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艺研究管理的创新探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27卷第6期 2011年12月 电子机械工程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V01.27.No.6 Dec.2011 工艺研究管理的创新探索 包训华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39) 摘 要:针对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和科研生产高度交叉的实际情况,从充分保障型号产品科 研生产顺利进行和促进专业技术发展的目的出发,突破以往单一依托预研课题进行工艺技术研究的模 式,对工艺研究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面向更广泛需求,调动更广泛工艺技术人员参与, 开设短、平、快内部专项工艺研究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完成任务和锻炼工艺队伍相结 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工艺研究;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300(201 1)06—0062—03 Innovative Attempts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Management BA0 Xun-hua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Electronics Technology,Nanjing 210039,China) Abstract:Management flows and methods fo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s featuring various projects,tight schedules,heavy tasks,inadequate personnel as well as high intercrossing between scienti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To guarantee successf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abrication of typical products and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tech— niques,the conventional mode of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which merely relies on advanced research projeets,is broken through.For wider requirements and to involve more and more technologists to participate, the internal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s with little investment but quick result are set up.By this means, varieties of technological work are promoted a lot.Moreover,some helpful experience is also obtain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task fulfillment and technological team training. Key words: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management;innovation 引 言 工艺技术在科研生产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 艺研究工作需要开展,这些工艺研究工作包括: 1)因型号产品研制需要而需进行专项工艺技术 攻关和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应用验证研究; 用,每一个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整件的装配都离不开工 艺技术的支撑。以前,工艺研究多是依托系统的预先 研究课题进行的,其内容主要集中在通过对先进工艺 专业领域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系统应用研究,形成技 术能力。这些预研项目的申报有固定的流程,往往周 期较长、手续较多,并呈现显著的周期性特征。由于关 注度上的特点,这些预研项目更侧重于一些系统性、重 2)因日常基础工艺优化、质量稳定、效率提升、成 本控制需要而需进行的专项工艺技术攻关和新材料、 新器件、新技术应用验证研究; 3)因产品发展和先进工艺技术发展需要而需开 展的关注点较为单一的跟踪消化吸收性、储备性工艺 研究; 4)除工艺技术研发外,因工艺设计、工艺管理(包 要性较强的工艺技术专业或项目。而在日常的工艺工 作中,除了预先研究工艺课题外,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工 括企业内部工艺管理和外包工艺管理)等工作需要而 开展的工艺研究。 收稿13期:2011-03—14 ・62・ ・经验交流・ 电子机械工程 2011年l2月 这些工艺研究工作与工艺预先研究课题同样重要,很 多研究内容与型号产品研制生产和现场问题处理的结 合更加紧密,需求更加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更 强。但按照传统的工艺预研模式进行这些需求的工艺 研究,往往不能立项或不能满足时效性需求。 另一方面,工艺技术人员在技术发展、实际问题解 决上的想法思路需要有更为广阔的途径付诸实践,在 技术创新上的热情需要有更为通畅的渠道予以释放。 原先的工艺预研模式参与面较小,往往存在普遍要求 与狭窄通道之问的矛盾。为此,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 一些工艺研究管理创新的探索工作,获得了一些有益 的经验和体会。 1 工艺研究管理创新的思路 针对现阶段工艺研究的实际情况,对工艺研究管 理进行了创新。管理理念和创新思路就是结合型号产 研制和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本着“以背景需 求为导向,以提升效益为中心,以技术领先为内涵”的 原则,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解决实际问题。 在遵循已有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定前提下,创新工艺 研究管理模式,并结合创新需求制订与之相关的工作 流程和管理办法,从而优化管理,提高效能…。 主要的做法是对科研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设备、人 力、资金等诸多要素实行综合利用,发挥工艺技术人员 主观能动性,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多个层面人手,提 炼在型号产品研制、工艺技术发展、生产过程保障中需 要解决的各类关键工艺、基础工艺、“三新”应用需求, 设立攻关试验项目和小型研究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其 优势体现在: 1)打破了过去工艺研究重高端前沿预研项目,轻 应急应用攻关试验的局面,立项重快速、实效; 2)针对型号产品研制的迫切需求开展技术攻关 试验,避免需要的工艺研究没有解决支撑,支撑的工艺 研究赶不上应用需求的情况,提高在研技术的实用性 和时效性; 3)结合项目实际,在强调过程规范和结果有效的 前提下简化过程管理程序,加快解决问题的节奏,大大 提高了管理效率; 4)注重贴近广泛的实际需求进行项目立项,提高 了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率。 2工艺研究创新管理实践 对于工艺攻关试验项目和小型研究项目,通过实 践建立了包含项目立项、攻关试验、推广应用等完整的 管理流程,形成了一套部门管理制度,将项目的申请、 审批、立项、实施、验收、推广应用等环节及生产外协、 经费使用等管理均纳入全过程一体化管理。 年初结合型号产品研制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工艺研究项目方向的梳理和选定。结合专业工艺技 术发展需要的紧迫程度,型号产品研制的瓶颈技术问 题,组织评审确定年度需要开展的工艺研究项目。