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7.63m焦炉等级鉴定标准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关于颁发《焦炉状况等级鉴定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公司、总厂:

为加强焦炉技术管理,保证焦炉正常运行,并不断促进焦炉状况、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经对1998年制定的《焦炉状况等级鉴定标准》进行补充修改,修订后的标准(2000年8月修订版)现予颁发。

各级焦炉等级的晋升和保持,都必须付出极大的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此建议各公司、总厂对特级和一级焦炉所在的厂长、车间主任和主要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并做为职务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2008年4月31日 抄:各理事单位。

炭化室高等于7.63米焦炉状况等级鉴定标准

(2008年4月修订版)

为加强焦炉管理,保证焦炉正常运行,不断促进焦炉状况、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特级、一级、二级焦炉应达到的要求,上述等级的焦炉属于完好焦炉。 本标准适用于炭化室高7.63m的焦炉。 焦炉评级以一座焦炉为单位。 1 基本条件

评级的焦炉必须达到以下条件。

1.1 严格执行以《焦炉技术管理规程》为中心的各项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1.2 炼焦车间必须具备附表1所列的台帐,并做到准确、完整,保存完好。 1.3 全面完成公司(厂)下达的生产任务和焦炭质量指标。 1.4 安全生产无死亡,无重大事故。

1.5 生产秩序正常,操作环境和厂容厂貌整洁。

1.6 特级焦炉投入生产需满三年;一级焦炉投入生产需满两年;二级焦炉投入生产需满一年。各级焦炉均应基本达到设计生产水平。 1.7 设备维护好,“四车一机”要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焦炉加热设备完好。一般设备完好率要在

95%以上。 1.8 技术进步取得成果。 2 等级分类标准的技术内容

2.1 焦炉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每个等级中又按炉龄分为四个炉龄段。 2.2 炉体、设备状况、生产能力、操作等指标良好,等级标准见附表2。

特级焦炉各项指标均需达标;一级焦炉允许有一个指标未达标;二级焦炉允许有二个指标未达标,但未达标的指标中不包括焦炉状况和二次焦炉数。且未达标项目的指标不能低于下一级的同一炉龄段的标准。 2.3 环境保护

2.3.1 对焦炉的装煤、炉门、炉顶和推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严格的操作管理,焦炉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要达到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

对不同等级的焦炉,要求按附表3进行管理和装备。

特级焦炉各项指标均需达标,一级焦炉允许有一小项未达标,二级焦炉允许有两小项未达标。但未达标中不包括装煤和炉门冒烟。

2.3.2 对评定特级焦炉的应按GB16171-1996标准,提供实测结果,以后每三年重测一次。 对评定一级的于评定后两年内应进行实测。

2.4 加热煤气总流量、每孔装煤量、推焦操作和炉温监测的四组数据对特级炉要实现自动记录。 所采用的自动记录设备性能可靠、数据可信。对特级炉并需做出逐步实现全部生产控制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的规划。

2.5 附表中的标准各自成体系评分。 3 鉴定程序

3.1 原则上每三年由协会统一组织鉴定。自愿申请参加。

参加鉴定的单位按本标准规定提出自检材料,并附有近一年的焦炉自鉴材料。由协会组织的鉴定组进行核查,提出评审意见,交由协会评审委员会(组)最终审定。

3.2 对已鉴定评级的焦炉,由于各种原因,不再符合等级标准的,经协会组织的鉴定组核查,协会审定,可撤消或降低其原等级。 3 奖励

特级焦炉荣获者,由协会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一级或二级焦炉荣获者由协会颁发荣誉证书。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2008年4月29日

炼焦车间台帐基本内容 附表1 一、煤气

1. 炉顶空间温度测量记录; 2. 直行温度测量记录; 3. 直行温度昼夜平均记录; 4. .横排温度测量记录; 5. .单排横排温度曲线; 6十排横排温度曲线; 7边火道温度测量记录; 8. .看火孔压力测量记录; 9.废气分析记录; 10.喷嘴板排列记录;

