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8期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第46卷 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 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 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可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 现场放样。 (3)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像控。在水利工程中,测区通常 都是条带狭长型,线路一般较长,而且测区树林茂密,通视条 件差,而像控点布设一般较为分散,像控点间距离较远,采用 传统的控制测量模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也很难保证成果精 度质量和工期的进度,而采用GPS就很容易解决以上问题, 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外业像控点的采集工作。 (4)高程测量。GPS测量资料与水准测量资料相结合, 来确定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 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6)全天候作业。使用GPS测量,不受时间、地点、环境 的限制,24小时都可以工作,也不受起雾、刮风、下雨、下雪 等气候条件的影响。 (7)功能多、用途广。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还可用 于测速、测时等。测速精度可达0.1 m,s,测时精度可达几十 毫秒。随着人们对GPS系统的不断开发,其应用领域正在不 法要求GPS观测点具有水准测量资料且密度适当,分布比 断地扩大。 较均匀。利用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精密确定观测点的大地 3 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特点 高程差,并根据建立的适当大地水准面数学模型,内插出计 水利工程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其 算点的高程异常或异常差,从而得出特定点的正常高。经过 安全运营是头等大事。但是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难度大、运 实践证明,采用静态定位方法测出的大地高差误差Ah/D可 营管理困难,GPS技术不仅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兴建提供及时 达到3—4 ppm,当距离小于20 km时,可达到厘米级精度; 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信息,而且也为运营中的水利建筑物的适 引入高级水准点,进行高程转换后。在平原和丘陵地中误差 时安全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全球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 可达到±5 cm,山区也可以达到 ̄15 cm,可以完全代替四等 和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水准。 (1)平面控制测量。淘汰了常规的导线测量的控制方 4结语 式,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GPS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量定 位和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控制网测量和部分碎部 位,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经 测量。其基本优点首先是高精度,应用实践证明,GPS相对定 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21世纪GPS新型卫星 位精度在50 km以内可达10—6 ppm。在300-1 500 m工程 自身性能的显著增强,及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 精密定位中,1 h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 mm; 位系统的卫星发射入轨运行;导航定位处理软件的逐步完 其次观测时间短,20 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l5~20 善,及GPS定位技术的提高,将直接为动态用户提供更高精 min,应用RTK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 度的实时定位。今后,GPS技术在更多领域中将得到更加广 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泛的应用。 (2)放样测量。在水利工程测量过程中,采取RTK点放 参考文献: [1]乔仰文.GPS卫星定位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M].北京:教育 样和线路放样,进行点放样时,首先将放样点坐标和静态网 科学出版社,2000. 中的坐标转换参数一起上传到GPS流动站中,然后根据所 [2]徐绍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放点标识进行实地放样,放样精度可以控制在5 cm以内; 社,2003. 进行线路放样时首先在室内根据线路中心线的弯道元素编 [3]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 制线路中心线文件,将该文件和坐标转换参数上传到CPS [4]马大喜,温旭.浅谈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情 流动站接收机,在实地依桩号和所放点与中心线的关系进行 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66—167. , 4, 3, 3, , ,c ‘ l, , 山 b :心 ● ‘ ‘ ‘ ● ‘ ‘ 0 0 ‘0 =心‘- 8 ‘ = : 0 =女 8 ‘s ‘ ‘ b ;心 女 9● ‘ 精心测绘 ——为舟曲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根据水利部、甘肃省水利厅舟曲水利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指示,2010年8月11日晚,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院院长、舟曲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副组长王志强紧急安排部署,迅速由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测量队和第二分 院测量队组建舟曲灾后重建测量队,连夜赶赴舟曲。12日凌晨,由13人组成的舟曲灾后重建测量队携带RTK导航定位设 备4台套、全站仪2台、水下测探仪1台抵达舟曲。于上午8时立即投入到受灾最严重的三眼峪和罗家峪两条泥石流沟道开展 测绘工作。 截至8月16日,测量队已完成两条泥石流沟的地形图测绘0.82 km2,沟道纵横断面8.03 km,应急防洪槽定线4.73 km, 白龙江疏浚断面3条约0.6 km。为舟曲水利灾后重建规划、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及白龙江河道疏浚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翔实可 靠的基础资料。 (来源:甘肃水利网站2010—08—17;作者:汪栋,丁永升)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