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 总论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 基本情况

巧家县红山白果电站工程位于昭通市巧家县境内,属径流引水式开发电站。取水坝位于红山乡纸厂村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3°8.4′,北纬27°19.9 ′,取水坝以上地表积水面积10.3 km、地下径流面积33.2 km;厂址位于红山乡红山村白果水电站取水口上游950m处,地理坐标东经 103°9.2,北纬27°21.1 ′。电站距巧家县城198km。

电站取水水源为保坪河(又名吊水岩河)地表水,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0.53m/s,电站装机容量2000kw,设计水头432m,设计引用流量0.75 m/s,多年平均发电量965.8万kw·h。

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工程是新建的引水发电工程,对落实巧家县小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解决附近乡镇电力资源紧缺的供需矛盾有其重要作用,也更有利于贯彻国家以电代柴、以电带煤的精神,是提高巧家县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巧家县工农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是推动巧家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项目。

巧家县保坪河流域规划已于2007年由巧家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编制完成:一级水电站已建成投产,装机容量2

3

32

2

×0.5MW;二级即为白果电站,装机容量2×1.0MW;三级水电站为保坪水电站,装机容量2×2.5MW。保坪河流域规划总装机容量8.0MW。经巧家县人民政府请求批准,巧家县人民政府批准,巧家县白果电站由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发。2010年10月,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昭阳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完成了《云南省巧家县白果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11月,经昭通市建设项目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后出具了关于《云南省巧家县白果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白果电站是新建水电项目,根据国务院2006年2月以460号令颁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及水利部与原国家计委2002年颁布的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开发商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7月委托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进行该电站的水资源论证工作,编制《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1)建设地点

白果电站取水坝坝址位于昭通市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吊水岩,地理坐标东经103°8.4′,北纬27°19.9 ′,取水坝以上积水面积10.3 km;厂址位于红山乡红山村,

2

地理坐标东经103°9.2,北纬27°21.1 ′,电站厂址距巧家县198km。

(2)占地面积及土地利用情况

本工程取水坝为浆砌潜坝,最大坝高4.0m。据白果河电站工程的布置,本电站的工程各类占地面积共计11.51亩。其中:永久占地为3.87亩,主要为水电站取水坝、前池、露天压力管道段、厂房等部分,占地类型包括荒山和裸岩;临时性占地面积为7.64亩,包括耕地、荒山和裸岩。 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1) 建设规模

白果电站工程本身无灌溉、供水及航运要求,本工程主要任务为单一发电。取水坝坝高4m,电站装机容量2000kw,设计水头469m,设计引用流量0.75 m/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级为Ⅴ等。电站主要由取水坝,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等建筑物组成。主要永久性建筑物有:取水坝、引水明渠、沉沙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升压站、职工宿舍等,建筑物等级为五级。次要永久性建筑物及临时性建筑物也为五级建筑物。

(2)实施意见

3

根据工程规模及其厂址、坝址布置,结合施工条件的实际,力争使工程早日建成,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工程拟一次建成达到设计规模,总工期14个月,其中施工准备2个月,施工期为12个月。

1.1.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1) 用水保证率、水位和用水量

电站装机2000kw,设计保证率为P=80%,保证流量0.30m/s(未扣除生态流量0.053 m/s),设计最大取水流量0.90m/s。根据水工布置,本电站为潜坝取水,取水坝采用格栅在坝顶的取水溢流坝,坝型为重力式溢流坝,坝顶长14m,其中溢流坝段长11m,两端截流墙长3m,溢流坝堰顶高程1821.4m,建基面高程1817,最大坝高4m,坝底宽3m,顶宽1.2m。

(2)取水地点、取水口设置

白果电站工程取水水源为保坪河的天然来水。首部取水枢纽布置在保坪河吊水岩处,坝轴线选择和河谷轴线方向基本垂直。取水坝地理坐标为:103°8.4′,北纬27°19.9 ′。

取水采用坝顶取水,坝体内设集水廊道,为深0.5m~1m取水沟,紧接取水坝设5m宽,4m长的消力池,消力池采用M7.5桨砌块石衬砌,底板厚0.4m,侧墙厚0.8m,底板高程1815.8m。

33

3

1.1.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施工期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拌和、浇筑及冲洗过程。混凝土施工区废水主要富含悬浮物,PH值增高,生活污水中杂质很多,占0.1~1%,剩余都是水分,杂质的类型分为悬浮杂质、胶体和高分子物质、溶解物质及其它。其中悬浮杂质成分有人的排泄物、食物、蔬菜残渣等;胶体和高分子物质成分有淀粉、糖类、纤维素、脂肪、蛋白质、油类、肥皂及洗涤剂等;溶解物质成分有含氮化合物、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其它有机分解产物;其它成分有硫化物、硫化氢、粪臭素、细菌、病毒、原生物及病原菌等。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PH约为7.2~7.8,采用成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和除尘等方面的用水。对混凝土拌和及养护、基础灌浆等产生的施工废水就近设置排水沟和沉沙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后尽量循环使用不外排,以确保实现污水“零排放”,无污染物入河而不影响河流水质。

(2)运行期

电站运行期,发电尾水直接排入河道。运行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成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和除尘等方面的用水,污水不排入河道。

1.2项目来源

1.2.1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

委托证书:如附件所列

委托单位: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1.2.2论证单位

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 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目的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在白果水电站工程区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而编制本水资源论证报告,作为审批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工程取水许可证的技术依据。

任务为:通过对保坪河流域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水利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电站工程开发(取水)的合理性;通过对工程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及用水、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工程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促进保坪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工程取水许可申请提供技术数据。

1.4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6)《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国务院460号令)

(7)《水利产业政策》(国发[1997]35号) (8)《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第15号令,2002年)

(9)《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水利部第22号令)

(10)《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 第34号,2008年3月13日)

(12)《水文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96号令,2007年) 1.4.2规定、规范

(1)《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

(3)《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保[2002]145号)

(4)《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5)《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DL/T 5084-1998 (6)《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 (7)《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9)《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1.4.3采用标准、规定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5)《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2004年第22号令)

(6)《取水许可审批程序规定》 (7)《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

(8)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

1.4.4有关文件及参考资料

(1)《关于作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2]145号

(2)《关于转发水利部“关于作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云水政通[2002]3号

(3)《关于转发水利部“关于明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云水政通[2002]32号)

(4)《昭通市水功能区划》 (5)《昭通地区水文特性研究》 (6)《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7)《昭通市中小水电规划纲要》

(8)《云南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5工作等级

本工程为单一发电,电站装机容量2000kw小于50000kw,属小(2)型,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和《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分类分级指标为三级;电站取水后不对第三者取水造成影响,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取水和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退水无污染,分类分级指标为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取水规模

和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等,结合建设项目的取水用途,将本论证报告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1.6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

巧家县红山白果电站直接从保坪河主流取水(出露泉水也于取水坝以上进入保坪河主流),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取、退水的影响范围确定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电站取水发电后不影响厂址以下的各用水户的用水,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因此,经过分析确定:分析、论证范围为电站厂址以上保坪河流域范围。白果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示意图见图1-1。 1.7水平年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的规定和巧家县国民经济计划及远景发展规划,为便于已有成果的运用与衔接,选取2009年为现状水平年,按照建设项目的实施规划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选取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江图1-1 白果水电站水资源论证分析和论证范围图大湾子黄角树阿保平栏田湾洪山白果电站厂址黑堤石宝营牛取水坝毛梨寨分析、论证范围2713纸厂坪白果寨彭家梁梁29233192光头坡羊窝坪图 例河流2713山峰及高程地表水分水线荞山地下水分水线村寨红山乡电站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2.1 基本概况

保坪河属金沙江二级支流,发源于药山山系的北麓, 于保坪村汇入牛栏江。保坪河流域南部高,北部低,最高点为光头坡的3192m;最低点是牛栏江汇入口处570m。流域相对高差为2622m。流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03°11.5′~103°6.8′,北纬27°18.2′~27°23.4′,不含外流域补给的流域总面积42.6km。白果电站厂址在保坪河中段,厂址以上径流面积29.1km。白果电站河流特征参数见表2-1。

表2-1 白果电站河流特征参数表

河 段 取水坝以上 全流域 面积(km2) 河长(km) 比降(‰) 43.5 75.8 4.68 11.2 217.3 191.1 备注 含外流域33.2 km。 含外流域33.2 km。 222

2

流域地貌以构造侵蚀溶蚀中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地层出露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次是左支流局部玄武岩。流域地质构造发育情况较为简单,主要是:断裂主要以近南北断层为发育,北西向横断层次之。项目区的西侧一带有三条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它们被北西向断层切割。前者延伸较远,长达5—10公理。后者延伸较短,破碎带较小。东有北东东或北西西的压扭性断裂,它们延伸较短,规模小。主要褶皱为药山复式大贮水向斜,向斜轴向北东10°~20°,由南西向

北东倾没于本流域,该向斜轴长约80余km,宽约35km。流域植被覆盖中等程度,下游河谷较差。

流域气候为低纬度、受季风控制的高原季风山区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但干湿季节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的6~10月,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0~1200mm,径流深200~680 mm。流域山地高差悬殊,垂直气候带显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电站所在的流域下部可以巧家气象站实测资料予以说明:多年平均气温21.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份,极端最高为42.1℃,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低为-0.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5%,多年平均风速2.16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83.9小时。

巧家县水能资源不算丰富,截止到2009年底,已建成小水电站27座,装机容量2.09万kW(其中500kW以上4处,总装机容量10120kW),年发电量19508万kW·h。2009年全县居住人口总户数165364户,总人口55.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8万人,农村人口53.1万人。2009年全县供电量为19508万kw·h,售电量为16344万kw·h,人均装机容量38.4W,人均用电300.4 kw·h,用电率很低,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力工业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

巧家县电网目前电力电量都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经济要

发展,能源是关键,白果电站总装机2×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965.8万kW·h,建成后将对巧家县的用电紧张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保坪河处于昭通市南部,年径流量是不算很丰富的。白果电站取水坝以上控制面积为主流43.5km(含外流域33.2 km泉水补给),地表径流量主流采用径流深等值线法、水文比拟法和降水径流法计算,所得结果非常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7.3%;地下径流采用基流比法、径流深等值线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计算,所得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0%。取用的白果电站取水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0.53 m/s,径流量为1660万m,其中地表径流量489万m、地下径流量1170万m。

