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陈建军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深入,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应在对学生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文章从职业素养的概念、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培养职业素养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意识;措施;职业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深入,对中职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而中职学校的办学指导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各类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 职业素养的概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影响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如受教育程度、教育的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对一个人从事职业极其重要,职业素养的培养程度决定了其职业成功概率的高低。 2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2.1缺乏良好的职业意识
多数中职学生因中考失利,未能进入普通高中,才来到中职学校。其在学习基础、自控能力、行为习惯、学习动力方面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因此在父母和以往老师心中,是“差生”。进入中职学校后,也会存在自暴自弃的想法,根本不去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问题,更没有为将来的发展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2.2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
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都是“90”后,都是在父母娇生惯养“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干过体力活。而中职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要进入制造企业或服务型企业,这类型的企业生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班是经常的事,这些工作特点就要求中职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这往往是目前多数中职学生缺乏的。 2.3社会交往有待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部分中职学生由于以往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风懒散,修养较低。因此,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不懂得尊重别人,缺乏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常识。在学校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同学发生冲突。走入社会后,和同事、领导也无法融洽相处,这对工作极其不利。只有端正行为习惯,改善作风,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提高社交能力。 2.4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有些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由于成绩不理解,老师和同学不愿意与他们交往。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内心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能注意到这些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强化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内心的自卑感和挫折感使其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团队合作在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将严重地影响其今后的工作。 3 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措施 3.1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导学生的就业意识,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等。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好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首先,要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多激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心。比如,我校经常举办文艺演出、运动会、读书节、技能节等活动,多鼓励有各才华的学生参加,充分展示其才学华。其次,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教育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并对每位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跟进和考核,让规则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只有时刻牢记“规则”,将来才能融入社会,才能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再次,要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是个人对自己和家人、对他人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学校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来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只有树立了较强烈的责任感,才能获得社会和集体、领导和同事对你的信任,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3.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
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首要的一点就看他是否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工作中,不仅要吃苦耐劳,还要“用心”地完成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中职学校要不仅要教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德育教师和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起这些职业必备的素养。在教学课堂上,经常向学生灌输一些从古至今或身边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先进事迹,如向秀丽、焦裕禄等先进事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情操。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义务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充当一些活动的志愿者,比如,在校园里植树、到校图书馆当志愿者、到校外企业和公益单位参加志愿活动等,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份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3.3加强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企业在录用员工时,最重要的录用标准。中职学校在教学上要重点突出技能教学。因此,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显得格外重要。学校要将校园里的实训和企业里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广东省的中职学校,基本上实行“2+1”教学,即2年时间在校园里学习,1年时间在校外企业实习。东莞市的中职学校都很注重技能培养,每所中职学校花了大量资金建立起了实训中心,如我校的物流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旅游管理实训中心等,东莞汽车职业学校建立了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等,东莞育才学校建立了数控模具实训中心等。每年都举办技能节和技能展等活动,活动过程中,严格按企业的管理模式,穿工作服,严肃组织纪律,严格按企业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体验职场的严格管理。另外,我市中职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企业为中职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中职学校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我校与康辉旅游社、东莞宾馆等数十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成为我校会计专业、旅游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物流专业等的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每个专业的学生有近一年的时间走入企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对企业严格刚性的管理建立深刻的印象。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受到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养教育,以便将来就业时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3.4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树立学生职业理念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宣传栏、教学楼、教室内、图书馆、实训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场所粘贴一些类似企业文化的宣传标语,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精彩的人生就像攀岩,要不断地挑战新的目标”等图文并茂的激励性宣传标语,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职场氛围。其次,中职学校可以把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移植到校园入,比如在学校的实训场所,按企业的“6S”管理方法,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
(SHITSUKE)、安全(SECURITY),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起企业的一些管理理念。再次,学校可以请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开讲座,让学生逐渐地了解企业的管理,了解职场的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内心深刻地建立起了职业的理念,逐步地成为一个“准职业人”。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才,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许广芳.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以数控专业为例[J].新课程学习,2013.8; [2]袁浩勋,王建红.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职业教育,2010(23); [3]韩明荣,翟吉林.发何非智力作用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J].视野,2012.8; [4]姜富琴.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