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探讨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关于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

分析和解决对策探讨

摘要:配电线路主要故障分为自然因素导致故障和人为因素导致故障两种。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及不可预测的,在天气预报中心发出特殊灾害预警的时候,就需要电力公司提前做出准备,对可能遭受雷击、风暴导致断电的地区配备检修人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尽快恢复电力供给,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人为因素导致故障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如将电线设置在人不能轻易触碰的地方或者提供警示标语。尽管部分情况下仍会导致人为损坏,但是,人为因素要比自然因素导致故障的可避免性高。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架设电线时考虑不周的情况也要引起重视,这将直接导致人为因素损坏,同时,也是人为导致故障因素存在的基础。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维检修;问题 1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因素诱发的问题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在高空架设,这就导致线路在运行当中容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降雪产生的线路冰冻引发的线路中断;暴风雨引发洪水、泥石流而造成线路直杆倾斜、倒塌引发的线路故障等。此外,线路长期在自然环境中暴露,难免会遭受侵蚀,线路老化等也会引发线路故障。这些自然因素一般是难以避免的,在运维检修当中也难以实现问题的精准确定,会给检测维修带来极大难度。

1.2 管理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机制能够为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有效提高线路检修维护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在现实当中,配电线路运维检修

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首先,缺乏完善的设备数据管理体系,在部分区域出现配电线路故障时,没有该区域与之对应线路、设备的数据信息,难以根据现有数据迅速找出故障点,更无法及时确定有效的故障处理方案;其次,缺乏健全的配电线路监管机制,线路在架设到运行维护当中,缺乏对应的监管,线路质量、架设状态、维护情况均缺乏有效约束,无法从整体把握配电线运行状况,给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1.3 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与检修人员综合素养密切相关,高素质的运维检修人才队伍能够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并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当然,运维检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对缓慢,是在长期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培养高素质运维人才较为困难。目前,运维检修人员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部分人员拥有丰富经验,却缺乏理论素养,工作当中缺乏全局思维,更没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部分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1.4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限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逐渐朝着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发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就能够满足公众电力方面的查询、缴费等需求,同时,智慧电力网络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电网故障的发生频率,但传统以人力为主的电网故障检测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而智能电力检测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当中使用水平尚且有限,因此,加强智能信息化技术在配电线路运维检修中的应用迫在眉睫。

2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技术的优化策略 2.1 设立电力公司数据系统

设立电力数据系统是每个电力公司基于先进科学技术下必然需要做的整合系统。对电力公司而言,数据系统可以直观反馈出主要存在的问题。例如,某区域电力主要存在何种安全隐患,另一区域电线大面积出现老化,对于已经统计出的

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修整来维持电力正常运转。对现代化科学而言,电力不仅维持科学,科学也能为电力提供帮助。

大数据发展下的科技手段可以预测出很多电力线路可能存在的隐患,计算推演出未来地区电力出现的问题,也能根据数据更合理地安排电线架设。对运检而言,数据系统不仅能提供已有的信息整合,还能更科学地为检修提供便利,是应该广泛运用的手段。

2.2 建设运行检查程序

在建设数据系统的基础上,为运检设立管理程序,杜绝曾经的工作维修人员随有随调情况,避免因人手不足导致的运检维修混乱,提前排出合理检查程序。为避免因不能预测线路问题导致某地区突然出现电力问题人手不够的情况,运检需要为此情况做好提前准备,减轻后续维修的混乱情况。对于大数据科学演算推出的重点需要观察区域做出提前设防,能有效避免突发情况导致的人手不足问题。

完善的运行管理程序不仅可以提前维修分流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量,还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恢复电力供给。通过与数据结合使用的方式让电力运检更方便高效,也为数据平台继续发展和通过数据推算预测电力问题提供基础。

2.3 提高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从上述配电系统检修现状和难点问题来看,要想提升配电系统的运维检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自动化水平,采用自动化技术和相关设备,形成适合用在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智能化检修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下,可在线实时监测配电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检修存在的盲点区域,而且自动化运维检修方式还提高了配电系统检修的质量,改善当前检修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故障发生率较大的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和智能检修管理系统相连,可对人工巡视盲区进行智能化监测。其次在重点配电线路及设备上安装测温元件和绝缘监测仪器等,并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再次,实现配电系统运维检修智能管理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应急检修系统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通过可视化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抢修进行在线监控,可提高抢修的效

率和质量。此外,要结合配电系统运维检修制度和标准要求完善管理系统的功能,解决因人工检修带来的问题。

2.4加强对重点部分的运维检修

配电系统重点部分包括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各开关柜、控制柜内设备,这些重点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同时也是运维检修中的重难点。为提前预防,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必须加强对重点部分的重点预防和检查维修。

首先对于雷电故障多发区域要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通过设置避雷器、避雷线等措施来提升架空线路预防雷击的能力。并做好对近几年配电系统故障发生率较高线路的分析,然后对日常运维中比较薄弱的设备以及防护能力较差、防火漏洞和线路接头过多的线路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各个转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做好检查,定期对配电室和各开关柜做好除湿、防火防水等工作,采用红外测温仪加强对架空线路和变压器的检查,并记录好相关数据。对重点工程周围的配电线路及其基础设施做好检查和防护,避免因道路工程等盲目开挖引起地下配电线路的损坏。此外,在对各线路和电力设备检修时,要加强对电缆接头、开关柜内断路器触头过热、绝缘差或有缺陷的绝缘件的检修。对已超过使用年限的配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并做好对各开关柜和控制柜中除湿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设备。此外应重点清楚线路周围的障碍物,排除因树枝等障碍物接触线路造成线路短路。在故障检修和排查工作彻底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对开关柜内杂物的清理,以防出现新的故障问题。

3结语

电力是我国重要资源,电力可能出现的问题非常多元化及不可控的,要想保证电力正常运转,电力公司需要做出各种应对措施。在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基本依托就是电力,为保证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力运检必不可少。电力公司需要设立数据系统,及时管理应对电力问题保持电力系统可靠度。时代发展离不开电力,电力公司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电力的稳定供给。

参考文献:

[1]石帅. 配电线路故障及其检修维护方式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9,26(01):145-146.

[2]田丰,姜伟. 试论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5):179-180.

[3]罗小超. 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以及运维管理分析[J]. 通讯世界,2019,26(06):225-226.

[4]魏文浩,王哲禹. 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南方农机,2019,50(10):255.

[5]梁铭娴. 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运维管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43-1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