保坪河全流域径流量3290万m。

保坪河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流域水量充沛,且年际变化不大,由于受降雨的季节性影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5~10月径流占全年径流量的80%以上,其中8月为最丰月份,水量平均可占全年水量的21%左右。枯季11~4月径流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5%,多年平均最枯月份为3月,水量平均仅占全年水量的3.2%。径流深的年内年际变化也和降水相似,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其变化幅度略大于降水,

3

3

3

3

3

2

2

流域内径流Cv值变化在0.20~0.40之间。地下径流主要由补给区降雨补给,但因地下调节作用,其变化幅度小于地表径流情况。

保坪河的合理开发必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它的开发和利用应按照河流水电规划规范和要求进行合理开发,并考虑综合利用要求,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整体与局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各种关系。

白果电站装机2.0MW,建成后每年可向系统提供965.8万kW·h的电量,对满足巧家县近、远期用电需求、促进巧家县的经济发展、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支持“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电站河段地处峡谷区,两岸耕地有限,灌溉用水由原有的引水渠道引水解决;流域内其它工业设施,因此无工业供水要求;电站河段目前不通航,远景也无法通航。综上所述,白果电站河段的开发任务较为单一发电。

由于保坪河流域开发利用率低,除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形成的废污水对水质有微弱的影响外,没有大的污染源。生活污水在河道中被稀释、自净,故保坪河流域水质良好。其汇入的牛栏江河段在云南省水利厅的《云南省水功能区划》成果中处于“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范围内,现状水质为Ⅱ类,规划目标为Ⅱ类。

保坪河流域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是:已建水利工程在电站取水坝上游有4条引水渠道,取水坝下游有3条引

水渠道,7条渠道渠首设计引水能力共计0.36m/s,详见表3-1。流域内仅有一装机为2×500Kw的水电站一座,属红山乡政府的乡办企业,后转让给巧家供电实业公司。除此之外,流域再无其它水利水电工程。

表3-1 保坪河流域引水渠情况表

位置 名称 红山大堰 取水口以上 白果大堰 白果中堰 合计 厂坝址保坪大堰 之间 窝荡堰 取水口以下 麻毫大堰 小河沟大堰 合计 0.02 0.04 0.06 0.12 毁坏严重,基本不通水 在支流取水 渠首设计流量(m/s) 33

备注 现已损毁未用 现已损毁未用 0.06 0.04 0.04 0.14 0.10

2.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坪河为峡谷型河流,河道深切造成河低地高,水资源利用比较困难,不具备修建蓄水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长

期以来,流域内人民的生活用水均以泉水为主,农作物浇灌用水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这足以说明本流域因山高谷深,山体破碎给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不小困难。

3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3.1 取水的合理性

水电站工程,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项目,符合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国发[1997]35号)。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法》明确,“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大力发展产业政策》提出,“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电源布局,提高绿色电力的比重。……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发展,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开发”。因此,白果电站的开发符合国家政策。

白果水电站位于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是新建的以发电为主,无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要求的径流式小型水电站工程,电站发电过程只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其本身不消耗水量,且电站产品为发电量,属清洁能源;该电站的兴建是落实保坪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规划,进一步提高昭通市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地方工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该电站建设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水电站发电后不耗水,对水体基本没有污染。根据工程段河道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一般自身有一定的调控能

力,在取水口及以下游河道内少有鱼类,更无珍稀物种,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有关规定,河道生态环境用水流量只需预留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0.053 m/s,即可基本满足生态用水的要求。

工程点所在的巧家县属国家水土保持县和生态建设县,但目前当地居民仍以煤炭和木柴为生活燃料,白果电站建成后将为改变保坪河流域及周边居民以木柴、煤为燃料的现状提供电力,从保护森林、保持水土的角度出发,开发白果水电站是极为有利的。

白果水电站是《云南省巧家县红山吊水岩流域水能规划报告》的三级梯级电站开发的第二级,它的兴建符合已批准的流域规划报告。

综上所述,白果电站的修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地方发展规划和已批准的流域规划,其取水是合理的。 3.2 用水的合理性分析

白果电站在红山乡纸厂村吊水岩处取水,经过引水明渠把水引至下游的红山乡红山村的保坪河左岸利用水能发电,发电后水仍然回归保坪河下游河槽,因此电站发电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也不耗水。本工程退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施工期混凝土拌合系统产生废水)只需建一个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另外添加酸性物质以降低

3

PH值的量级,即可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的处理考虑因地制宜建小水塘等简易设施,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浓度达标后用作肥料或复用。永久性的生活区,建有化粪池的公厕;临时性的生活区,则修建临时性的旱厕,将粪便作为农家肥。这样,水资源的质和量并不发生变化,因此,白果水电站的用水是合理可行的。

就电站装机容量方面而言,从动能指标来说,水电站的开发要考虑充分利用水资源,从充分利用水资源的角度看,装机容量宜大一些,但装机容量增加将导致设备利用率下降,造成投资积压。从保证出力与装机容量倍比关系及装机年利用小时分析,倍比系数采用5倍左右、装机年利用小时采用4500h以上较为适宜。根据装机容量与动能指标,本电站装机容量为2000kw,装机年利用小时为4829h、倍比系数5.08(保证出力为394kW),满足要求。

从水资源利用率来看,2000kW规模的多年平均发电取水量1300万m,占取水口来水量77.8%,说明水资源利用率是较高的。

电站的取用水,是在满足沿河两岸的农业生产用水、农村人畜饮水之后进行,而电站厂坝址之间无工业用水。因此,电站取水对第三方取用水无影响。

综上所述,白果水电站用水是合理的。

3

3.3 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

由于水电站用水为从取水口取水到水轮机发电,该过程

是一个水能利用过程,除输水损失外,运行中不产生耗水。因此,白果水电站的节水潜力主要为减少引水设施的输水损失,让水资源尽可能的引入水轮机组进行发电。节水措施主要是保证设施的质量,包括:取水口、输水明渠等,其次要做好这些设施的防渗漏处理,同时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可贵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些措施能起到节水作用,能减少甚至避免损失。 3.4 建设项目的用水过程及水量平衡

巧家县工业用电量大,特别是矿产资源的用电量尤为突出,目前该县的矿产资源仅作为资源式开采,由于缺电的原因,未做精加工,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经济价值不高,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而水电建设是清洁能源建设,产品是可再生的电力资源,故它的建设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也是符合昭通市“四个一”的经济发展要求的。另外,电站建成后,能够弥补巧家电网内的部分电力缺口,促进工矿业及农业的发展,缓解工矿、农业、居民生活、市政用电的供需矛盾。

电站的用水,以取水口以上天然来水过程和预留生态用水等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电站取水口上下游均有引水渠道存

在,因此,电站用水量需在满足引水渠道引水之后取水发电,现从代表年月平均情况对电站发电取水合理性进行分析,分析计算成果见第5章,从表中可看出,电站选定的设计流量为0.75m/s,预留生态用水0.053m/s。经分析,电站现状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0.33 m/s(即1040万m),占电站取水口天然来水量的62.3%;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为0.23 m/s,占电站取水口天然来水量的43.4%。加上引水堰引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后,电站取用水量与来水量是平衡的。

3

3

3

3

3

4 取水水源论证

白果电站装机为2000kW,取用水源为保坪河水,该地区水资源量相对丰沛,电站取水后对第三者的影响轻微,现状无敏感的生态问题,只要预留0.053m/s的水量就可满足生态用水要求,因此,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取水水源论证等级为三级。

白果电站用水取用保坪河水,其水源论证范围为电站取水口以上的保坪河流域,详见《图1-1白果电站水资源分析论证范围图》。 4.1依据的资料

(1)水文气象观测资料 (1)水文气象资料

保坪河流域无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其附近的水文站有小河、迥龙湾、跳登河水库专用水文站等;流域附近的气象站为鲁甸站和巧家气象站等;流域附近的雨量站为罗家河、小河、三岔田、大沙店、龙头山、老店子、大海子、大山包和跳敦河等。各个站的基本情况分述于后。

(1)罗家河、小河、大沙店、迥龙湾水文站

小河水文站的前身是罗家河水文站,径流面积12824km,资料年限1959~1968年,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1972年迁站至小河,位于白果水电站取水口(以下简称“电站取

2

3

水口”)东南方约18km的牛栏江上,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之一,径流面积12696km,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迴龙湾站1968年设站,1974年撤消,径流面积11900km,位于电站取水口东南约45km的牛栏江上,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大沙店站1966年设站,1982年撤消,径流面积10870km,位于电站取水口东南约60km的牛栏江上,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四站均属于牛栏江干流站,流域面积太大,不宜作为白果水电站的参证站。

(2)小海子水文站

小海子水文站位于电站取水口西南70km的马树河上,属于国家基本水文站之一,径流面积60.6km,为昭通市南部唯一的小流域站,于1960年建站,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流域内的地层为玄武岩,其下垫面和气候条件与设计流域基本一致,可作为白果水电站水文分析计算的参证站。

(3)荞麦地专用水文站与引荞工程取水口专用水文站 荞麦地专用水文站,位于电站取水口西南30km的乔麦地河上,径流面积200km,于1960年建站,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但观测时间不长。流域内的地层为石灰岩,地下水向牛栏江和金沙江排泄,属于严重亏水流域,不宜作为白果水电站的参证站。

长海子水库取水口专用水文站,位于电站取水口西南40km的荞麦地河下游引荞工程干渠取水口处,观测新龙洞泉

2

2

2

2

2

水,1988~1990年资料,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泉水受地下水和附近地表径流的补给,与保坪河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不宜作为参证站。

(4)跳墩河水库专用水文站

跳墩河水库专用水文站位于“取水口”东北12km的跳墩河上游跳墩河水库坝址处,径流面积17.7km,1974~1979年资料,观测水位、流量、降水等项目。流域内的地层为玄武岩,基本属于闭合流域,植被以灌草为主,但跳墩河的风速较大,蒸发量比保坪河高。资料年限短,且测验精度不高,也不宜作为电站参证站。

(5)气象站

流域附近的气象站有大山包、鲁甸和巧家县气象站,大山包站1957年设站,1982年撤销,26年资料;鲁甸和巧家均设于1958年,一直观测至今。三站均为气象部门设站的观测,资料可靠。