从 未来产品发展的主线中寻找工艺技术创新的突破点, 加强前瞻性技术的探索,强化核心工艺能力,集中力量 开展核心工艺的研究,以尽量少的投入建设核心生产 能力。如:针对某雷达分配器喇叭加工难题,通过较长 时间的技术攻关和生产跟踪,优化分配器喇叭的电铸 结构,创新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固定方式,保证了电 铸过程中电铸层始终紧密贴合,减少了电铸过程中因 间隙扩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裂纹凹坑)。通过调整 法兰盘零件的结构和明确电铸特种工艺的操作规程, 减少了电铸铸瘤和麻点(气孑L)的产生。通过技术攻 关,解决了此分配器喇叭的加工难题。根据产品生产 需要,开展的工艺专项攻关项目,为预研产品的研制提 供技术储备,为稳定批产产品工艺、关键制件生产能力 形成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遵循单位已有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基础 上,根据工艺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制订 了工艺试验和技术攻关的管理办法。通过相对简捷的 审批程序即可完成工艺研究项目的立项。此外,针对 年度科研生产中的变化,工艺技术人员还可以随时提 出申请立项新的工艺研究项目,这样一方面使实际需 求和技术人员的想法能够得到及时响应,使其技术诉 求具备了即时反馈的渠道;另一方面使技术人员的多 层级工艺研究活动得到相应的平台支撑,创造技术创 新的条件和氛围,从而促进各类技术构想的实践和验 证,大大提高广大工艺技术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技术创 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同时对立项的工艺研究项目,部门实行严格的计 划管理。项目工作计划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督 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有序地开展工作,并定期进行项 目计划检查,分析研讨进展情况,提供工艺设计手段、 工艺装备、试验条件、经费支撑等方面的充分保障,积 极协调外部资源,帮助项目负责人完成好任务。 部门工艺研究项目的成果是对工艺研究成果的极 大丰富,是一项宝贵的资源。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要 求项目负责人拟制项目研究的总结报告并归档。对于 有实际产品对象或工艺过程对象的,要形成相应的工 艺技术文件,通过相关的评审或鉴定后推广应用到科 ・63. 第27卷第6期 包训华:工艺研究管理的创新探索 ・经验交流・ 研生产过程中去。并定期组织开展工艺研究成果的技 4结束语 管理方法的创新,使研发能力有了突破增长,对完成 任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但在今后的 实践中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只有不断地积极追求 改革创新,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企业才能发展。 术交流和技术讲座,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同工艺 专业内部和各工艺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和协同进步。 3工艺研究创新管理实施效果 工艺研究与其他技术研究一样,面对激烈的市场 竞争形势,只有不断创新,在发展中求生存,在发展中 图壮大,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经 参考文献 [1] 吴跃,赵伟华,等.军工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带头人体系建 设[G]//国防科技工业科技管理创新成果选集.北京: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2008. 营目标。管理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夯实了专业基础, 使产品质量和成熟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专 业技术的自身发展也推动了总体技术的不断向前。突 破了一大批科研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和难点问题,使制 约产品研制生产的工艺难题得以解决。淘汰了部分有 [2] 吴方辉,熊敏,等.基于战略导向的航空企业专业带头人 队伍建设[o]//国防科技工业科技管理创新成果选集. 北京: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2008. 污染、高能耗、低产能的落后工艺,探索、引进了一批新 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稳定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 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结合本单位产能实际和生产 组织管理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工艺设计策略,创新工艺 设计理念 J。创新管理方法的应用,使部门研发能力 得到了增强,工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制造部门的 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增加了工艺专业技术的积累。 [3] 郭友智,葛令民,等.军工研究所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构 建与实施:军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选编[G].北京:中国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2007. 包训华(1958一),女,工程师,主要从事预研课题 技术管理工作。 (上接42页) 4)采用对称跳跃式焊接,对每个焊点采用多次分 步焊接,可减少焊接能量输入,有效改善焊接时温度 场、应力场分布,有利于焊接变形控制; 3)焊接过程和热处理工艺完全与试验阶段保持 一致,采用对称焊接工艺方法,以确保每组2名焊工同 时依次对称焊接,控制焊接变形; 4)针对天线骨架面积大、焊接平面度难以保证的 特点,采用了先分块焊接再拼焊成型的工艺方法,即先 5)利用约束式热处理工装,可有效控制去应力热 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提高构件的尺寸精度。 参考文献 [1] 杨听广,王梅.一种低空三坐标雷达天线骨架结构设计 [J].电子机械工程,2010,26(2):39—42. 进行三单元组件焊接,再将2个三单元组件焊接成七单 元组件,最后再将另1个三单元组件拼焊成天线骨架。 3.2天线骨架制造结果 根据以上制造方案,完成了天线骨架的制造。骨架 测量结果表明:天线骨架的尺寸精度变化和变形规律与 [2]郑荣松.雷达天线骨架材料的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 学院学报,2004,24(6):74-77. [3]姜保国,谢大维,古晓光.焊接变形的分析与控制在纵 试验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精度完全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梁组装焊接中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11(2):88- 91. 4结束语 通过大型高精度平面天线骨架制造工艺研究,可 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4]管艳飞,袁建峰,米萍萍.箱体结构焊接变形分析及工 艺控制措施[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0(BOB):31— 33. [5]李季.焊接应力、焊接变形的产生和控制[J].中国新技 术新产品,2010(9):116—116. [6]张宇星,李元生.大型阵列天线铝骨架制造工艺[J].机 械与电子,2003(4):48,76. 1)待焊零件采用机加工方法成型,可提高拼装焊 接后的尺寸精度,有利于控制焊接变形; 2)采用拼装工装能有效控制拼装精度和尺寸稳 定性; 3)天线骨架的收缩变形不但与焊接工艺有关,而 且与焊接结构密切相关; .张德明(1956一),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雷达产品 工艺总体设计和金属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