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610114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2.26
(21)申请号 202020860931.X(22)申请日 2020.05.2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富硒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工业大道53号之二厂房第三层(72)发明人 王科 黄光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真致博文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0
代理人 苏畅(51)Int.Cl.
C02F 9/14(2006.01)A01K 63/00(2017.01)A01K 6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包括多个养殖池以及循环供水装置,还包括供氧装置以及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其中每个养殖池设有排污口、溢水管口、排污双U管以及排污接管;养殖池内的污水经所述排污口进入依序经所述排污双U管和所述排污接管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多个净化过滤装置依序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可养殖水,养殖水经过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对多个养殖池进行补水,使所述多个养殖池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养鱼装置实现了循环供水的目的,同时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采用多种供氧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简便,造价低廉,方便推广。
CN 212610114 UCN 21261011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包括并列排列的多个养殖池以及与所述多个养殖池连接的循环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连接的供氧装置以及依序连接且并列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其中每个养殖池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排污口、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与所述溢水管口和所述排污口连接的排污双U管以及与所述排污双U管连接在排污接管;养殖池内的污水经所述排污口进入依序经所述排污双U管和所述排污接管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多个净化过滤装置依序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可养殖水,养殖水经过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对多个养殖池进行补水,使所述多个养殖池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双U管包括延伸至养殖池且与溢水管口连接的溢水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循环供水装置包括增压消毒罐、与所述增压消毒罐连接的供水排管、与所述供水排管连接的多个射流器、与每个射流器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以及位于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的水泵;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增压消毒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排管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射流器安装在其中一个出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设置在养殖池的桶壁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消毒罐包括臭氧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灯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进水端、射出端以及连接进水端和射出端的进气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设有进水腔以及设置在进水腔外的进水端密封槽;所述射出端设有汽水扩散腔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外的射出端密封槽;所述进气凹槽内设有进气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与每个射流器连接的供养排管、与多个供养排管连接的供氧管以及与供氧管连接的纯氧罐和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塑料箱、过滤网、过滤棉和细菌屋,所述过滤网、过滤棉和细菌屋固定在塑料箱内。
2
CN 212610114 U
说 明 书