(6)雨量站

雨量站有三岔田、龙头山、老店子、大海子等,其中三岔田资料年限1966~1971年,龙头山站资料年限1985至今,老店子站资料年限1960年6~12月,大海子站资料年限1962至今。这些雨量站的降水资料为保坪河流域降水量等值线的绘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各站的基本情况见表4-1。

(2)地区综合资料

2

云南省和昭通地区的水文工作者在历史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相继研究编制了有关水文成果,云南省水利厅编制了《云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四级区)》、昭通地区编制了《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昭通地区水文特性研

表4-1 保坪河流域周围水文气象站点基本情况表 站名 小河 罗家河 小海子 荞麦地 引荞取水口 跳墩河 大沙店 大山包 鲁甸 巧家 三岔田 龙头山 老店子 大海子 站别 水文 水文 水文 水文 水文 水文 水文 气象 气象 气象 雨量 雨量 雨量 雨量 站点高程 资料起止年限 820 780 2400 2180 2780 3158 1261 3120 1950 841 1240 1550 1890 2560 1972~2009 1959~1968 1960~今 1960~1961 1988~1990 1974~1979 1966~1982 1957~1982 1958~今 1958~今 1966~1971 1985~今 1960 1962~今

究》,根据出版顺序对各研究成果的简述如下。

1)《云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是云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于2007年出版,其中的《云南省1956~2000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可用于无资料地区的径流计算。

2)由昭通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的《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一九八五年九月),该研究在水文观测资料和全区水文情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区的降水、径流、蒸发及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我区无资料地区分析水资源的简捷方法。其有关分析结果及计算方法可运用于本电站的来水量分析计算。

3) 由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昭通分局编制的《昭通水文特性研究》(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依据几十年来大量的水文观测和调查基础资料,经过几年来的分析计算和深入研究,……。为(昭通市)无水文资料地区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和交通能源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以及城市供水和防洪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截止年限为1990年,使用时需要对水文资料进行延长。

4)由昭通市昭阳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于2010年10月编制的《巧家红山白果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5)巧家县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4.2可供水量计算 4.2.1来水量分析

由于电站来水为本流域产水和外流域泉水补给,故分别进行分析计算。

(1)本流域来水

电站取水坝本流域来水量计算采用等值线法、水文比拟法和降水径流法分析计算后,综合取值。

① 等值线法

根据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编制的《云南省1956~2000年径流深等值线图》,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径流深介于400~500mm之间,按面积加权计算得干流流域平均径流深为475.2mm。电站取水口以上本流域集水面积10.3km,则电站取水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9万M,即多年平均流量0.155m/s。

② 水文比拟法

采用电站西南70KM的马树河上的小海子水文站为参证站,进行电站径流计算。

A、参证站资料三性检查 Ⅰ、一致性

小海子水文站于1960年建站,集水面积60.6km,1963年1月1日下迁180m为小海子(二)站至今,观测水位、流

2

3

3

2

量、降水等项目,其建站初期的1961、1963年资料因精度差未予刊入《水文年鉴》。1971年3月,因发电需要,在小海子(二)站上游1000米筑堰取水,随即设立小海子(堰)站。至2009年已有可使用的径流资料45年。参证站建站至今,由于流域属于高寒山区,气候寒冷,物产有限,控制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对水文现象基本无影响,水文站自1963年后测站位置无变动,测验断面上游虽有堰沟取水,但已设站观测,所以观测资料是一致的。

Ⅱ、可靠性

参证站实测资料系列45年,经对逐年实测资料审查,水位~流量关系线较好,年头年尾衔接,各年的高水趋势一致,无相互交叉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各年资料均通过有关部门的初审、复审,且1964~1989年资料已刊入《水文年鉴》。该站1963~1985年资料在巧家引荞工程水文分析计算中经过审查,认为资料可靠,已经使用;1963~1997年37年资料在巧家县炉房水库设计中又经过复审,同样认为资料可靠,可供使用;本次加入1998~2009年资料再审,结果同前。所以参证站资料是可靠的,可用于小海子水库水文分析计算。

Ⅲ、代表性

经对1964~2009年年径流资料系列进行的周期性和参数稳定性分析,由年径流均值逆时序累进过程线(图略)知道:均值由2009年逆时序滑动至1983年已趋于稳定;由均值差

积曲线(图略)看出:系列自2009~1986年24年间已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丰、平、枯水年组,证明小海子水文站年径流资料系列具有代表性。

B、小海子水文站径流参数统计

据小海子水文站1963~2009年共45年实测年平均流量系列进行矩法计算,“P-Ⅲ”型曲线适线(见图5-1)后,参数为:W=2910万m,Cv=0.36,Cs=2Cv。

C、 电站取水口径流

电站取水口以上本流域径流面积10.3km,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060 mm。参证站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102 mm。采用面积比得一次方将参证站多年平均流量移植到电站流域,经降水量改正后得到电站取水口以上本流域多年平均流量为:W=476万m,即多年平均流量0.151 m/s。

③ 降水径流法

由于电站取水流域缺乏降水资料,故本阶段采用《昭通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的降水量成果,经面积加权计算得电站干流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060mm。根据《昭通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等值线图》,查得电站干流取水口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分别为0.47,以此计算取水口以上流域平均径流深为498.2mm,则电站取水口以上本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13万m,即多年平均流量为0.158m/s。

3

3

3

3

2

3

④ 白果电站主流多年平均流量

根据上述径流深等值线法、水文比拟法和降水径流法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电站取水口以上的三种径流成果,见表4-2。

表4-2 本流域径流成果比较表 单位:万m

3

方法 等值线法 断面 取水口 489 476 513 水文比拟法 降水径流法 最大相对 误差 7.3%

由表4-2可知,三种计算方法的成果十分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5%,鉴于《云南省1956~2000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是在众多资料的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并且经过在云南全省市的广泛应用后,证明比较符合本省实际情况,因此,本电站推荐径流深等值线法成果,即取水口本流域多年平均流量为:

W=489万m,即Q=0.155m/s。

(2)地下径流

保坪河流域处于药山贮水向斜的倾没端东翼,由于向斜轴部为二迭系二迭系栖霞茅口组灰岩,此岩层地下通道发育,易于地下水汇集、交往;在保坪河源头支流及其附近因受二迭系玄武岩的阻隔及保坪河的深切,加上向斜又倾没于此,从而使得向斜内的贮水排泄于保坪河,其出露形式为大泉和泉

3

3

群。

确定保坪河流域泉域面积时,以向斜两翼相对隔水岩层及流域高程为界,勾出泉水流域,量得本流域获得的外流域补给面积为33.2km。

地下径流量计算按基流比法、等值线法和地下水模数法计算后分析取值。

① 根据基流比计算泉水流量

由《昭通地区水文特性研究》查得补给区多年平均径流深R=800mm,并查得小河水文站基流比B=0.438,则地下径流深350.4 mm,外流域补给的多年平均泉水平均流量Qg=0.37m³/s。

② 等值线法

由《昭通地区水文特性研究》查得补给区多年平均径流深R=800mm,补给区域内的河流,大部分为枯季前期断流,根据《昭通地区水文特性研究》中各时期断流河流的截获系数情况,经综合分析比较,补给区域取定径流截获系数0.42,则补给区地表截获径流深为336mm,电站流域所获水量为多年平均流量0.35m³/s。

③地下水模数法

电站取水坝以上接纳外流域33.2km²的泉水补给,其盈水量计算公式为:

△W=F·Wgo/(1-β)

2

式中:△W——盈亏水量,万m³;

F——补给区面积,33.2km²;

Wgo——地下水模数,25万m³/a·km²,从昭通地

区地下水补给模数图查取;

Β——地下水的表层流系数,变化为0.2~0.4,本泉

水根据相似站小海子水文站之值取为0.25)。

由上式计算得盈水量△W=1110万m³=0.35 m³/s。

④采用流量

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相差未超过5%,推荐基流比计算值为坝址泉水多年平均补给值,即Qg=0.37m³/s,折合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70万m。

(3)设计年径流 ①本流域

根据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流域的径流由降水产生。流域的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相对于洪水的变化较小。径流的年际变化用径流离势系数表示,昭通市的年径流离势系数的分布趋势是:南部大,北部小;河谷坝区大,高山小;干热地区大,湿润地区小;大流域的小,中、小流域的大;地下水多的小,地下水少的大。本流域径流的离势系数Cv,据《云南省1956~2000年径流深Cv等值线图》并参考小海子水文站的Cv、Cs,取用稍高于该站的值,即Cv=0.40,Cs=2Cv。由此计算本电站地表径流的设计年径流见表4-3。

3

表4-3 白果电站地表径流设计年径流成果表

3项目 位置 取水口 径流面积 (km) 10.3 2多年平均流量 (m/s) 489 3离势系数 Cv 0.40 设计代表年流量(万m) 20% 636 50% 460 80% 323

②外流域补给的地下径流

根据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流域的径流为降水产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比洪水的变化小。加之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对年径流的调蓄作用较大,径流的年际变化用离势系数表示,参照小海子站和《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的径流离势系数等值线图,采用Cvy=0.38。地下水的径流离势系数由昭通南部区径流离势系数与地下径流离势系数的经验公式Cvg=0.50Cvy计算,则地下径流离势系数Cvg=0.19,因泉水属波态型,取用Cvg=0.20,Csg=2Cvg。根据取水口以上地下径流的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设计年径流量,见表4-4。

表4-4 白果电站地下径流设计年径流成果表

项目 位置 取水口 径流面积 (km) 2多平均流量 (m/s) 3离势系数 Cv 设计代表年流量(m/s) 320% 0.43 50% 0.37 80% 0.31 33.2 0.37 0.20

(4)年内分配 ①本流域

本流域缺乏水文资料,考虑到与地下径流年内分配匹配的因素,本流域地表径流仅作多年平均年内分配。

多年平均年内分配采用小海子站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求得电站取水口以上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见表4-5。

表4-5 电站取水口以上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表

项目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分配数(%) 3.90 3.30 3.10 2.90 4.50 10.3 14.5 18.4 16.1 11.5 6.80 4.70 100 径流量(万m) 19.1 16.1 15.2 14.2 22.0 50.4 70.9 90.0 78.7 56.2 33.3 23.0 489 3流量(m/s) 0.071 0.067 0.057 0.055 0.082 0.194 0.265 0.336 0 .304 0.210 0 .124 0.086 0 .155 3

