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试题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历史试卷

1、人类早期文明中有的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特征。下列哪一幅图片与这种文明有关联

2. 根据下图判断孕育了图中古代文明的河流是

A. 黄河

B. 印度河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

3. 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如果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属于 A. 首陀罗 B. 婆罗门 C. 吠舍

D. 刹帝利

4. “圣诞节”作为宗教节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该节庆相关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5. 天平是大家在做物理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发现其原理的科学家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他是

A. 爱迪生 B. 爱因斯坦 C. 阿基米德 D. 牛顿

1

6.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C.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B.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7.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 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 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 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 若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学习活动,应选择下图航线中的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9. 有人说,17世纪末以来,英国国王就被套上了“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独立宣言》

10. 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A. 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 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 他签署颁布《民法典》

D. 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11. 19世纪中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社会变革”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A.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B. 废除农奴制 C. 没收贵族私有领地和部民 D. 奖励耕织

12. 在近代世界科学发展史上,英国近代的科学成就走在世界的前列,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英国科学家牛顿的突出成就是

A.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B. 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C. 创立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D. 提出进化学说,为人类的起源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

13. 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是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的 A. 《命运交响曲》

B. 《英雄交响曲》 D. 《悲怆奏鸣曲》

C. 《月光奏鸣曲》

14.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奠定阶级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 萨拉托加大捷 C. 英国宪章运动

B. 《独立宣言》的发表 D. 攻占巴士底狱

15. 在世界近代史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

16.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 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 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17.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与这一首歌曲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是

A. 中国红军长征 C. 法国大革命

B. 英国宪章运动 D. 法国巴黎公社

18.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伏尔泰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 两次运动中心都在意大利 C. 但丁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D.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19. 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A.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C. 两极格局形成

B. 联合国成立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20.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A. 英国和德国 B. 美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法国 D. 美国和德国

21. 有人曾这样形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农业上的弊端: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你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体制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 C. 新经济政策

B. 成立苏联 D. 斯大林模式

22. 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3

B. 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C.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D. 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 23.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C. 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 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

24. 货币不仅为商品流通提供了方便,而且其精美的图案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下列货币中,最年轻的是

25.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至80年代下半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下列不属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A. 美国的扶持

B.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C. 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6.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始于80年代 ②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 ③使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④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7. 从图中你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苏联冷战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 A. 美苏大力发展核武器 C. 美苏争霸

B. 美苏进行军事竞争 D. 苏联出兵阿富汗

28. 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

4

你认为错误的一个是

A. 日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B. 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进行改革

C.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D. 德国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灾难深重

29. 2007年7月29日,英国首相布朗启程访问美国。布朗发表声明说,英美关系是英国“对外双边关系中最重要的”,“今后还将会变得更加牢固”。下列哪一军事组织的成立最能证明布朗的观点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D. 华沙条约组织

30. 科技改变了社会,催生了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B. 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C. 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D. 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9分,第32题12分,第33题8分,第34题11分,共计40分。)

31. (9分)被称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诞生至今只有230多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兴起与发展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前美国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先后遇到过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严重阻碍,这些阻碍各是什么?(4分)

(2)20世纪30年代,美国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为渡过难关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2分)

(3)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写出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2分)

(4)美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3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和军事应用等领域。

5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1分)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1分)

(2)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相关发明。(2分)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领域、哪一特点?(2分)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人类由此进入什么社会?(1分)

(4)综上所述,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2分) 33.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苏联,列宁1921年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地推行新经济政策;当美国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就迅速应对,使美国得以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上述两种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明显带有市场经济色彩,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两个政策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推行的过程中,他们都在各自国内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但当时的领导人以他们的远见卓识,力排众议地推行新政,都发挥了他们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列宁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两点)。(2分) (2)判断下列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3分)

①这场经济危机首先从意大利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②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 ③这场经济危机使德、意、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

(3)依据材料,指出材料中提到的两种政策的共同点(至少两点,2分) (4)通过列宁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谈谈你对改革有何认识?(1分)

34. (11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材料中的“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1分)

6

(2)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什么?(1分)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 (3)写出材料中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3分)

探究二: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1分) (2)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1分)

探究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随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特点。

(1)世界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局面中的“多强”除欧盟、日本外,还有哪两个国家?(分)

(2)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分)

27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9分,第32题12分,第33题8分,第34题11分,共计40分。)

31. (1)英国的殖民统治;奴隶制度(每要点2分,共4分) (2)实行罗斯福新政;(2分) (3)信息化 全球化(每要点1分,共2分) (4)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深化改革开放,及时调整政策,重视经济发展等。(有理即可,1分。)

32. (1)完成工业革命(1分);蒸汽机(1分);大机器生产(1分)

(2)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1分)电力应用:电灯(1分);交通工具:飞机(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航天技术(空间技术)(1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1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分);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1分)

(4)推动了生产力(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分)

33. (1)领导十月革命;实施新经济政策。(每要点1分,共2分) (2)①×;②√;③×。(每要点1分,共3分)

(3)改革都带有市场经济色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国家经济全面复苏;改革中都遇到阻力;领导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答对2点即可,2分)

(4)改革要符合国情;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创新等。(有理即可,1分) 35. 探究一:(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2)两极格局(1分) 苏联解体(1分)

(3)政治:杜鲁门主义(1分) 经济:马歇尔计划(1分)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分)

探究二:(1)多极化(1分) (2)综合国力(1分)

探究三:(1)俄罗斯、中国(2分) (2)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1分)(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1 C 11 A 21 D 2 D 12 A 22 B 3 D 13 B 23 C 4 B 14 C 24 C 5 C 15 C 25 B 6 D 16 C 26 C 7 A 17 D 27 D 8 A 18 D 28 A 9 B 19 A 29 A 10 A 20 B 30 D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