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检查管理制度
l、事故隐患是指各部门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 业环境的不良状态或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检查、报告、评估
2.1公司应教育员工熟悉、掌握公司的生产状况、工艺过程、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危险 部位,教育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提高预防危险意识,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种事故隐患。 2.2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同时应用各种危险分析方法,如预先危险分析、 故障危险分析、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认真查找各类事故隐患。
2.3公司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应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逐级 上报。
2.4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隐患部位。 (2) 隐患类别。 (3) 隐患基本情况。
(4) 主要危害(包括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估计损失等) (5) 整改措施。
(6) 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以及临时防范措施。
2.5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 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三级。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10 人以下,或直按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 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2.6事故隐患由公司安全科进行分级和组织评估。
2.7经过评估和分级,一般事故隐患由部门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重大以上隐患由公司 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
3、事故隐患整改公司发现事故隐患要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定方案、定资金,本部门 能解决的不得推给公司进行解决。存在事故隐患的部门, 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 以立即整改的,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并制定计划逐步加以解决。 4、奖励与处罚
4.1对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部门和个人, 由公司安全科核实后报请公司总经理批准给予表彰和奖励。
4.2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部门,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逐级上报;对违反安全 管理规定、无视安全监督指令,对事故隐患拖延不改、敷衍塞责,由安全科责令改正,情 节严重的给予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