②地下径流

由于昭通市对专门泉水进行水文测验的站很少,一般都是临时性的,缺乏长观泉资料,无法推求泉水的丰平枯设计代表年年内分配只能依据有关资料推求泉水的多年平均年内分配,根据流域岩性、富水情况及实际调查,采用《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中与流域相似的鲁甸唐房波态型泉水的多年平均分配数推求左支流泉水的年内分配,见表4-6。

③ 取水口以上径流年内分配

表4-6 电站取水口以上地下径流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表

项目 月 份 1 2 4.8 3 5.9 4 6.1 5 6.0 6 12.1 7 14.1 8 16.0 9 10.7 10 6.4 11 6.2 12 年 分配数(%) 7.8 3.9 100 3流量(m/s) 0.35 0.21 0.26 0.27 0.27 0.54 0.63 0.71 0.48 0.28 0.28 0.17 0.37

由电站取水口以上地表、地下径流年内过程之和为取水口以上径流年内分配,见表4-7。

表4-7 电站取水口以上径流多年平均年内分配过程表

月 份 项目 1 3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流量(m/s) 0.42 0.28 0.32 0.32 0.35 0.73 0.89 1.05 0.78 0.49 0.40 0.26 0.53 (5)保证流量

根据电站多年平均的逐月平均流量进行降序排列后,按经验频率公式P=m/(n+1)×100%计算经验频率,绘制白果电站取水口多年平均逐月平均流量保证率曲线图,见图4-2。根据保证率曲线图,查取取水口各种保率下的流量,见表4-8。

表4-8 白果电站取水口天然保证流量表 单位:m/s

3

保证率(%) 取水口 75 0.32 80 0.30 85 0.28 90 0.27

图4-2 白果电站取水口天然情况保证率曲线1.21.00.8流量(m3/s)0.60.40.20.001020304050保证率(%)60708090100

4.2.2用水量分析

(1)现状水平年用水量

白果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现有人口26人,耕地76亩,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4.45万 m/人(含外流域补给水量),亩均水资源量6.43万 m/亩(含外流域补给水量),但相当部分被引出本流域利用。进行现状水平年用水量统计,得电站以上流域用水量为:综合用水量121m/年;农村生活用水36.2升/人·日;牲畜的用水定额:羊7.8升/头·日,猪19.8升/头·日;牛(马)35.9升/头·日;耕地综合灌溉定额398m/

3

3

3

3

亩。

白果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现有人口26人,现有大牲畜(马、牛)38头、猪47头、羊127只,现状人畜饮水总量不多,仅1543m/a。

灌溉水量。保坪河内有大小共7条引水堰自电站取水口上下游取水,其中,取水口以上有3条,引水能力为0.14m/s;取水口以下至厂址之间有1条,引水能力为0.10m/s;厂址以下3条,引水能力为0.12m/s。这些引水堰中,现状是:取水口以上有两条已损毁,其引水能力为0.1 m/s;取水口以下有1条损毁,引水能力为0.02 m/s,还有1条取水是在支流上,取水能力0.04 m/s。所以,现状是厂址以上引水堰引水能力为0.14 m/s,共计引水量442万m;再无其他河道外用水。

所以,白果电站取水口以上流域现状年总用水量442万m。

(2)规划水平年新增用水量

保坪河为峡谷型河流,山高坡陡,流域内在规划水平年内无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条件。耕地面积变动不大,灌溉面积基本不变,灌溉用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保持现有水平;仅有少量、零星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其用水甚微,计入人畜饮水内计算;没有上规模的耗水工业。因此,规划水平年新增用水主要是人畜饮水量。此外,电站运行时,须下放生

3

3

3

3

3

3

3

3

3

3

态流量。

①人畜饮水量

如前所述,电站取水口以上现有人口和大牲畜中情况,到规划水平年,人口增长率按8‰计,11年内新增人口为3人;根据巧家县农业农村的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电站以上流域将新增大牲畜26头(只、匹)。根据《云南省地方用水定额标准》,结合保坪河流域的用水实际,取用用水定额为:农村人口50.0L/人天,大牲畜用水定额为:羊8升/头·日,猪20升/头·日;牛(马)50升/头·日,由此算得规划水平年电站取水口以上新增人畜饮水量为234m,即年平均流量0.00742L/s。

② 生态用水量

电站取水后,将造成电站取水坝至该河汇口之间的河道水量减少,为保证该河段的自然生态不被破坏,不能使该河段脱水干涸,因此须保留一定的生态用水。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的规定,按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的10%计,为0.053 m/s,即年总量167万m。

③引水堰引水量

考虑到在规划年时,保坪河7条引水堰全部按引水能力引水,其中将有4条引水堰影响电站用水,4条引水堰总的引水能力全部计入规划年用水为,则总引水量为757万m(多年平均流量0.24 m/s),因现状有2条堰正常使用(引水量为

3

3

3

3

3

442万m,多年平均流量0.14 m/s),则新增引水量315万m。

④总用水量

如前述,到规划年,电站取水口以上将新增人畜饮水水量0.0234万m、预留减水河段的生态流量167万m,引水堰新增引水量315万m,共计482万m,即年平均流量为0.152m/s。 4.2.3可供水量计算

本电站水资源论证现状水平年为2009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1)现状年可供水量

现状来水如前述分析计算为本流域多年平均流量0.53 m/s,其中外流域补给0.37 m/s。现状可供发电的水量为扣除河道生态用水0.053 m/s、于主流上取水的现状使用的引水渠渠首引水能力0.14 m/s及电站弃水之后满足发电引水的流量,详见表4-9。

白果电站现状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0.33m/s,即1040万m。

(2)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

规划水平年2020年可供水量为现状来水量与现状年至2015年间新增用水量之差再扣除取水口预留的生态用水量及电站弃水之值,该时段内新增人畜饮用水0.0234万m,恢复

3

3

3

33

3

3

3

3

3

3

3

3

33

现状废弃的引水堰引水能力0.10 m/s(即315万m),规划

表4-9 白果电站现状可供水量(多年平均)表

月 份 项目 1 天然 来水流量 灌渠 引水能力 生态流量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0.42 0.28 0.32 0.32 0.35 0.73 0.89 1.05 0.78 0.49 0.40 0.26 0.53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14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 0 0 0 0 0 0 0.11 0 0 0 0 0.009 弃水 可供水量 0.23 0.08 0.12 0.13 0.16 0.54 0.70 0.75 0.59 0.30 0.21 0.07 0.33

水平年可供水量(多年平均)见表4-10。

白果电站规划水平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为0.23m/s,即725万m。

当电站保证率为80%时,白果电站取水口保证流量为0.30m/s(如前述),扣除生态流量0.053 m/s和引水堰引水流量0.14 m/s后,可供水保证流量0.11m/s;规划水平年时,电站发电可供水的保证流量将再扣除0.10m/s的引水堰引水流量,人畜饮水量很小,可忽略。则规划水平年电站发电可供水的保证流量仅为0.10m/s。 4.3水资源质量评价

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电站所在河流最终汇入的牛

3

3

3

3

3

3

3

3

栏江属于“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Ⅱ类。经对

表4-10 白果电站可供水量表 单位:m/s

3

项目 天然 来水流量 灌渠 引水能力 生态流量 弃水 可供水量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0.42 0.28 0.32 0.32 0.35 0.73 0.89 1.05 0.78 0.49 0.40 0.26 0.53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05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23 0.13 0.00 0.02 0.03 0.06 0.44 0.60 0.75 0.49 0.20 0.11 0.00

该河段进行水质监测(按《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执行),监测成果见表4-1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综合评价,白果水电站河段现状水质为Ⅱ类水质, 满足发电用水要求,经水轮机后的发电退水也不会引起水质变化,也不会影响保坪河及牛栏江水质。鉴于水力发电用水对取水水质没有明确要求,不再进行规划水平年的水质预测与评价。

4.4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分析

白果电站取水口位于保坪河的吊水岩处,取水坝所在河段呈北西南东方向,河谷为不对称“V”型谷,右岸地形坡度为15°~65°,左岸地形坡度5°~25°,河宽5~26m。

坝址区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两岸冲沟不发育,Ⅰ、Ⅱ级阶地分布在坝址上游100m以上地带,阶面宽度37~45m,

表4-11 白果水电站河段水质监测成果表

项 目 单位 结 果 水 质 类 别 项 目 单位 结 果 水 质 类 别 水温 pH 电导率 硝酸盐(以N计) 亚硝酸盐(以N计) 氨氮(NH3-N) 硫酸盐 氯化物 铁(Fe) ℃ / μS/cm 14.6 7.5 190 0.76 未检出 0.66 10.0 1.54 未检出 I I I Ⅱ I I I I I I I I I 汞(Hg) 碳酸根 重碳酸根 总碱度 总磷(以P计) 氟化物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氰化物 砷(As) 高锰酸盐指数 总硬度(以CaCO3计) 钙(Ca) 镁(Mg) 溶解氧(DO)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未检出 0.00 243 199 0.016 0.23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2.0 87.4 26.4 5.24 7.6 未检出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mg/L 锰(Mn) 铜(Cu) 锌(Zn) 铅(Pb) 镉(Cd) 铬(Cr6+)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为灰褐色粉细砂,含粘质、卵砾石透镜体,半胶结,厚度一般为0.6~3.6m。

坝址区处于药山复式向斜东翼,断裂构造不发育,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岩层产状走向NE65°,倾向NW,倾角∠15°,坡度较缓(15°~20°),主要构造线方向和层面基本一致。

取水坝处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Q4)及泥盆系下统翠峰山组(D1c)。

坝基基岩为泥盆系下统翠峰山组(D1c),中至厚层状石英砂岩夹粉砂岩,与下伏志留系地层假整合接触。坝基河床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为卵砾石英石及含砾粘土、漂石,据探坑揭露,其厚度为0.8~3.2m。由于取水坝高度2m,坝体也较小,只起到拦截河水的作用,故坝基不存在压缩变形问题,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坝基无断裂通过,防渗基础切水槽置于基岩岩体上,由于岩体为中厚层状,岩体完整,无风化,坝体规模小,可满足坝体结构稳定要求。左右坝肩表层有0.2~3m,右岸山坡与左岸岩体结构属稳定结构,开挖后不会使岸坡失稳,也不存在绕坝渗漏问题。

