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题目: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院(系): 理学院 专业、班级: 信息与计算科学 091002 学号、姓名: ********* 宋佳文 指导教师:
2012年 5月 5 日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是国家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而通过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反战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采取改革开放的战略方式进行了经济全球化的变革。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是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经过了30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功不可没。
关键字:改革开放 经济全球化 影响 30年 一、改革开放的产生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经济全球化可以充分地利用外国资本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2.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3.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本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本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2. 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有以下几点: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3. 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经济上的背景: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
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快速发展经济,取得了的巨大成就,这证明了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也证明了改革开放通过了历史的检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步重大举措,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回忆3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以下几点影响: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
3.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更弱。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糖产量位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六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4.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长了3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长了26.4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210亿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166627亿元。收入水平的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5.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7%以上,农村居民则高于60%;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接近中等收入国
家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为43%。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4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1辆、彩色电视机84台;每百户城镇居民移动电话拥有量达137部,每百户城镇居民接入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数达32.2台(部);农民每百部拥有电话机58.3部,移动电话50.2部。
6.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2005年,2.9%的城镇居民家庭居住单栋住宅,33.1%的家庭居住三、四居室,住宅的配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扩大到29.7平方米,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90.6%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 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1978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降低到2148万人。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包产到户”、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特别是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005年,全国有28个省份全面免征了农业税,从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 6.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健全。
7. 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特别是货币政策
更是非常欠缺。经过30年的不断改革,原来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已被现在的指导性计划和规划所取代,原来的国家计委已改为国家发改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强。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通过不断进行行政、投资、金融、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由原来的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为主逐步抓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以其他手段相配合。
8. 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经过持续不断的价格改革,我们已将原来计划价格“一统江山”的局面改革为市场价格起主导作用。目前,除了利率、电价、油价、水价等金融、能源和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价格仍由国家计划控制外,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由市场竞争决定。除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采取一些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外,大部分时候都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三、我对改革开放的看法 1.改革开放的意义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2.我对改革看法的看法
我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的必经之路,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中国本身的经济实力,也让中国有机会放眼看世界,不似清政府那般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各个领域与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都有了更高更远的目标。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走向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政策,其所述的改革经济对外开放,经过了30年的实践检验,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经济壮大经济的真理。 四、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2】数据来源:《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就》 作者:匿名
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 如今我们不缺
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 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和高贵的内心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素质。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着改变内心的风水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心高贵起来: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喜欢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喜欢享福,痛苦就越来越多;喜欢学习,智慧就越来越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