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陈宝星 吴华莉 《1~5的认识》 参备人 吴华莉 李媖 张祯松 黄海燕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1~5的基数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三、导疑导疏 练习p16做一做 练习三 1、2、4、5 四、导评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 板书设计 数一数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准备课——比多少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讲一个故事呢?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导学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比一比: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导疑导疏 1、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导评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位置——上下前后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 二、导学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完成书上的填空。 3、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导疑导疏 1、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在黑板上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动物头像添上鼻子,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 四、导评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 五、作业布置 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板书设计 位置——上下前后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位置------左右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师相机板题) 二、导学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3)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2、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在身体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导疑导疏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导评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板书设计 位置------左右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使用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的 参备人 使用人 总第( )课时 共( )课时 第( )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板书设计
玉山县明德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导学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