取水坝采用格栅在坝顶取水溢流坝,坝体采用M7.5桨砌块石砌筑,坝型为重力式溢流坝。坝顶长14m,其中溢流坝段长11m,两端截流墙长3m,溢流坝堰顶高程1821.4m,建基面

高程1817,最大坝高4m,坝底宽3m,顶宽1.2m。坝体采用M7.5桨砌块石砌筑,外表面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厚0.3m。设深0.5m~1m取水沟。紧接取水坝设5m宽,4m长的消力池,消力池采用M7.5桨砌块石衬砌,底板厚0.4m,侧墙厚0.8m,底板高程1815.8m。

在取水坝设生态流量放水孔,预埋管道下泄0.053 m/s的生态流量,满足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综上所述,电站取水口位置选择合理,取水后对原来河道产生的影响甚微,水工建筑物设置合理,满足工程要求。所以,取水口位置的设置是合理可行的。 4.5取水可靠性分析

白果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降水量1060mm,整个流域均处于湿润的区域。长期以来,电站以上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均以引用山泉水为主,无蓄水工程,但有引水工程。在当地政府的目前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中,电站取水口上下均无再建蓄水、引水工程的计划、规划。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在2020年内,流域内的水资源将新增人畜饮水量234m/a,占取水口来水的0.0014‰。电站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660万m,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达3290万m,现状多年平均取水量1040万m,占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产水量的62.39%、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的31.6%。所以,电站

3

3

3

3

3

现状取水是基本可靠的。

白果电站取水时,已预留相当于多年平均流量10%(167万m)的水量作为河道下游生态用水,不会造成取水后下游河段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电站厂坝址之间为陡峭的峡谷型河谷,有保坪大堰取水(取水能力0.1m/s),电站取水时应预留满足渠首设计取水能力的水量,本流域没有工业用水取水。因此电站取水后不会造成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影响。根据河段实际选择的电站取水口位置适当,取水枢纽的各建筑物布置合理,满足取水要求。所以,电站取水是可行的。

白果电站装机容量2×1.0MW,引水渠渠首设计流量0.75m/s。现状水平年,电站仅有一个月机组能满发,情况是不乐观的;在规划水平年,电站仅有一个月机组能满发,有两个月无水发电、三个月发电流量很小,情况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白果电站的取水是可行的,取水水源基本可靠,但因灌溉用水和下泄生态流量的原因,导致枯季电站发电量不多,情况较差,装机容量偏大。

3

3

3

5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5.1工程调度运行方式

白果电站为径流式电站,无任何调节能力,其运行方式为:在设计能力条件下,根据取水口来水量扣除引水堰引水量后发电,当来水量小于设计取水能力时,在满足引水堰引水后有多少水发多少电。 5.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电站运行时,下游有生态用水和保坪大堰取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取用水户,生态用水为电站取水坝最小下泄流量,根据有关规定,取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电站厂坝址之间的生态流量,即0.053m/s,保坪大堰取水能力为0.10 m/s。因此最小下泄流量为0.153 m/s,是合理的。 5.3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5.3.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分析

白果电站利用保坪河水能资源以引水式开发,根据白果

3

3

3

水电站开发河段地形及地质条件,取水口设于红山乡纸厂村保坪河上,电站取水后经明渠引水至下游的保坪河左岸建厂发电。

保坪河流域位处湿润区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60mm

左右。白果电站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1660万m,占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3290万m的50.8%。电站引水通过水轮机发电后于尾水处回归保坪河,对整个保坪河水资源量无影响。

白果电站取水坝为潜坝,坝前不会形成水库,不会导致因水面增加而使蒸发损失水量加大;电站建成后生产生活取用水量占来水总量的比例较小,可忽略。

综上所述,白果电站项目取水对保坪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是非常微弱,可以忽略。

5.3.2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

白果水电站拟用引水式发电,从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来看,对上游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无影响;坝址下游经引水系统引水发电后,尾水仍汇入保坪河天然河槽,不影响下游河段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取水坝至电站厂房河段按设计要求留足0.053m/s的生态用水和0.10m/s的保坪大堰引水量,不影响该河段内生物用水需求和保坪大堰用水区的用水需求。因电站开发属于径流式开发,不会改变径流天然情况的时间分布;又由于电站开发不存在跨流域引水现象,也不会造成改变保坪河径流的空间分布状况,因此,白果水电站取水不会对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造成影响。

3

3

3

3

5.3.3 取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白果水电站建坝取水后,坝以上短距离河段比降变缓,河道平均流速变小,水流挟沙能力降低,该河段内将有泥沙将沉积在,但由于电站取水形式为小型重力坝取水,汛期洪水将通过溢流坝下泄,该河段内沉积的泥沙大部分将随洪水流向下游,因此一般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所以取水坝建成后对水质的影响很微弱;发电用水经过水轮机后,不会受到污染。

所以,该河段内级水电站取水对保坪河水质的不造成影响,也能满足汇入的牛栏江水功能区划的Ⅱ类目标水质。 5.3.4 取水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分析

该河段内级水电站取水后,取水坝至厂房间河段因水量减少,将会给相应河段的水生生物、水生植物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平衡生态,根据《水资源论证导则》有关规定,电站取水时也预留了0.053m/s的河道生态用水用于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河段水生生物因少量迁徙而在河段分布上发生微小变化,对整条河流的水生生物不会改变,因此,电站建坝取水对水生生物资源的影响较小。

3

5.4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分析 5.4.1取水对河段居民的影响分析

白果电站取水河段地貌为构造侵蚀与溶蚀相间峡谷中~高山地貌,河槽V形,地势陡峻,地表植被较差,河谷多分布为乔灌木林、草丛,取水河段无居民居住,取水坝为潜坝,无淹没影响。因此,电站取水对当地居民无不利影响。 5.4.2取水对河道外用户取水的影响分析

取水坝至电站厂房河段两岸两岸自然村落用水均取用其他山间泉水解决,除保坪大堰引水取水外无其他用水户取水;在施工中和运行中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污水,经处理后复用,不外排(详见第7章),对下游水质不造成影响。厂坝址之间虽有保坪大堰引水,但也留足其渠首引水量,所以,白果水电站取水不会对河道内外用水户造成影响。

5.4.3取水对上、下游水电梯级工程的影响

白果水电站为保坪河流域规划的的第二级电站,电站取水坝取上游红山电站尾水和河水,由于取水坝距离红山电站尾水较远,水位差达10m以上,因此电站取水对上游红山电站尾水不会有影响;白果水电站下游为保坪水电站取水口,距离较远,相对高差11.0m,也不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

因此,白果水电站的开发对上下游水电梯级工程无影响。

5.5 取水综合评价

白果水电站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基本无影响,对其他用水户不造成影响,但是工程的建设难免会给工程区域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如取水后造成的厂坝址之间河段水量有可能减少导致的水生物减少或迁徙等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使其得到相应的恢复和平衡的,应该看到的是白果水电站建设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正确权衡整体与局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各种关系。水能资源是一种清洁资源,也是一种再生资源,白果水电站的开发利用,符合昭通市建设规划“四个一”的方针,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型水电发展的决定》和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电力发展规划的思路,是巧家县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工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电站取水对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微弱。

6 退水的影响分析

白果水电站的退水包括施工期退水和运行期退水,退水影响分析范围为电站取水坝及各施工区和坝下至电站尾水河段。

6.1 退水系统及组成 6.1.1 施工期退水系统

根据白果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白果水电站施工场地布置采用分区集中布置的方式进行施工分区,共分3个施工区,总施工期14个月。

施工期退水包括施工生产废水退水和生活污水退水。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源1个砂石料厂、1个混凝土拌合点、1座综合加工厂(含修钎厂、木工厂和钢筋加工厂等)、1座机械修配厂、取水坝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以及基坑排水;生活污水源于生活区。施工期退水系统概况见表6-1。

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大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废水以及基坑渗水直接抽排出基坑;河道外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于施工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生活区的降尘和地面保洁。

6.1.2 运行期退水系统

本电站工程运行期退水包括发电退水、冲砂泄洪退水和生

表6-1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废污水排放情况表

废污水系统 系统 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 工区 产生废污水位置 废污水处理方案及去向 附近料场 附近料场 混凝沉淀法处理;全部回用 混凝土加工系统废水 综合加工厂及机械修配系统废水 厂区 厂址右岸 简易滤池沉淀法;全部回用 成套油水分离器设备处理;全部回用 絮凝沉淀法 处理,回用 处理后全部回用 坝区 取水坝左坝肩 坝身 基坑 右岸 大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废水 基坑废水 生活污水 厂区

活污水。

发电退水系统由2个尾水出口组成。发电退水无污染物进入水体,因而不设废水处理系统,直接排入下游河道。冲砂泄洪系统由坝身溢流堰和右岸冲沙泄洪闸组成,利用天然来水冲沙,不设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电厂办公生活区,电厂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经污水设备处理后抽排至附近的污水处理室,达标后全部用于办公生活区的绿地浇灌或地面保洁。

6.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6.2.1 施工期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间,排放废污水总量约53.4万m。其中生产废水52.1万m;生活污水1.33万m。施工期废(污)水污染物以SS为主,兼有油污、BOD5等有机污染物。本工程废污水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见表6-2。

表6-2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废污水排放情况表

污废水名称 砂石骨料加工系统 混凝土加工系统 生产机械修配系统 废水 大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3

3

3

产生总量(万m3) 13.0 产生强度(m3/h) 20 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浓度 SS:40000~60000mg/L SS:50000mg/L,PH:12 石油类:50mg/L PH:11 污染物及排放总量(t) 排放规律 SS:78 连续性排放 间歇性排放(2个系统,每个1天冲洗3次,每次约37.5m) 间歇性排放(每天按12h计算) 0.54 SS:270 石油类:0.038,CODCr:1.52, SS:30.4 2.11 4 3.44 101.1 32.4 52.1 SS:13000mg/L SS:3804 基坑排水 小计 间歇性排放(3h排1次,每次30min) SS:4182.4,石油类:0.038,CODCr:30.4 BOD5:2.90,CODCr:5.78,NH3-N:0.18 SS:4182.4,石油:0.038,BOD5:2.90,CODCr: 36.2,NH3-N: 0.18 连续性排放 生活污水 1.33 BOD5:200mg/L,C1.32 ODCr:400mg/L,NH3-N:12mg/L 总计 53.4 (1)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

