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有余数的除法 北师大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一单元考点集训

考点一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填一填。

( 1 )有34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最多可以装( 6 )盘,还剩( 4 )个。 ( 2 )23只小鸡,平均装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装( 4 )只,还剩( 3 )只。 ( 3 )15里面有( 3 )个5。

( 4 )7月有31天,合( 4 )个星期余( 3 )天。 考点二 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1.45÷7=6……3,在这道算式中,45是( 被除数 ),7是( 除数 ),6是( 商 ),3是( 余数 )。

2.( )里最大能填几? ( 8 )×3<26 8×( 6 )<51 ( 7 )×4<30 18>5×( 3 )

73>9×( 8 ) 6×( 7 )<43

3.△÷7=3……□,□里最小能填( 1 ),此时△=( 22 );□里最大能填( 6 ),此时△=( 27 )。

4.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 除数 )小。 考点三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第1页/共3页

用竖式计算。

36÷8=4……4 55÷9=6……1 49÷6=8……1

60÷7=8……4

考点四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1.

4元 7元

( 1 )小明有31元钱,全部买面包,最多可以买几个? 31÷4=7( 个 )……3( 元 ) 最多可以买7个 ( 2 )如果全部买汉堡,最多可以买几个?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

第2页/共3页

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1÷7=4( 个 )……3( 元 ) 最多可以买4个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限乘客6人

2.同学们去公园划船,45名同学最少需要几条船? 45÷6=7( 条 )……3( 名 ) 最少需要8条船

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