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单元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探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单元要素在教学中的

落实探究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9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国推行,进一步强调了“语文要素”的指导要求。“语文要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这一物质,有机地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细化到实际的日常教学任务中来。这一教学任务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必需要读懂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把语文要素训练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的习得与语文技的掌握。从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正文】

2019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材全国推行,面对全新的教材,对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教学时,教师如何通过读懂编者意图,更好地为读者(学生)与作者(课文作者)、编者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考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扉页,增加了“语文要素”的提示。语文要素,是指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这一特质,它有机地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细化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来。教学时,教师只有通过读懂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才能梳理、构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要素,形成语文能力递进式的培养规划。把知识点、课文前后、学段要求进行关联,形成语文要素网络,才能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单元内容,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

一、读通统编教材,明确语文要素

想要明确语文要素,先要读懂单元导学,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语言表述的关键词语,明确“要素”所在。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教师要抓住“边读边想像”这一关键词,指导学生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像的画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想像能力。掌握“边读边展开想像”的阅读方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策略。再者,在“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中,“体会”一词,教师更须反复咀嚼、

揣摩,而不是一读而过,表面上懂了,实际一知半解,无法明白编者精准用词背后的目的、意图。在这里,为什么不用“了解”“读懂”“知道”,而用“体会”呢?“体会”的内涵丰富,隐含编者的“阅读期待”,“体”指体验,“会”指领会,要求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领会文中通过优美生动语句表达作者情感的方法。教师要先思考“体验”的是什么?如何让学生“体验”?引发相应的教学思考,让学生边读边想像,由表及里,从语句的表面看到语句的背后,让学生涵泳其间,沉浸其中,最后达到与文中的作者情感相融、内化运用的效果。

二、细化教学目标,聚焦语文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是建立在整个单元的培养目标上,具体到课文本身、课时本身时,教师须在教学前作必要的思考与加工,明确语文要素落实的基本操作方向和教学流程。教师要从语文要素出发,思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落脚点,即相对应的课文内容与表达形式。设计落实这一目标需要的途径与经历具体的过程,依此确定、分解语文要素,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落实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进行分解: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勾、画、圈、点;具有对优美语句的初步鉴赏能力;能根据语句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像;学会密切联系生活体验说出感受;培养观察事物发展的兴趣;能依托记录卡完成有序观察。上述这六个过程的先后顺序可不作固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调控,具体能把握几点也不应强性要求。

三、优化教学设计,落实语文要素

王荣生教授认为:“在教学内容确定,学习任务明了的前提下,便可以设计链接的通道。链接的通道对教师来说,是教学环节和步骤。”这是对落实语文要素的具体操作步骤的设定,即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活动操作程序。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荷花》,可分解、预设这样几个教学步骤:创境激趣,感受荷塘的画面美,诱发语感——结合生活体验谈感受,积累优美的语句——潜心品读,边读边圈画、想像,领悟语感——小组交流,分享收获提升语感——创作想像,仿写优美语句,拓展语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感悟到分析到想像再到创作这几个教学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促进了“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语文要素的落实。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语文要素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角落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表达,学会运用,把“体验过程”作为语文要素习得的重点。

四、规避三个问题,融合语文要素

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落实是逐步推进的过程,教学中不能紧抓要素不放,加大难度,陷入知识点的囹圄。

一是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不一定始于此单元,更不能止于此单元,一定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习得、习惯养成、方法把握、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运用,直至其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二是对策略单元的语文技能把握的着重点理解上的偏差。学习阅读策略是单元学习的重要目标,但不是终极目的,掌握阅读策略要为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服务。三是在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把其他适切的学习目标同时落实。不能拘泥于语文要素而忽视了其它基础性的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的知识点设计别出心裁,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渗透到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课文内容中。教师在解读教材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在对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确定位基础上,精准解读,实施精细的目标分解,方可让掷地有声的语文要素,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形成之中。

参考文献:

1.《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2.《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编排价值及教学策略》刘荣华;[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年Z2期

3.周微微《借统编教材“隐在体系”,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以《海底世界》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