白果水电站的1个砂石骨料加工点, 砂石料场用水量25m/h,按用水量的80%计算,时间按9个月计,共排放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总量13.0万m,废水连续性排放。各砂骨料加工系统废水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SS),排放浓度为40000~60000mg/L,污染物排放总量17280t,排放特征见表6-3。

表6-3 施工期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废水排放情况表

系统名称 用水量(m3/h) 废水产生量强度(m3/h) 废水总量(万m3) 污染物SS污染物排浓度(mg/L) 放总量(t) 3

3

砂石料场 25 20 13.0 60000 78.0

(2)混凝土加工系统废水

本工程设1个混凝土加工点,混凝土加工废水来源于混凝土传筒和料罐的冲洗废水,混凝土加工点一天冲洗3次,每次用水量约7.5m,按施工8个月计算,混凝土系统共排放废水总量为0.54万m,废水间歇性排放,SS含量较高,浓度达50000mg/L,废水PH值在12左右。

(3)综合加工厂及机械修配系统废水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设配有1个综合加工厂含简单机械修理系统。施工期间,按每天排放12h、共10个月计算, 总用水量1.55万m,按用水量的80%计算,机械修配系统施工期间间歇性排放废水总量1.24万m,废水间歇性排放见表6-4。

3

3

33

表6-4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机械修配系统废水排放量表 系统名称 机械修配系统

机械修配系统废水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类、CODcr和SS。一般情况下,石油类含量为10~30mg/L,CODcr含量为25~200mg/L,SS含量为500~4000mg/L。当汽车大修时会对发动机零件进行清洗,清洗液一般用3~5%的苛性钠溶液,碱性循环使用,直至不能再用为止,此时废水中石油类浓度达1000 mg/L。

(4)基坑废水

基坑废水由降水、渗水、混凝土养护水、冲洗水等汇集而成,废水总量36.4万m(未包括大坝浇筑和养护废水4万m)。废水特征分2个阶段:基础开挖阶段,废水主要由降水、围堰渗水形成,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达到13000mg/L;大坝混凝土浇筑阶段,废水主要有混凝土养护、冲洗废水、降水、围堰渗水汇集组成,废水偏碱性,其PH值高达11。基坑废水特征见表6-5。

本工程基坑废水规划排放强度为0.16m/s,定时抽排,每隔3小时抽排1次,每次30min。

3

3

3

用水量(m/h) 1.55 3排水量(m/h) 1.24 3表6-5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基坑废水排放特征表

排水期 排水历时(月) 排水位置 废水排放强度(m3/s) 排放特点 主要污染物及浓度 第1年3月~次年4月(基坑开挖阶段) 2 非岸边 0.025 间歇性排放 SS:13000mg/L 第1年4月~第1年6月(混凝土浇筑阶段) 3 非岸边 0.025 间歇性排放 PH:11

(5)生活污水

根据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白果电站施工期人数日平均198

人,总工日83160个工日。生活区生活用水按人均日用水量

0.2m/d计算,污水排放系数取0.8,生活污水总量为1.33万m。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涤、浴室与食堂排水,具有连续排放、瞬时排放量大和分配不均匀的特点。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各类污染物组成及浓度参照类似工程生活污水取值,污染物组成及浓度见表6-6。 6.2.2 运行期

白果水电站定员11人,加上家属30人,运行期间电站高峰人数达40人左右,生活污水排放强度0.16 m/人.d。职工及家属年排放生活污水0.18万m;电厂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用排水情况见表6-7。

3

3

3

3

表6-6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生活污水污染物组成及浓度表

污染物组成 CODCr BOD5 总悬浮物(SS) 总氮 有机氮 氨氮

污染物浓度(mg/L) 400 200 100 20 8 12 表6-7 白果水电站运行期生活区用水、排水情况表

生产生活区时期 人数(人) 用水量 3排放强度3年排放总量 (万m) 3(m/人.d) (m/人.d) 运行期

30 0.20 0.16 0.18 运行期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和污染物的浓度与施工期基本一致,见表7-6。污染物CODCr、BOD5、总悬浮物(SS)、总氮、有机氮和氨氮年排放总量分别为0.72t/a、0.36t/a、0.18t/a、0.0036t/a、0.015t/a和0.021t/a。

发电退水系统由2个尾水出口组成。发电退水无污染物进入水体,因而不设废水处理系统,直接排入下游河道。冲砂泄洪系统由坝身溢流堰和右岸冲沙泄洪闸组成,利用天然来水冲沙,不设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电厂办公

生活区,电厂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就地初级处理后抽排至附近的污水处理室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全部用于办公生活区的绿地浇灌或地面保洁。 6.3 退水处理方案 6.3.1 废污水处理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大,根据项目所在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和功能区划,施工期废污水和运行期生活污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不排入河道。 6.3.2 施工期污水处理方案

结合各施工区的地形特点和各类废污水特征,按照经济、高效、处理设施布置与主体工程施工总布置图相适应的原则,采用以下不同方案处理施工期废污水。

(1)砂石料加工点废水处理方案

本工程有1个砂石料加工点采用混凝沉淀法的废水处理方案和重力浓缩后重力过滤脱水的沉淀处理方案。处理后的上清液回用,泥渣每5天清运1次,处理后干泥渣运至附近渣场。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的废水和沉渣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1。

回用 加药 筛分楼 预沉池 反应沉淀池 上清液 沉渣沉渣螺旋砂水分离器 浓缩池 沉渣处理池 上清液上清液上清液脱水污泥外运 图6-1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废水及沉渣处理工艺流程图

回用 渣场

废水处理系统的机械化程度高、泥渣处理效果稳定,废水处理后SS浓度降低至70mg/L以下,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另外,通过设立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废水的回用率达99.8%。

(2)混凝土加工系统废水处理方案

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是SS,同时PH值高达12。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处理方案采用统一形式和规模的简易滤池,投放絮凝剂沉淀SS,投放中和剂降低PH值。废水滤池大小为5m(长)×3m(宽)×3.3m(深);滤速15m/h,砂层厚度1m,滤料上层水深1.5m,3个月更换1次滤料;滤池出水端和滤料承托层设计为活动式,便于清运。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2。

絮凝剂 混凝土废水 简易滤池 上清液 回用 人工除渣 运至附近渣场

图6-2 混凝土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由于混凝土加工系统废水量很小,处理构筑物简单,没有机械化设备维护的问题,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滤池的定期清理。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纳入混凝土拌和系统管理维护人员统一安排,不另设机构和人员。

经过处理后,废水SS浓度降低于70mg/L,PH值控制在6~9,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处理达标清水回收用于生产,回用率达99.9%,泥渣外运至渣场。

(3)机械修配厂及加工厂废水处理方案

根据机械修配系统废水排放规律和污染物特点,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采用油水分离器成套设备处理含油废水,选用1套处理设备,型号均为YJY-5,规格为高3.1m,直径2.3m、功率为2.57kw。其中,处理槽是混合、反应、沉淀设备,利用碱液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钠溶液或酸,生成难溶解、可沉淀、易过滤分离的脂肪酸钙和脂肪酸;浮油分离装置将处理槽产生的浮油进行油泥分离,该装置为移动式小车;沉渣脱水装置将处理槽底部的污泥进行脱水。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3。

浮油分离 加药 机修废水 处理槽 废油再生利用 清液全部回用 沉渣脱水 泥饼外运渣场

图6-3 机械修配系统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省、适用性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能耗少等优点,处理后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率达99.9%,泥块干化后外运至渣场。

(4)基坑废水处理方案

根据三峡、溪洛渡等水电项目对基坑废水的处理经验,基坑开挖初期,主要加强基坑废水抽排管理,保证基坑废水静置2h以后再抽排,不必另外采取措施;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阶

段,为了有效降低基坑废水的PH值和石油类污染物,可考虑向基坑加絮凝剂(可采用绿矾和聚丙烯酰胺混合物),静置2h后再抽出排放。剩余污泥定时人工清除。

按上述工艺处理后,基坑废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基坑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生产,污泥干化后运送渣场。

(5)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经过经济和技术比选,本工程施工期生活区的生活污水采取在生产生活区内分别建立垃圾站、厕所,经化粪池沉淀和消毒处理后用作肥料,不外排。 6.3.3 运行期间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电厂生活污水主要为产生活区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均选用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见图7-4),生活污水经成套设备处理后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达标后回水作为生产生活区降尘保洁和绿化用水,不外排进入河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6-4。

本工程运行设置了1套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根据生活区的污水排放情况和排水系统设计,设备配备1间鼓风机房(包括2~3台鼓风机)和1个电控制柜等辅助设备。地面控制室配备1名兼职管理员,在上岗前由设备厂家负责其技术管理

培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和定期的维护。

污水 格栅 调节池 初沉池 一级接触氧化池 沉淀池 外运渣场 污泥回流二级接触氧化池 鼓风机 二沉池 消毒池 全部回用

图6-4 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 本设备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处理后无污泥产生,对周边环境无污染。废水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处理后回水可作为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 6.4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6.4.1 施工期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白果水电站施工期间,废污水排放总量不大,各系统产生和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于生产、施工区降尘洒水和

绿化用水等,不排入河道。

施工高峰期间,若按24小时不间断施工计算,人均每天将产生生活污水0.128 m ;施工高峰人数按350人/天计算,将产生生活污水44.8m ,即0.52 L/s,而白果水电站取水口最枯流量在500 L/s以上,可见即使在极其干旱的年份,在最不利条件下,河道仍具有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但因该工程不设排污口,生活污水经沉淀和发酵处理后直接农田农作物的肥料利用,不外排。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一部分施工机械或施工辅助企业,如车库、停车场及车辆、机械维修站等地还将产生少量的含油废水,在一些地面有残油的露天地段遇水冲刷时,地面的残油也会随地表径流流入河道,可能会造成河水的石油类指标暂时性偏高,但因大流量的稀释自净,是不会超标的。总体上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不大,能达到水功能区划的目标要求。

