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 发展起来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转变创新理念;创设良好、真实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就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 教育学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创造教育”,他的一生有丰富的创造思维,有不少创造性的贡献,他的创新精神令人惊服,他自新,立新,创新,提倡新教育,构想创新蓝图。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跃出教科书的框架,学活书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教师创新理念的转变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那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应当有具体的内涵。

首先,要树立新型人才观。转变那种以分数高低,知识多寡为唯一标准的陈旧观念,树立基础扎实,能力实用的人才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培养知识渊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的学习应当由传授、继承转变为探索、创造。要转变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仓库,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陈旧观念;强调知识的优化。 再次,要树立民主和谐的教学观。转变那种教师主宰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观念。普罗塔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变“授人以鱼”为 “授人以渔”,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创设语言氛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语言学习,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在教学中我注重用实物,演示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置疑是提出问题的形式,激励是一种寻求答案的策略。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并且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以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如在学习八年级第2单元最后一篇长阅读时,在书本上已有的问题when do you feel under pressure what should you do to relax的基础上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 which is the best way to relax?

这样,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答案不一,众说纷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抛出疑问,让学生感到惊奇,诱导他们进行多向思维。如果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这个句子:“昨天我花了5元钱买了一本书。”他们可以用多种表达方式。①i spent five yuan in buying this book yesterday. ②i spent five yuan on this book yesterday.③i spent five yuan buying this book yesterday.④i paid five yuan for this book yesterday.⑤i bought this book for five yuan yesterday.⑥this book cost me five yuan yesterday. 这几种表达方法不可能一下子全想到,但是他们可以去思考,可以去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创造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3.巧设任务,提供创新的机会

中学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进行创造性的良好素材,只要我们有目的地、积极地发掘这一素材,创造相当的活动项目,就可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有关英国人名字方面的内容,教师可设计任务,组织小组围绕英国人的名字和中国人名字有什么不同点展开讨论。这些活动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

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互动式的课堂模式,拓展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旋律,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渠道。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在教学中可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同发展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纠正、相互弥补。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各种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讨论、辩论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创设情景,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他们就会自觉地think and talk in english,学生通过相互交谈,不但增强了听力和语感,而且教学了英语句子的结构,从中悟出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5.采用赏识教育,鼓励创新思维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

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课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中学生恰恰处于人生中最有希奇古怪想法的时期,往往会产生一些异想天开的、莫名其妙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就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尽力去发现学生的闪观点,并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等作出积极的评价,。

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赏识和信任,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其思维才能正常运转。所以,教师要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表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对于他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课程 教材 教法》2004年7~9期. [2] 梁承铎.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3] 陈波.关文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 [4] 《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9~1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