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2+3)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职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051400 高职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 专业代码:580103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 制:全日制五年 三、毕业标准
1.学分要求。所修课程的成绩合格,高职部分应修满133.5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CAD/CAM软件应用(中级及以上),数控加工类职业技能(中级)。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中职目标:
本专业对接机械制造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数控技术应用中级工技能
1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水平的生产第一线应用性技能人才。
高职目标:
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接浙南地区机电产品制造业,与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合作,培养在现代制造领域从事数字化生产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程序编制和现场精密加工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知 识 能 力 结 构 制造工艺及设备 结 构 能 力 结 构 (1)掌握机械类产品二维图样的表示方法,熟悉行业制图标准; (2)掌握机械零部件结构关系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3)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数控加工编程的知识; (4)掌握数控机床夹具设计与选用的相关知识; (5)具有车间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多轴数控设备运行原理; (7)掌握多轴高速数控设备中刀具路径设置的知识。 (1)具备产品三维造型能力及二维标准图纸绘制能力; (2)具备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3)具备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4)具备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设计或选用数控机床夹具的能力; (5)具备熟练使用PDM进行信息化管理能力,包括CAD/CAPP/CAM的制造流程管理。 (6)能解决本专业的加工技术问题,具有实施加工能力和进行质量评估的能力。 (1)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知识; (2)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全,意志坚强,有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4)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5)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职业素质。 职业素养
五、职业范围与核心岗位
职业范围 核心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颁证机构 获证要求 备注 2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机械产品制造企业从事数字化生产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程序编制及现场精密加工等 产品工程师工艺工程师 CAD/CAM软件应用(中级及以上),数控加工类职业技能(中级)。数控加工类职业技能(中级及以上)。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必考 六、中高职职业能力分解表
中职 (1)能识读零件图; (2)能阅读和绘制零件图; (3)能阅读和绘制简单机床电气图; (4)能使用普通车床加工零件; (5)会用数控车或数控铣加工零件。 (1)具备简单工程图纸的识读与绘制能力; (2)具备简单机械产品加工能力; (3)具备电器设备基础知识; (4)具备数控设备基本操作能力。 高职 (1)能识读装配图; (2)能阅读和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 (3)能合理编制产品加工程序; (4)能正确安排产品批量生产工艺规程; (5)能设计机床夹具。 (1)具备工程图纸的识读与绘制能力; (2)具备产品加工制造能力; (3)具备产品批量生产工艺设计能力; (4)具备现代设备夹具设计能力 核心能力 单项能力 七、课程结构
(一)中职课程
课程类型 通 识 课 程 思想政治教育 健康与安全教育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 文化基础教育 德育 心理健康、体育 创业教育 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 走进数控、机械识图、AutoCAD绘图、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课程名称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技术、机械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二)高职课程