白果水电站施工中产生的生产、生活废水如排入河道后,将对下游河道的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造成河水悬浮物增加,特别是枯季流量较小,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岸边污染带,在视觉和景观上有一定影响,但由于不设排污口,这些现象是不会存在的。

施工期废污水无热污染负荷,不影响保坪河水温;不会降低工程河段的Ⅱ类地表水水质。

3

3

因此,电站尾水沿保坪河最终进入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Ⅱ类,本电站施工期、运行期均采取污水零排放处理措施,不会造成保坪河及牛栏江河流水质的恶化,因此,白果电站施工期退水对该水功能区无影响。 6.4.2 运行期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白果水电站运行期仅有生活污水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但因设置了1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经处理后的污水全部回用,不排入河道,不影响下游河段水质。

所以,白果电站运行期退水对该水功能区无影响。 6.4.4 退水对第三者的影响

白果水电站为径流式电站,无调节能力,取水坝上游河水基本维持天然状况。所以,电站运行期间对取水坝上游水环境没有影响,不会造成水质、水温的变化,对取水坝上游河段径流的年内分配基本无影响,不改变其年内分配状况。在厂坝址河段内无人畜饮水、集镇供水以及其它用水户取水需要,该河段也不通航,仅有保坪大堰取水,也预留满足渠首取水能力0.10m/s的水量下泄,其取水不受影响。对于厂坝址之间的河段,已预留0.053m/s的生态流量能生态环境的用水要求。所以,本电站施工和运行期退水不会对第三者造成影响。

3

3

综上所述,本电站施工期和运行期既不影响工程河段水质,也不影响第三者取水,只要在施工和运行期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本电站施工和运行期间退水对第三者无影响。 6.5 退水口(如何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

本工程不设排污口,为污染物零排放工程。

7 水资源保护措施

在保坪河流域内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保坪河流域水源的量和质安全的重要措施,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一定时期内使保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高。依据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按照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方针,“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把工程本身的水土保持和上游流域的水保工作结合起来;把流域内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把非工程措施中的生物措施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及保护。 7.1 工程措施 7.1.1 防治水土流失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在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

范围内,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因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域生态环境。

对引水系统进行防渗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表水资源的消耗,并杜绝因渗漏而引起新的水土流失,特别不允许因渗漏而造成引水建筑物垮塌,产生人为洪灾和水土流失;注

意对施工迹地的绿化,防止新的水土流失;施工中,尽可能少破坏陆生植物,减少占压植被的面积,严格按施工征地线及分标范围线开挖,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支流、冲沟应实施工程防护,采取拦挡、护岸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量。 7.1.2 防治水环境污染

该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施工和运行期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为降低影响特提出以下处理措施: (1) 施工期生产废水的处理

施工期针对混凝土拌合系统产生的废水含SS较高,且砂石料加工冲洗废水悬浮物多为小颗粒泥沙的特点,拟采取修建一定容积的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对废水进行澄清、沉淀,另外添加酸性物质以降低PH值的量级,循环利用,不排放。

(2)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在施工期和运行期主要由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粪便和洗澡用水等产生。生活污水的处理考虑因地制宜的建排水沟、小水塘等简易设施,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浓度使其达标利用不排放;或者就近排入农田用于灌溉。永久性的生活区,应建有化粪池的公厕;临时性的生活区,则修建临

时性的旱厕,将粪便作为农家肥。 7.2 非工程措施

大力宣传国家对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要依法对工程区内外的环境进行水保工作,同时还应依据国家的法规、政策制定本区域内水保方面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等。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可减缓土壤侵蚀强度,恢复生态环境,涵养水源。

具体措施为:统一规划,在施工区内对工程所用的沙、石及土料施工场地,要及时做好所剥离表土的回用覆盖工作,视其施工挖损面及土质情况植树种草;生产生活区内进行全面绿化;加强管理,实行承包造林,专人护林,严禁放牧、乱砍滥伐等现象。

本流域气温、湿度、光照条件等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自然恢复,因此在工程施工期间以及电站建成后,加强封禁管理,对恢复流域内的植被,涵养水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加以重视。同时应根据云南省政府2004年批准执行的《云南省水功能区划》(云政复[2004]46号)和《昭通市水功能区划》中,保坪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属于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水质类别保护目标为Ⅱ类。

为确保电站有较为可靠的水源,保证工程能长期发挥效

益,解决用电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水源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保坪河流域水源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根据《昭通市水功能区划》,划定水源保护区,依照有关法规,制定保护区的水质要求和管理规定。

(2) 编制“保坪河流域水源保护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设立水源保护管理机构,确保水源保护规划的实施。

(3) 为对厂坝址之间河段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实保证有0.053m/s的生态流量下泄。

(4) 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保护宣传。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让流域内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污染,对保坪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有功者要给予奖励,对破坏和污染者则依法给予处罚,使流域内的群众能自觉保护保坪河流域水源区的生态环境。

(5) 水土保持规划。依据当地水土保持规划,尽快开展保坪河流域水源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尽快实施。

(6) 工农业发展规划。从保护水源水质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工农业发展规划,在流域内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主,不兴建重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矿企业。

3

8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由于水电站是清洁能源,退水无污染物进入水体,仍然回归原河道,对环境不产生影响,所以退水无补偿。根据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白果水电站只涉及取水影响补偿。

8.1补偿原则

根据工程淹没占地情况,结合有关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补偿。 8.2补偿措施

(1)淹没、占地实物指标

工程占地区指工程枢纽、施工区、生活区、厂区等需要征用的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的土地,主要是工程区、施工营地、施工场地、弃渣场、对内及对外公路等施工用地;按施工专业提供的范围确定。

根据电站枢纽布置和施工组织设计,白果水电站的工程永久占地为2.87亩,主要为枢纽区、引水发电系统、压力前池、压力管道、主副厂房、升压站等;工程施工临时用地7.64亩,主要为渣场、料场、砂石料系统等临时占地。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基本上属岸边陡岩、荒坡、灌木林、少部分耕地。

工程占地指标见表8-1。

表8-1 白果水电站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表

项目 工程名称 1、取水枢纽 2、动力渠道 3、压力前池 4、压力管道 单位 亩 亩 亩 亩 临 时 占 地 耕 地 3.2 3.2 3.2 荒 山 0.71 1.53 2.24 裸岩 1.4 0.8 2.2 永 久 占 地 荒 山 0.2 0.94 1.14 裸岩 0.1 0.04 0.63 0.96 1.73 备 注 两年 5、厂 区 亩 6、青苗赔偿 合 计 亩 亩 (2)工程占地补偿标准

对于工程永久占地,根据国务院、水利部和云南省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参昭类似工程补偿标准,分耕地、林地、未利用土地确定补偿标准:

耕地:年平均产值1350元/亩,补偿费按年平均产值的25倍计算,为33750元/亩。

林地:补偿费标准采用8000元/亩。

未利用土地:补偿标准采用5000元/亩,占用水域通过工程筹措恢复原功能,不计补偿费。

对于工程临时占地,标准为:

耕地:临时占用耕地占一年补偿一年,平均占地时间按2年计,青苗赔偿费按一年产值50%计,耕地恢复费按4000元/亩计算,临时占用耕地平均补偿标准为8105元/亩。

林地:补偿标准按永久占地补偿标准的0.7倍计,为5600元/亩。

未利用土地:补偿标准按永久占地补偿标准的0.7倍计,为2100元/亩。

(3)工程占地投资概算

由占地数量及补偿标准加上有关税费后,计算得电站工程占地投资为7.7605万元,其中永久征地补偿费2.047万元、临时征地补偿费5.7135万元。具体情况如表8—2。

(3) 取水口以下对第三者影响的补偿建议

在施工期间会对居住在取水坝至厂房之间附近的居民产生噪声等影响,可在施工区间和电站建成后招收部分当地民工进行用工补偿;对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及临时占地)应按照法律、法规文件,并参照同类工程补偿标准进行足额补偿。

表8—2 工程占地投资概算表

单价序号 一 1 项目 永久征地 征用土地补偿费 单位 亩 亩 亩 亩 亩 元 亩 亩 亩 元 元 元 亩 合计数量 (元) (元) 3.41 3.41 3.41 1.14 7.64 7.64 3.2 4.44 2.2 2.2 2.24 5000 3000 20470 17050 17050 3420 3420 未利用土地(含水域) 2 有关税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 二 1 临时征地 征用土地补偿费 57135.4 35260 25936 9324 耕地 未利用土地(含水域) 2 有关税费 8105 2100 21875.4 4667 10267.4 3240 2000 7128 4480 耕地占用税费 耕地开垦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 合计 77605.4

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1.1取用水的合理性

水电站工程,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项目,符合国务院《水利产业政策》(国发[1997]35号)。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大力发展产业政策》也提出,“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电源布局,提高绿色电力的比重。……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发展,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加快新能源开发”。保坪河流域水资源尚未开发,条件较好,有利于开发利用。因此,该电站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白果水电站位于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是新建的水力发电工程,电站发电过程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电站的兴建是落实保坪河流域规划,进一步提高昭通市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地方工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该电站建设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要求。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白果电站的开发河段位于巧家县老店镇,当地居民生活燃料以木材、煤为主。白果电站的开发,为当地居民以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保护森林、保持水土的角度出发,电站的开发取水也是合理的。

目前保坪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仅有一座装机2×500kw的小电站(红山电站),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保坪河流域的水资源,充分发挥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开发白果电站是合理可行的,电站取水也是合理可行的。

根据保坪河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白果电站属规划的三级电站的第二级,其开发符合经批准的规划。

综上所述,白果电站的修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地方发展规划和已批准的流域规划,其取用水是合理的。 9.1.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白果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降水量1060mm左右,整个流域均处于湿润区域。长期以来,流域内人民的生活用水绝大部分引用山箐水、泉水,已建有7条引水渠道引水灌溉(其中损毁未用3条),无蓄水工程。在当地政府的目前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中,白果电站取水口上下无兴建蓄水、引水工程的计划、规划。取水口以上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660万m,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达3290万m,现状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040万m,占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产水量的62.7%、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的31.6%;规划水平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725万m,占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产水量的43.4%、全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的22.0%。所以,取水水源是基本可靠。

