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苯都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CH3CH2CH(CH3)CH(CH3)2的名称是 2, 3-二甲基戊烷
D.乙炔、乙烯、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都发生加成反应
3. 有4种碳架如图的烃(小黑球表示碳原子,黑球之间的连线表示共价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③d为平面型分子,属于芳香烃 ④b和c互为同系物 ⑤a、d、e的最简式相同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4. 有容积不同的X、Y 两密闭容器,X 中充满CO 气体,Y 中充满CH4、O2、N2的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测得两容器中气体密度相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Y 容器中CH4、O2、N2的质量之比可以为1∶6 ∶3 B.Y 容器中CH4、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3 ∶6 C.两容器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不同 D.两容器中所含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同 5. 【2017新课标1卷】已知
(b)、
(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8 页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6. 标况下,H2O的质量为xg,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 )
A.18y/x B.9y/x C.18y/x mol﹣1 D.9y/x mol﹣1
7. 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常
数
为
A.( )
B. C. D. 8. 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2e=== H2↑+2OH—
—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
D.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的氢气时,正极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用醋酸溶液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CH3COOH)>V(NaOH) B.常温下pH=2 的盐酸和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Cl)>c(NH4) C.CH3COONH4溶液显中性,所以CH3COONH4对水的电离不影响 D.常温下pH=12氨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11
10.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是甲醇,b是氧气
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 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
11.把33.6L 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后收集到22.4 L气体(气体的测量均在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气体的总质量是30g B.反应中共转移1.5mol电子 C.有70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D.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1
12.【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
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 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13.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Fe3+有氧化性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SiO2有导电性 陈述Ⅱ SO2可使溴水褪色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是使苯环上氢原子都变的很活泼 B.酯在碱性条件下的
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和醇
C.参与酯化反应的物质一定有两种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
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 物质B的质量增加 D.
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
第 3 页,共 8 页
A.图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