实训课程 钳工技术、数控机床维护常识、三维造型、数控编程仿真、 普车实训、数车实训数控加工 3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 通 识 课 程 健康与安全教育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 文化基础教育 公共选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 体育与健康、军训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专业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与心理健康教育等) (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类)、应用高等数学(工科类) 三年制12学分,二年制8学分 机械制图(一~二)及产品测绘、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材专业基础课程 料及热处理、加工方法及设备、三维CAD软件应用、电工及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PLC与单片机技术 专 业 课 程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一~二)及课程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及实训、CAM技术应用及实训、数控加工工艺及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及实训 特种加工技术、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机电产品营销、先进制造技术概论、逆向工程、企业文化专题、专业拓展课程 阀门技术概论、产品数据管理、模具技术基础、车间生产管理、数控制造网络安装调试 专业社会实践 综合实毕业综合实践 践课程 顶岗实习
专业社会实践(一)、专业社会实践(二) 毕业综合实践 顶岗实习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制造工艺及设备方向
4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课程 学分 名称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及构件的受力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机械设计特点与设计方法,能合理选择常用机构。掌握常用的机械联接件、传动件、(一~二)6+2 及课程设部件设计的一般步骤。初步掌握机械设计方法和步骤,能独立设计完整的简计 单机械产品或部件。 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的编程结构。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镗铣中心等设备刀数控加工具系统的一般使用方法。掌握车削、铣削设备的手工编程方法。能够对回转与编程及实训 编辑。能利用宏程序完成数学曲线的程序编辑。 了解CAM技术在数字化制造流程中的作用及地位,掌握线框加工、平面CAM技术铣削、等高轮廓铣削、插铣、定轴曲线加工、孔系加工、多轴参数设置、车应用及实训 统的后置处理文件。能进行机床加工的仿真设置。 了解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掌握机械数控加工工艺及课程设计 2.5+2 52+40 制造冷加工中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了解产品批量生产中生产类型及工艺特点。根据使用设备及生产周期能够设计经济合理的工艺规程。掌握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及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CAPP系统的运行模式。 2.5+4 52+80 削加工等基本加工方法。掌握后置处理参数设置,能够独立编辑常见数控系2.5+4 52+80 体、螺旋类零件、平面、二维外形轮廓、二维型腔、孔系等进行常规的程序120+40 支承件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了解标准件的相关国家标准,了解产品和零学时 课程简介 5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了解工装夹具在产品商业化生产中的作用。掌握六点定位原则,熟悉工机床夹具设计及实训 2.5+2 52+40 件常用的定位方法。能够根据定位形式独立计算定位误差。掌握夹紧机构的组成,能够通过已有公式计算夹紧力大小。能够设计常见加工设备使用的工装夹具,如:车、铣、加工中心等设备。了解随行夹具及自动化夹具在生产线中的工作模式及设计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完成产品设计信息向制造信息的传递,完计算机辅2.5+4 助工艺 文件。最终在CAD/CAM技术的支持下形成完整的CIMS工作形式。 52+80 成CAD与CAM的桥梁的搭建。在工艺流程中迅速编制出完整而详尽的工艺
九、教学进程安排
(一)教学进程及时间分配表
课程 编课程名称 号(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思想 政治 识教育 课健康与安全 形势与政策教育 军训(含始业教育、军事理1 1 16 40 √ 2W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9+9 3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56+8 4 学分 计划学时 18周 19周 19周 19周 19周 18周 一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二 三 四 五 六 课程类别 通课程性质 6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程 教育 职业发展与论) 体育与健康(一~四) 4 72 2 2 √ √ 创业就业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 教育 文化 基础 教育 实用英语(一~三) 计算机基础 应用高等数学(一~二) 素质拓展类课程 8 4 6 12 128 64 100 216 4 4 2 4 2 2 √ √ (一~四) 2 34 √ √ √ 公共选修课 √ √ √ 应修小计 45 765+17 13 14 2 0 0 0 专业 基础 课程 机械制图(一~二)及产品测绘 ※ 公差与测量技术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加工方法及设备 三维CAD软件应用 应修小计 6.5+2 3 1.5 2.5 2.5 18 6+2 132+40 64 34 52 52 374 120+40 4 4 8 4+2W 2 6 4 4 4 8 4+2W 4+4W 0 0 0 ※ ○ ※ ○ 专 业 课 专 业 核 心 课 机械设计(一~二)及课程设计 ⊙ 数控加工与编程及实训 CAM技术应用及实训 数控加工工艺及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及实训 4+4W 4+2W 4 2W 程⊙ 2.5+4 ⊙ 2.5+4 ⊙ 2.5+2 ⊙ 2.5+2 7 / 11