3

3

3

3

白果电站取水时,已分别预留了生态流量0.053m/s(相当于多年平均流量10%)、满足下游渠道渠首设计能力的取水流量0.10 m/s,不会造成取水后下游河段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也不会影响下游渠道引水;电站取水坝以下河段没有工业用水取水;虽然取水坝下至厂区有一条引水堰自主河取水,但电站取水发电时也预留满足两堰渠首取水能力的水量,因此电站取水后不会造成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影响。所以,电站取水是可行的。

根据《云南省水功能区划》,电站所在河流最后终汇入的牛栏江河段,其水功能区属于“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目标水质均为Ⅱ类。经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昭通分中心对其进行水质监测(按《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执行),监测成果见表5-9;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综合评价白果电站河段现状水质为Ⅱ类水质,满足发电用水要求,经水轮机后的发电退水也不会引起水质变化,也不会影响牛栏江水质。

白果电站装机容量2×1.0MW,引水渠渠首设计流量为0.75 m/s。现状水平年,电站有一个月机组能满发,情况是不好的;在规划水平年,有两个月无水发电、三个月发电流量很小,情况是较差的。

综上所述,白果电站的取水是可行的,取水水源较可靠,但机组满发时间少,枯季发电量少。

3

3

3

9.1.3取退水的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

白果水电站工程为水力发电,从保坪河吊水岩处取水,发电后尾水回归保坪河,只是厂坝址之间河段的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电站取水对保坪河水资源在空间的分布上没有影响;电站没有调节能力,所以取水前后对区域水量的时间分布影响甚微,即对整个区域的径流分配基本无影响,电站引水发电对该水功能区水质无影响;电站引水后主要是对厂坝址河段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白果水电站的取水对保坪河水资源状况影响甚微。

白果水电站取水口至厂区河段仅有一条自保坪河干流取水的保坪大堰,在地方政府的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中无在厂坝址河段兴建蓄水、引水工程的计划、规划;电站取水后,在枯水季节留有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作为生态用水,不会破坏厂坝址河段间的生态;电站开发河段无供水及通航要求。

因此,白果水电站取水对保坪河水资源状况影响甚微,对其他用水户也无影响。

白果电站仅有工程占地影响。工程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基本上属岸边陡岩、荒坡、灌木林、少部分耕地。永久占地为2.87亩,临时占地7.64亩,经计算,补偿费为静态总投资7.7605万元。

9.1.4水资源保护措施

白果水电站退水有工程施工期退水及工程运行期退水两部分,本工程为发电项目,正常运行期工程退水为发电尾水,对河道水质不会产生影响。

在建筑物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粪便、洗澡用水等,主要含SS、BOD5、COD、NH3-N、总磷等污染物,施工期中的废污水应重复使用,不外排;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生活污水经收集沉淀等处理后回用或作为肥料使用,不外排。本工程是污水“零排放”工程,退水对河流水质无影响。

电站取水的前提是必须在满足沿河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进行。故坝址至厂房间应保持0.053m/s的流量,以满足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

针对本流域实际,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保护流域水资源保护,极大限度地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1.5取水方案和退水方案

(1)取水方案

白果水电站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是:于红山乡纸厂村吊水岩处建坝取水,经输水系统将水直接引入电站厂房进行发电,对水质不作任何处理。该方案的取水口位置地质情况较好,

3

水工布置合理,既满足电站取水要求又不会因取水导致河流发生变化,因此,取水方案合理可行,可按此实施。

(2)退水方案

白果水电站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是:发电退水经尾水口后归入保坪河,水量和水质不会产生变化,不会对厂房下游水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期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运行期和施工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或用作肥料,不外排。此退水方案合理可行,可以按此实施。 9.1.6取水可行性

白果电站下面取用水合理,取水口设置合理,取退水影响小,取水水源保证程度较高。项目取水符合区域水资源开发规划,不违反水功能区管理规定,不存在重大水事纠纷,对重要水生态、水环境无重大危害,对生活用水不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项目取水可行。 9.2建议

(1)施工期尽量少占土地,加强管理,弃渣应妥善堆放,以免影响河道行洪,增加河流泥沙量。

(2)施工期间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3)取水时要特别注意应全年保持已定生态流量0.053m/s和满足保坪大堰渠首取水能力0.10m/s的水量下

3

3

泄,当发生来水小于0.153m/s的极端不利情况时,应全部下泄,电站不能取水发电,以免破坏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和影响引水堰取水,从而对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户产生影响。

3

巧家县白果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项目性质 水资源论证委托单位 水资源论证承担单位 基 本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情 工作等级 况 2分析范围(km) 水源论证范围(km)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km) 现状水平年 规划水平年 装机容量(MW) 发电 工 程 情 况 保证出力(P=80%)(MW) 年发电量(10kw·h) 保证率(%) 供水 最大引水流量(m/s) 年用水总量(万m) 工程等别 开发方式 引水长度(km) 取水地点 施工期 运行期 333422巧家县白果水电站工程 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 经营性水电能源基础设施 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 水论证乙字第16105019号 三级 电站厂址以上流域,62.3 电站取水坝以上流域,43.5 电站厂坝址之间 2009年 2020年 2.0 0.394 965.8 Ⅴ等 引水式水电站 3.462 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 巧家县红山乡纸厂村 0.75 3最大取水流量(m/s) 建 设 项 目 取 水 设计年平均年取水量(万m) 取水用途 水源水质要求 多年平均流量(m/s) 31300 水力发电 无 0.41 各月多年平均流量(m/s) 31月 2月 3月 0.23 0.08 0.12 4月 5月 6月 0.13 0.16 0.54 7月 8月 9月 0.70 0.75 0.59 10月 11月 12月 0.30 0.21 0.07 续表 巧家县白果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

水质现状 退水地点 退水方式 建 设 项 目 退 水 废污水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 施工生产污水 浓度 生活污水 (mg/L) 废污水总量(t) 退水地点水功能区名称 退水地点水质管理目标 退水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程度 退水是否满足水功能区要求 水最小下泄流量(m3/s) 资 最小下泄流量工程设施或调度运用方式 源保 护其它 措 施

现状水质为Ⅱ类 电站尾水 水流经电站发电后回归河道 悬浮物 50000 53.4 PH 6~9 6~9 BOD 2.90 2.90 COD 36.2 36.2 牛栏江鲁甸—巧家保留区 Ⅱ类 很小 满足 0.053 生态环境放水孔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目 录

1 总论 .......................................... 1 1.1建设项目概况 .................................. 1

1.1.1 基本情况 .................................. 1 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2 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 3 1.1.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 4 1.1.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 5 1.2项目来源 ...................................... 6

1.2.1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 ...................... 6 1.2.2论证单位 .................................. 6 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 6 1.4编制依据 ...................................... 7

1.4.1 法律法规 .................................. 7 1.4.2规定、规范 ................................ 7 1.4.3采用标准、规定 ............................ 8 1.4.4有关文件及参考资料 ........................ 9 1.5工作等级 ...................................... 9 1.6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 ........................... 10 1.7水平年 ....................................... 10 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12

2.1 基本概况 .................................... 12 2.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14 2.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3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18 3.1 取水的合理性 ................................ 18 3.2 用水的合理性分析 ............................ 19 3.3 节水措施与节水潜力 .......................... 21 3.4 建设项目的用水过程及水量平衡 ................ 21 4 取水水源论证 ................................. 234.1依据的资料 ................................... 23 4.2可供水量计算 ................................. 28

4.2.1来水量分析 ............................... 28 4.2.2用水量分析 ............................... 37 4.2.3可供水量计算 ............................. 40 4.3水资源质量评价 ............................... 42 4.4取水口位置的合理性分析 ....................... 42 4.5取水可靠性分析 ............................... 45 5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 475.1工程调度运行方式 ............................. 47 5.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 47 5.3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47

5.3.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分析 ........... 47 5.3.2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 ....... 48 5.3.3 取水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 49 5.3.4 取水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分析 ........... 49 5.4 取水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分析 .................... 50

5.4.1取水对河段居民的影响分析 ................. 50 5.4.2取水对河道外用户取水的影响分析 ........... 50 5.4.3取水对上、下游水电梯级工程的影响 ......... 50 5.5 取水综合评价 ................................ 51 6 退水的影响分析 ................................ 526.1 退水系统及组成 .............................. 52

6.1.1 施工期退水系统 ........................... 52 6.1.2 运行期退水系统 ........................... 52 6.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 54

6.2.1 施工期 ................................... 54 6.2.2 运行期 ................................... 57 6.3 退水处理方案 ................................ 59

6.3.1 废污水处理 ............................... 59 6.3.2 施工期污水处理方案 ....................... 59 6.3.3 运行期间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 63 6.4 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 64

6.4.1 施工期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64 6.4.2 运行期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66 6.4.4 退水对第三者的影响 ....................... 66 6.5 退水口(如何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 ............ 67 7 水资源保护措施 ................................ 68 7.1 工程措施 .................................... 68

7.1.1 防治水土流失 ............................. 68 7.1.2 防治水环境污染 ........................... 69 7.2 非工程措施 .................................. 70 8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 728.1补偿原则 .................................... 72 8.2补偿措施 ..................................... 72 9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 769.1结论......................................... 76

9.1.1取用水的合理性 ........................... 76 9.1.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 77 9.1.3取退水的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 ............... 79 9.1.4水资源保护措施 ........................... 80 9.1.5取水方案和退水方案 ....................... 80 9.1.6取水可行性 ............................... 81 9.2建议......................................... 81

附件:1.委托书

2. 巧家县人民政府关于保坪河流域规划的批复

(镇政复[2007]34号)

3. 昭通市项目评审中心关于《云南巧家县红山白

果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江图1-1 白果水电站水系示意图大湾子田湾黄角树阿保平栏洪山石宝营取水坝白果电站厂址黑堤牛毛梨寨白果寨2713纸厂坪彭家梁梁29233192光头坡羊窝坪图 例河流2713山峰及高程地表水分水线荞山地下水分水线村寨红山乡电站

委托书

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460号令),做好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的水资源论证工作,特委托你单位完成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请根据项目建设区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对本工程的取水地点、取水量、取用水方式和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本工程取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程度论证本工程取水的合理性。请在有关资料提供后60天内提供报告。

特此委托

巧家县明宏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