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

教 案

比赛项目: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专业组别: 信息技术类专业 课 程: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 案

教学题目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授课教师 XXX 所属学科 2 年级 中职(高中)二年级 所选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第四版)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知目标:掌握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和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同学自学、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去获取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信息化教学,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开拓他们的知识面.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1、认识放大电路的种类、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用问题带着学生利用信息自己钻研课堂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重点是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学情况需要老师的进一步讲解, 3.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 通过一连串任务的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查询,驱动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 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哪里有放大电路?问题二:放大电路有哪些种类?问题三: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有哪些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什么?问题四: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有何影响、如何设定?问题五: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如何工作的?问题六:如何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中职学生普遍反映出学习积极性低,知识底子薄等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是什么,不要过多的强调为什么?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尤其这门课程理论性强,更加要深入浅出,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导体三极管的性质,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大部分学生可以完全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4)校园网 (1)课件 (4)多媒体资源库 (7)网络课程 √ (2)局域网 (5)因特网√ (2)工具 (5)案例库 (8)其他 (3)城域网 (6)其他 (3)专题学习网站 (6)题库 2.学习资源类型(打√)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 1、学生计算机上面的网页(老师制作),课程的教学思路及重点;2、在百度上搜寻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 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3)虚拟情境 2.学习情境设计 (1)分层、分组:将学生分层分组,按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教师去分,教师心中有数,学生不知分层),然后组成4人为一组的协作小组,各组中分别包含ABC三个层的学生,这样可相互帮助,互相合作,集大家智慧去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2)分工: 在组长的指导下先自学,然后去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 (3)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回答自己对问题的研究结果,相互评价. 五、学习活动组织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1)抛锚式 (2)支架式 (4)其他 类型 (1)竞争 (2)伙伴 (3)协同√ 相应内容 相应内容 查找研究相关问题 使用资源 使用资源 老师制作的网页及互联网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查找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研究结果,相互评价。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2)问题性情境√ (4)其他 (3)随机进入式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复习设疑 引入新课 自学练习 学生总结讨论 师 讨 教 师 巡 视 指 导 生 论 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反馈练习 教师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复习设疑 问题: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My Web 学生活动 复习设疑 引入新课 在自己的机上打开“My Web Sites”,Sites\打开半导体三极管的网页,回顾三发现网页中有许多好看的图片、动画、极管的结构和分类,以及三极管的特性曲音乐视频剪辑等,同学们非常感兴趣。 线。思考如何利用三机管设计放大电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出本节课学习的任务是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认识。 明确学习目标: 1、 掌握放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 理以及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及设定;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4、 了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激发兴趣 分组、分请自学这部分教材然后思考: 层自学 温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哪里有放大电路?问题二:放大电路有哪些种类? 问题三: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有哪些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问题四: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有何影响、如何设定? 问题五: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问题六:如何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巡视观察,解决个别问题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并网查询,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生,突出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表扬,同时提出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错误和不全面的地方 每组的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哪里有放大电路? 讲解时注意: 问题二:放大电路有哪些种类? 1、静态工作点的设定及意义要讲清楚;2、问题三: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有哪些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原理要测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向运用,防止原理性过多致使学生学习兴归纳总结 趣下降。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同学有一种成功感。 问题四: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有何影响、如何设定? 问题五: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问题六:如何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问题: 结合本课程知识,利用互联网,回答下列问题: 1、 电子信息技术在战争中有哪些运用,经典的战役有哪些? 2、 利用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设计的电器设备有哪些? 3、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有何影响、如何设定? 反馈练习 4、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巡视,并解决个别问题。对同学不断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加强同学对学科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六、学习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2.测试内容 (2)书面练习 (5)合作完成作品√ 积极在互联网寻找,找到答案,同一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对不完整部分修改,给出准确整答案。即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也熟悉了利用互联网搜寻自己需要的知识,扩展了知识面。 (3)达标测试 (6)其他 1、 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 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各组派一为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任务,其它组给这组打分. 3、 自我评价表.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本节课学习情况填写表中,课后交给教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