11.煤气大孔板记录; 12.铊杆、进风门盖板检查记录; 二、 三班操作

1. 加热制度记录;2. 推焦装煤日志; 3.推焦计划表; 4.值班主任日记; 三、热修

1.炭化室墙面检查记录; 2.立火道检查记录; 3.蓄热室封墙、小烟道检查记录; 4.炉头检查及修补记录; 5.蓄热室顶及小烟道串漏记录; 四、铁件

1.炉体膨胀测量记录; 2.钢柱曲度测量记录; 3.大弹簧负荷测量记录; 4 小弹簧负荷测量记录; 5.炉门、炉门框检查记录; 6 保护板检查记录; 7.炉门检查及更换记录; 五、其它

炉体设备状况及热工操作指标鉴定标准 附表2-1 等 级 炉 龄 3~10 特 级 11~18 19~25 >25 炉头火道 炉 体 燃烧室 完整,有轻微完整,有剥蚀 有剥蚀,曾有个别有倒塌,深度不超过剥蚀。 倒塌,深度不超过2火道。 2火道。 全炉无不工作正常工作,全火道。 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2%。 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3%,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过2个火道。 有剥蚀,最大不超过0.2m2,垂直裂缝不超过10mm,个别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4 <30mm 负荷符合规定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5%,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过2个火道。 平整,墙面仅完整,有少量状 有细裂纹。 剥蚀,一处最大面积不超 炭化室墙面 2过0.1m,垂 直裂纹宽度况 不超过5mm 炉体年伸长率% 护炉柱平均曲度 <0.04 <20mm <0.04 <25mm 剥蚀最大处不超过0.5m2,垂直裂缝宽度不超过15mm,有错台,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4 <30mm 炉弹 簧 铁保护板、炉门件 框 生产能力 K总 操作与K均* K安定* K炉头* 半年以上达到设计能力的90%以上,此期间各项指标均达标。 >0.86 >0.97 >0.95 >0.95 >0.95 <2290 <2570 <0.01 >0.83 >0.94 >0.92 >0.92 >0.92 <2340 <2630 <0.03 >0.80 >0.90 >0.89 >0.89 >0.88 <2390 <2690 <0.05 >0.75 >0.85 >0.85 >0.85 >0.85 <2440 <2750 <0.07 热K横墙* 焦炉工 耗热量 煤气 指高炉标 煤气 二次焦率% *采用红外高温计测温时,其考核系数暂采用表中值乘以0.8。

附表2-2

等 级 炉 龄 2~10 一 级 11~18 19~25 >25 完整,有剥蚀。 有剥蚀,曾有个有倒塌,深度不超有倒塌,深度不炉头火道 别倒塌,深度不过2个火道。 超过3个火道。 超过2火道。 炉 体 状 况 燃烧室 正常工作,全炉正常工作,全炉正常工作,全炉不能正常工作,全不工作火道不超不工作火道不工作火道不超过过0.2%。 超过0.3%,但0.5%,但同一燃烧同一燃烧室不室不超过2个火超过2个火道。 道。 剥蚀最大不超过0.2m2,垂直裂缝不超过10mm,个别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炉体年伸长率% 炉柱平均曲度 护炉弹 簧 铁件 保护板、炉门框 生产能力 K总 操作K安定* 与K炉头* 热工K横墙* 指耗焦炉煤气 标 热量 高炉煤气 二次焦率% K均* <0.05 <25mm <0.05 <30mm 剥蚀最大处不超过0.5m2,垂直裂缝宽度不超过15mm,有错台,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5 <30mm 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7%,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过4个火道。 剥蚀最大处不超过1m2,垂直裂缝宽度不超过15mm,有错台,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5 <35mm 平整,有少量剥蚀,一处最大面积不超过0.1m2炭化室墙垂直裂纹宽度不面 超过5mm。 负荷符合规定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有半年以上达到设计能力85%以上,此期间各项指标均达标。 >0.83 >0.94 >0.92 >0.92 >0.92 <2340 <2630 <0.03 >0.80 >0.90 >0.89 >0.89 >0.88 <2390 <2690 <0.05 >0.75 >0.85 >0.85 >0.85 >0.84 <2440 <2750 <0.07 >0.70 >0.80 >0.80 >0.80 >0.80 <2490 <2810 <0.09 附表2-3