52+80 52+80 52+40 52+40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程 计算机辅助工艺及实训 应修小计 电工及电子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 机电产品营销 PLC与单片机技术 模具技术基础 特种加工技术 车间生产管理 阀门技术概论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逆向工程 企业文化专题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 数控制造网络安装调试 应修小计 ⊙ 2.5+4 36.5 52+80 620 52 52 26 52 52 26 52 52 26 26 24 26 52 0 4 8 12 4 4 2 2 2 4+4W 4 4 4 2 2 2 2 4 ※ ○ ○ 2.5 2.5 1 2.5 2.5 1 1 1 1 1 1 1 2.5 ※ ※ ○ ○ ○ ○ ○ ○ ○ ○ 专 业 拓 展 课 14 364 0 0 +4 0 10 14 0 专业社会实践(一) 1 80 W 综合实 践课程 专业社会实践(二) 1 80 +4 W 10 毕业综合实践 10 200 W 8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顶岗实习 应修小计 8 20 160 360+160 2483+17 8 W 合 计 133.5 7 21 24 18 22 18 0 注:1.核心课程在对应的栏中打“⊙”,核心课程必须进行统一命题的笔试;考试课程在对应的栏中打“※”,要求统一命题,集中时间进行考核;考察课程在对应的栏中打“○”,可进行课堂考核或以总结、报告、小型论文、项目化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如需统一命题笔试的应提前申请。2.打“√”课程不在进程表中安排固定周学时,但学时数计入总的计划学时;3.“专业拓展课”以选修形式开设;4.课外实习学时数冠+表示;5.考试周不计入教学周。
(三)校内实训设置表
序 号 1 实训项目名称 学学 周数 /起学时 分 期 止周 2 40 2 机械设计(一~二)及2 2 课程设计 3 40 4 4 3 80 2 2 4 40 4 6 机床夹具设计及实训 2 4 40 2 7 计算机辅助工艺及实4 5 80 4 2 主要内容及要求 通过进行装配体的测绘,图形尺寸及公差标注,掌握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表达。 完成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及相关计算工作,完成一套图纸和技术文件,通过本环节熟悉机械结构的传动及装配形式。 实训 图纸 机械制图(一~二)及2 产品测绘 设计思路说明3 数控加工与编程及实训 掌握典型多轴数控设备的手工编程方法及基本操作常规单体 规范。熟悉设备的各部分性能。 零件 编制典型零件加工工艺顺序,选择合理工序设计该加工部位的数控机床夹具,完成一套图纸和技术文件 掌握典型多轴数控设备的自动编程方式,并熟悉零件加工过程中干涉问题的解决方法。熟练应用仿真件进行干涉性验证。(建议在学期后半段安排) 设计思路说明复杂零4 数控加工工艺及课程设计 5 CAM技术应用及实训 4 4 80 件、等级掌握复合加工设备的使用及仿真验证方法,熟悉批多工序、复合量生产的一般流程及工序集中、复合类零件加工的方法,产品精度的保证措施等 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完成产品设计信息向零件 数字化工9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训 制造信息的传递,利用CAPP软件完成工艺流程相关数据的数字化编辑及在整个数字化生产流程中数艺卡模版据流的形成。 制作,数字10 8 毕业综合实践 10 6 200 根据专业方向提高专业能力 产品加工实物或相关技9 合计 30 600 注:1.本表实践环节是指独立开设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课程设计、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考证实训、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环节;2.注明周数和起止周,安排在假期进行的前面冠“+;”3.实践地点注明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
(四)校外实习安排表
序 号 学期 周数 /起止周 +4 +4 (一) 2 +96 — +4 +4 (二) 4 +96 — 8 11—18 在机制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工种不限,主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名称 专业社会实践 学分 学时 主要内容及要求 实习 1 专业社会实践 2 在机制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从事工种与专业基本对口,达到熟悉工作岗位,培养专业技能的目的。 实习报告 3 顶岗实习 8 6 192 顶岗实训 实习报告 合 计 8+8 192+192
(五)校内课外实训设置表
序号 1 学期 2 机械制图(一~二) 机械图样绘制 绘制零件图、装配图 实训 成果 图纸 考核 方式 作品评审 依托课程 实训项目名称 训练内容 10 / 11
2015级数控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由工业产品图片或二维图纸2 3 三维CAD软件应用 三维建模 进行三维数字建模 数控编程及加3 3 数控加工与编程 工仿真 (2)刀具及机床干涉仿真 (1)多轴加工零件刀路生成 4 4 CAM技术应用 多轴刀路编制 (2)加工路径仿真 (3)防碰撞干涉验证 (1)定位结构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及课程5 5 设计 (3)夹具体设计 夹具结构设计 (2)夹紧机构设计 三维模型 审 设计方案评刀具路径 作品评审 (1)程序编制 程序 作品评审 三维模型 作品评审 十、实施说明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