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让人民民众生活更为安全
今年 5 月 12 日是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八年前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那场特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时辰警告我们,沉静祥和的生活背后可能隐蔽着巨大的自然灾祸风险,要安不忘危,警钟长鸣,不停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证人民民众生命财富安全,促使社会和睦稳固。
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随意识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民众安全,是公共安全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与改良民生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立健全领导系统,增强综合防灾减灾制度、基础设备和人材队伍建设,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获得显着收效,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显然增强,抵抗自然灾祸的综合防备能力不停提高。但因为我省地处南北天气过渡带,每年都有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不一样的气象灾祸发生,直接威迫到人民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次序。同时,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普及不够深入,重救灾轻减灾的偏向必定程度存在,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都要求我们要一直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持高度警备,常抓不懈。
二、进一步完美防灾减灾救灾系统体制和制度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波及社会方方面面。我省要在已经成立省、市、县三级减灾委的基础上,坚持“一致领导、分级负责、互相共同、属地为主”的原则,加速形成一致指挥、综合协调、权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完美自然灾祸监测预警预告和群防群测体制,加速形成资源兼顾、信息共享、共同联动的运转体制。坚固建立法治思想,仔细编制我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推动防灾减灾法律法例系统、减灾救灾工作标准化建设,加速形成法律齐全、标准规范、制度健全的法治系统。
三、进一步提高灾祸风险综合防备能力
从多年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实践来看,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祸带来的损失,我省要加速完美气象灾祸、城市内涝、地震灾祸和农业病虫害等自然灾祸监测预警系统,增强灾情信息管理,提高灾祸监测预警预告和评估能力。增强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实行乡村危房改造工程,持续展开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应急逃难场所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祸工程防守能力。实行公共设备安全加固工程,要点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保证主要
防洪河流、大型和要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民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加速自然灾祸救援物质贮备系统建设工程,形成“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救灾物质贮备系统。增强自然灾祸应急处理能力与恢复重修能力建设,妥当应付重特大自然灾祸。
四、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体制作用
上下同欲者胜。防灾减灾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每一个公民的人身财富安全,一定坚持以政府为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加速形成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人人参加、人人全力的优秀场面。要加速健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参加体制,踊跃支持指引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有序参加减灾救灾,推动形成灾祸治理中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推动农房、农作物保险试点工作,完美各级财政补助、田户自发参加、保险经费合理分担的体制,充足发挥灾祸保险等市场主体为政府救灾工作有利增补的踊跃作用。
五、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宣传和教育。要展开常常性的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展开灾祸风险隐患排查,按期组织应急避险操练,全力展开治理行动教育,形成宣传教育长效体制。以全国“防
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展开 《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等法律法例知识随和象、地震、环境等灾祸知识的集中宣传,擅长运用形式多样、民众喜闻乐道的手段,推动防灾
减灾救灾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司、进学校、上网络、上手机,不停提高民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防灾、协力减灾、共同救灾的优秀社会气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支持、参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爱惜生命,远离灾祸,共享和睦美好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