等 级 炉 龄 1~10 二 级 11~18 19~25 >25 炉头火道 炉 体 状 况 炭化室墙面 燃烧室 有剥蚀,曾有个有倒塌,深度不有倒塌,深度不有倒塌,深度不超别倒塌,深度不超过2个火道。 超过3个火道。 过3个火道。 超过2火道。 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3%,但同一燃烧室不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5%,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能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0.7%,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过能正常工作,全炉不工作火道不超过1%,但同一燃烧室不超过4个火道。 超过2个火道。 过2个火道。 4个火道。 有剥蚀,最大不剥蚀最大处不剥蚀最大处不超剥蚀最大处不超超过0.2m2,垂超过0.5m2,垂过1m2,垂直裂缝过1.5m2,垂直裂直裂缝不超过直裂缝不超过10mm,有错台,15mm,有错台,个别炭化室宽炭化室宽度有度有变化,但不变化,但不影响影响正常推焦。 正常推焦。 <0.06 <30mm <0.06 <35mm 宽度不超过15mm,有错台,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6 <40mm 缝宽度不超过15mm,有错台,炭化室宽度有变化但不影响正常推焦。 <0.06 <40mm 炉体年伸长率% 护炉柱平均曲度 炉弹 簧 铁件 保护板、炉门框 生产能力 K总 操作与热工指标 K平均* K安定* K炉头* K横墙* 耗热焦炉煤气 量 高炉煤气 二次焦率%

负荷符合规定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无大裂缝 有半年以上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此期间各项指标均达标。 >0.80 >0.90 >0.89 >0.89 >0.88 <2390 <2690 <0.05 >0.75 >0.85 >0.85 >0.85 >0.84 <2440 <2750 <0.07 >0.70 >0.80 >0.80 >0.80 >0.80 <2490 <2810 <0.09 >0.65 >0.75 >0.75 >0.75 >0.76 <2540 <2870 <0.11 制 烟 尘 排 放 标 准 附表3 特 级 一 级 二 级 装 煤 1. PREVON系统使1. PREVON系统使用正常。 用正常。 1. PREVON系统使用正常。 2. 小炉门与装煤孔设2小炉门与装煤孔设有有密封装置; 2小炉门与装煤孔设有密封装置; 3. 严格执行装煤顺密封装置; 序,有PC控制; 3严格执行装煤顺序,有PC控制; 3严格执行装煤顺序,有4. 煤斗有料位指示; PC控制; 4煤斗有料位指示; 5.装煤时平均冒烟时4煤斗有料位指示; 间≯55秒。 5装煤时平均冒烟时间≯50秒。 5.装煤时平均冒烟时间≯60秒。 1.炉门与炉框应清扫干净,无焦油1.炉门与炉框应清扫1.炉门与炉框应清扫干渣。 干净,无焦油渣。 净,无焦油渣。 炉 门 2.定期检修炉门及刀边并有严格验2.定期检修炉门及刀2.定期检修炉门及刀边收制度。 边并有严格验收制度。 并有严格验收制度。 3.装煤后炉门、小炉门3.装煤后炉门、小炉门允许有1%冒烟率<2%,但需253.装煤后炉门、小炉门冒冒小烟,但需20分钟内处理好。 分钟内处理好。 烟率<3%,但需30分钟内处理好。 1.装煤后立即盖好炉盖,四周用泥1.装煤后立即盖好炉1.装煤后立即盖好炉盖,料密封好,炉顶无余煤。 盖,四周用泥料密封四周用泥料密封好,炉好,炉顶无余煤。 顶无余煤。 2.各管系无滴漏。 2.各管系无滴漏。 2.各管系无滴漏。 3.上升管盖、采用水封式,上升管、桥管、翻板以及装煤孔盖与座等3.上升管盖、采用水封3.上升管盖、采用水封设备完好,接头严密。每座炉冒式,上升管、桥管、式,上升管、桥管、翻烟点不超过1%。 翻板以及装煤孔盖板以及装煤孔盖与座与座等设备完好,接头严密。每座炉冒烟点不超过2%。 推 焦

等设备完好,接头严密。每座炉冒烟点不超过3%。 炉 顶 1.有地面站除尘系统干熄焦系统或1.热工指标均需达到1.热工指标均需达到二热浮力罩装置。设备保持完好,一级炉标准。 级炉标准。 正常运行,除烟尘效率基本达到设计水平。 2.若无上述装备则热工指标均需达到特级炉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