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业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湖泊、水库、河沟发展高密度淡水养鱼潜力很大。适宜的淡水养鱼方式有网箱养鱼、围栏养鱼和流水养鱼等。中国专利CN 201511013027.5公开一种集聚式内循环养鱼设备及养鱼方法,中国专利CN201410158549.3公开一种高密度养鱼方法,中国专利CN201720762762.4公开一种高密度养鱼池,这三件专利的养鱼池或养鱼方法复杂,性能和功能单一,不能确保解决增氧的多样化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实现高密度达到经济效益的养鱼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养鱼的循环水养鱼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其包括并列排列的多个养殖池以及与所述多个养殖池连接的循环供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循环供水装置连接的供氧装置以及依序连接且并列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其中每个养殖池设有位于其底部的排污口、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与所述溢水管口和所述排污口连接的排污双U管以及与所述排污双U管连接在排污接管;养殖池内的污水经所述排污口进入依序经所述排污双U管和所述排污接管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多个净化过滤装置依序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可养殖水,养殖水经过所述循环供水装置对多个养殖池进行补水,使所述多个养殖池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0005]优选地,所述排污双U管包括延伸至养殖池且与溢水管口连接的溢水直管。[0006]优选地,所述的循环供水装置包括增压消毒罐、与所述增压消毒罐连接的供水排管、与所述供水排管连接的多个射流器、与每个射流器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以及位于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的水泵;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与养殖池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增压消毒罐连接。[0007]优选地,所述供水排管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射流器安装在其中一个出口处。[0008]优选地,所述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设置在养殖池的桶壁处。[0009]优选地,所述增压消毒罐包括臭氧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灯装置。[0010]优选地,所述射流器进水端、射出端以及连接进水端和射出端的进气凹槽。[0011]优选地,所述进水端设有进水腔以及设置在进水腔外的进水端密封槽;所述射出端设有汽水扩散腔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外的射出端密封槽;所述进气凹槽内设有进气通孔。
[0012]优选地,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与每个射流器连接的供养排管、与多个供养排管连接的供氧管以及与供氧管连接的纯氧罐和风机。
3
CN 212610114 U[0013]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地,每个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塑料箱、过滤网、过滤棉和细菌屋,所述过滤网、过
滤棉和细菌屋固定在塑料箱内。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实现了循环供水的目的,同时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采用多种供氧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简便,造价低廉,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的单个养殖池的放大图;[0018]图3是图1所示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的K部分的放大图;[0019]图4是图1所示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的B3部分的放大图。[0020]图号说明:A-养殖池:A1-汽水混合出口,A2-排污口,A3-溢水管口,A4- 溢水直管,A5-排污双U管,A6-排污限位点,A7-排污接管;[0021]B-供水装置:B1-增压消毒罐,B2-供水排管,B3-射流器,B4-气液混合出口,B5-水泵,B31-进水端,B311-进水腔,B312-进水端密封槽,B32-射出端,B321- 汽水扩散腔,B322-射出端密封槽,B33-进气凹槽,B331-进气通孔;[0022]C-供氧装置:C1-纯氧罐,C2-风机,C3-供氧排管;[0023]D-净化过滤装置,D1-过滤网,D2-过滤棉,D3-细菌屋;[0024]E-电器控制装置,省略了电器控制装置E的控制电路;[0025]图中箭头表示污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并列排列的多个养殖池A、与多个养殖池A连接的循环供水装置B、与循环供水装置B连接的供氧装置C以及依序连接且并列放置的多个净化过滤装置D和电器控制装置E,其中多个净化过滤装置D包括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第二净化过滤装置、…、第N 个净化过滤装置,第n-1个净化过滤装置连接至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n≤N;多个养殖池A通过一个管路(图未示)连接至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与循环供水装置B连接,多个养殖池A内的污水排放进入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然后依序经多个净化过滤装置D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可养殖水,养殖水经过循环供水装置B对多个养殖池A进行补水,使养殖池A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0027]如图2所示,养殖池A采用水泥、塑料和金属材质加工形成圆桶型,养殖池 A设有靠近其上端的汽水混合出口A1、位于其桶底的排污口A2、靠近其上端的溢水管口A3、与溢水管口A3和排污口A2连接的排污双U管A5、设置在排污双 U管A5内的排污限位点A6以及与排污双U管A5连接在排污接管A7,排污口A2 位于排污双U管A5内且供排出养殖池A的污水和污物进入排污双U管A5内。
