地控制方式达到联动设备操作的目标。2.4 防排烟系统的控制
火灾发生之后,排烟阀主要是受排烟分区所设置的感烟探测器联动信号的控制。开启送风门,排烟阀、送风门动作之后,要开启有关的排烟风机以及正压送风机,排烟阀利用接力控制的方式开启,不应该多于5个,应该由最终的动作排烟阀发出动作信号。设置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在280℃关断后,将排烟风机联动停止。设置在空调通风管道出口的防火阀,风温到达70℃的时候直接关闭动作阀门,关闭信息传送到消防控制室,停止有关位置的空调机。在消防控制室要手动、自动控制防排烟风机,掌握风机状态信号以及消防供电电源的工作情况。2.5 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需要在每一个建筑首层设置消防控制值班室,在值班室中设置消防控制主机,之后利用局域网来实现对每一个楼层火灾自动报警以及消防控制系统的联网控制,在首层值班室的主机上观察图文
(上接108页)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来讲,根据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意义重大。当探测到火灾之后,就能够及时预警,利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将所有的疏散与灭火指令完成,及时将对应的每一项消防灭火设施开启,更好地避免火灾出现严重的扩散与蔓延现象,更加良好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作为预防控制火灾出现的重要措施,文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提高此系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胜明.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J].四川建筑,2017,37(2):86-88.
[2] 吕子岳.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78-179.
[3] 王楠.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探讨[J].科技传播,2016,8(8):146-147.
产的锐钛矿纳米TiO2相比,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80mm及6.00mm,表明所得纳米管比市售纳米TiO2颗粒抑菌性能更优异。
3 结语
采用高压釜水热法,在NaOH浓度为10mol/L、温度150℃、TiO2与NaOH比例为0.008~0.016g/mL和反应24~48h下,可制备得到直径约为10nm、长度100nm~2um的TiO2纳米管,TiO2纳米管在水体系的抑菌圈直径可高达13.80mm,抑菌性能明显优于市售纳米TiO2颗粒,具有优异抑菌性能,表明本研究所得TiO2纳米管具有开发抗菌功能性材料应用潜力。
[3] Liu RP,Shen C,Zhang C,et al.Hierarchical Bicomponent
TiO2 Hollow Spheres as A New High-capacity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2018,53(11):8499-8509.
[4] Zhang C,Zhou Y,Zhang Y,et al.Double-shelled TiO2 Hollow Spheres Assembled with TiO2 Nanosheets[J]. Chemistry,2017,23(18):4336.
[5] 祝巍.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复合结构的电沉积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 Park JH,Kim S,Bar AJ.Novel Carbon-doped TiO2 Nanotube Arrays with High Aspect Ratios for Efficient Solar Splitting[J].Nano Letters,2006,6(1): 24-28.
[2] Ni J,Fu S,Yuan Y,et al.Boosting Sodium Storage in TiO2 Nanotube Arrays through Surface Phosphoryl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2018,30(6):1704337.
110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