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思考

对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思考

作者:黑继萍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

教师作为国家高文化素质的群体,肩负着传承文明、塑造人类思想、建设人们精神世界的使命。近年来以儿童学生(主要是女生)为性侵害对象的教师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这些案件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社会影响非常恶劣。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犯罪行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峻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主要表现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违禁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其中,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反了法律规定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的违法行为。

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性犯罪。主要是强奸罪、强制猥亵、猥亵儿童罪。这类案件多发生在小学年级,且以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为多;犯罪分子多选择自己所教女学生为性侵对象,实施犯罪所侵害的对象不止一个;犯罪分子假工作之借口,采取威胁利诱欺骗之手段实施犯罪;犯罪分子作案时间长、作案次数多,多选择办公室、宿舍、教室等场所实施犯罪。如2012 年5 月16 日,南宫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该院认为南宫市新世纪小学校长尹某某多次猥亵两名未满14 周岁幼女,侵害了儿童的隐私权和精神纯正权。 二、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原因

我国《教师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然而有些教师不是传道授业、培养学生成长,而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了学生,成了摧残祖国花朵的凶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心理特点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儿童在知觉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组织和支配自己的知觉, 持续性较差,不善于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另外, 步入校园后,孩子渴望通过建立师生关系逐步脱离父母,因而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并且,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儿童的性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性保护教育严重滞后,致使儿童在对自身性权利的安全防范和保护意识上存在严重缺陷。

(二)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教师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儿童,教师职业的公信力使儿童放松了警惕。从师生关系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生面前是强势主体,有权决定对学生的奖惩,而学生是弱势群体,不敢也不易反抗。

(三)受害者隐瞒不报助长了犯罪分子犯罪气焰

根据以往的调研发现, 30多名案犯中除少数案犯在案发之日被告发归案, 1名案犯案发后自首外,大多数案件因受害儿童惧怕、羞涩、顾虑重重等多种原因,使案犯有恃无恐,长期作案。如,安徽潜山一名小学校长,在长达12年的时间中先后对9名女童实施性侵。被性侵时,最小的受害者年仅6岁。2012年8月,这起跨度长达12年之久的案件得以浮出水面。其次,家长忽视监管、软弱多虑也是造成此类案件频繁发生原因之一。而犯罪分子恰恰抓住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导致悲剧不断重演。 (四)学校和行政管理部门疏于管理甚至放纵庇护,对犯罪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些教育单位为维护所谓的校风,发生了侮辱、猥亵儿童的事件也不向司法部门报告, 而使一些犯罪行为内部消化。如,2013年5月河南56岁教师杨仕富,多年来性侵10余名小学女生的罪行曝光,杨某之所以能够在多年间犯罪行为不断,和学校管理不严、姑息庇护直接相关,致使悲剧一次次的发生。这种管理松散、监督乏力、甚至放纵庇护的现象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成为助长犯罪发生的原因。 三、教师侵犯儿童性权益的防范策略 (一)家庭方面

第一,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精神动力来源,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理所应当承担起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任务;

第二,针对教师性侵犯事件的犯罪特点,父母可以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通过网络、媒体、书籍、聊天等手段有意识地向孩子提及教师性侵犯事件,介绍性侵犯事件的认定,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第三,《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学习辅导》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猥亵儿童罪的定罪标准。父母通过介绍, 让学生能够较早、较好地对此类事件作出判断,而不会在发生猥亵或强奸时还以为老师只是对自己表示亲热。教育孩子在学校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师有过分亲昵行为,学生要及时向家长或学校相关老师反映。

第四,万一不幸发生了教师猥亵强奸学生事件,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感到,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永远爱她(他);其次,作为父母,应该勇敢地承担来自外界的压力, 不能将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第三, 要向孩子保证,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第四要让孩子接受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业机构的心理辅导,不要怕丢面子,否则可能会给孩子留下伴随一生的阴影。最后,要坚决揭露教师性侵犯事件,不让一个罪犯逍遥法外。 (二)学校方面

第一,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学校应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敢于突破传统、保守的性教育观念,改变视性知识为“雷区”的现状,堵漏补缺,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开设性教育课等多种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小学生性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学生识别犯罪行为的能力,指导家长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

第二,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要强化师德教育,切实抓好思想建设, 改变因忙于应付教学任务只抓业务不抓队伍、忽视管教的状况,抓好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在被判决死刑的吉林省一所农村小学教师栗锋案中,学校的疏于管理和家长的粗心大意与这个悲剧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第三,在行政管理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痛定思痛,坚决把好入门关,确保录用德才兼备的人员担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防止害群之马混入教师队伍。

此外,在全社会要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其情操,提高其道德评价水平和知法守法意识,净化儿童成长空间,营造温馨、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