[0028]排污双U管A5采用塑料不锈钢加工成具有虹吸功能的双凹型连接,达到养殖池A设定水位时从排污接管A7的出口排出并通过管路连接到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排污双U管A5包括延伸至养殖池A且与溢水管口A3连接的溢水直管A4。养殖池A的底部中心设有通孔(图未示),该通孔供溢水直管A4通过和固定,溢水直管A4通过该通孔伸入养殖池A的内部。
4
CN 212610114 U[0029]
说 明 书
3/4页
如图3所示,循环供水装置B包括增压消毒罐B1、与增压消毒罐B1连接的供水排管
B2、与供水排管B2连接的多个射流器B3、与每个射流器B3连接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以及位于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的水泵B5;其中水泵B5 通过连接管B6与增压消毒罐B1连接,水泵B5采用潜水高压泵;增压消毒罐B1 包括由密封压力罐其内安装固定臭氧消毒器和流水式紫外线消毒灯装置;射流器 B3安装固定在气液混合喷嘴B4的管内。[0030]供水排管B2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射流器B3安装在其中一个出口处。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设置在养殖池A的桶壁处,距离养殖池A的桶口12cm-18cm(最好为15cm)处,且养殖池A在此处设有一个椭圆形通孔,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 B4安装在该椭圆形通孔内。[0031]如图4所示,射流器B3优选的采用耐磨塑料注塑成形,其包括进水端B31、射出端B32以及连接进水端B31和射出端B32的进气凹槽B33。其中,进水端B31 设有进水腔B311以及设置在进水腔B311外的进水端密封槽B312;射出端B32 设有汽水扩散腔B321以及设置在汽水扩散腔B321外的射出端密封槽B322;进气凹槽B33内设有进气通孔B331。[0032]射流器B3安装固定进水管气液混合喷口B4内,在供水的同时将气源引入水流中形成气液混合液对养殖池A补水。
[0033]供氧装置C包括与每个射流器B3连接的供养排管C3、与多个供养排管C3 连接的供氧管C4以及与供氧管C4连接的纯氧罐C1和风机C2。其中纯氧罐C1 作为氧气源装置,风机C2作为空气源装置,纯氧罐C1和风机C2可分别独立工作,当纯氧罐C1出现异常时可自动转换风机C2进行工作或者当风机C2出现异常时可自动转换纯氧罐C1进行工作,这样可以预防养殖池A出现断氧事故。
[0034]射流器B3安装固定在养殖池A的气液混合喷嘴B4的管内,依靠进水达到虹吸氧气的目的,即在供水的同时将气源引入水流中形成气液混合液对养殖池补水、增氧;提水泵B5采用潜水高压泵,增压消毒罐B1采用密封压力罐,其内安装固定臭氧消毒器和流水式紫外线消毒灯装置。
[0035]每个净化过滤装置D包括长方形塑料箱、过滤网D1、过滤棉D2和细菌屋D3,过滤网D1、过滤棉D2和细菌屋D3固定在长方形塑料箱内,过滤网D1、过滤棉 D2和细菌屋D3连接成常规的污水净化过滤方式。
[0036]电器控制装置E包括机箱和控制仪器,用于控制循环水养鱼装置的电路。[0037]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由养殖池A、供氧装置C、循环供水装置B、净化过滤装置D和电器控制装置E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的方法。[0038]使用时,养殖池A的污染沉淀在养殖池A的底部,随着旋转的水流流向养殖池A的底部被供水的溢水管口A3进入排污接管A7,排污接管A7产生的虹吸效应,污水通过第一个净化过滤装置、第二个净化过滤装置、…、第N个净化过滤装置后,达到净化目的,净化后的污水经位于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的水泵 B5抽到增压消毒罐B1内,增压消毒罐B1内被臭氧和紫外线同时就行了消毒净化,通过增压消毒罐B1与养殖池A的压力差和位差,通过供水排管B2对养殖池 A补水,使养殖池A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0039]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一种高密度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0]S1:养殖池A、循环供水装置B、供氧装置C、净化过滤装置D和电器控制装置E安装形成循环水养鱼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保证养殖池A、循环供水装置 B、供氧装置C、净化过滤装置D和电器控制装置E固定可靠,循环供水装置B、不得有泄漏电器,安装形成循环水养鱼
5
CN 212610114 U
说 明 书
4/4页
装置后在其内注水进行开机试运行,同时观察电器控制装置E的控制仪器是否显示正常,在达到设计要求并正常运行24 小时以上;[0041]S2:确认循环水养鱼装置没有问题后,向养殖池A内投放鱼,再连续观察 24小时以上,然后安排养殖工作人员值班,正常投入使用;[0042]S3:使用时,养殖池A的污染沉淀在养殖池A的底部,随着旋转的水流流向养殖池A的底部被供水的溢水管口A3依序进入排污双U管A5和排污接管A7,排污接管A7产生的虹吸效应,污水依序通过多个净化过滤装置D进行净化,达到净化目的;[0043]S4:被净化后的污水经位于最后一个净化过滤装置内的水泵B5抽到增压消毒罐B1内,在增压消毒罐B1内进行消毒净化后经过循环供水装置B对养殖池A 补水,使养殖池A的水位一直保持设定的水位。
[0044]当使用过程中出现供氧装置C出现故障时,如果检查是纯氧罐C1故障时,风机C2进行替补工作;如果检查是风机C2故障时,纯氧罐C1进行替补工作;这样不会出现养殖池A缺氧事故。
[0045]采用本发明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达到10立方米水体养殖1500公斤鱼的高密度养鱼记录。
[0046]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循环水养鱼装置实现了循环供水的目的,同时实现了高密度循环水养鱼,采用多种供氧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安装简便,造价低廉,方便推广。[0047]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6
CN 21261011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21261011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