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教学“832÷4”我是这样说的。从最高位除起,百位上是8,8÷4=2,因为8是百位,所以商2也要对着被除数的百位。2×4=8,8-8=0;把十位上的3拉下来,3里面一个4都没有,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3和在一起变成32继续除,32÷4=8,在商的个位上写8,4×8=32,32-32=0,所以832÷4=208。”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合理。还是一定要强调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3个十平均分成4份,不够商一个十,所以商0吗?
2.缺乏练习的强度。
整节课时间掌握得不好,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长,复习占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巩固练习不够多,以后要在备课时合理设计时间,争取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次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第二篇:《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若是单纯的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特点—贪吃,把他吃西瓜的事编成小故事,把计算与故事相结合,激发兴趣。首先在故事情境中出现4人分吃4个西瓜,平均每人吃1个。列式4÷4=1(个),当猪八戒把其他三个的也吃了以后,引出他们三人一个也没有吃到,引导学生列出0÷3=?既而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紧接着质疑,0÷0行不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0÷0商不唯一,不能确定等。接着问2÷0可以吗?由于没有结果所以不行,近而得出0不能做除数,最后总结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结论。
其次,学习例5,通过尝试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着进行计算,指名板演,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列竖式计算很简便,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鼓励学生用简便写法,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
学习例6,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指名板演,根据学生的板书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商末尾的0。最后,我给学生总结了关于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为了增加了学生的记忆速度,给写从网上搜集的关于0的儿歌(我是0,本事大,除法运算显神通。不够商1我来补。有了空位我就坐。别人要想把我除,常胜将军总是我。
第三篇:《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禾木小学:刘朴娣
教学内容:31--32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难点: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商1怎么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
1、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猪八戒分西瓜情景图) 2、笔算 402÷2= 609÷3=
750÷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0除以任何数都得0”、“0还有占位的作用”及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书写格式, 让学生理解商中间或末尾的零必须写,检验商的位数是否正确,为进一步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奠定基础。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仔细听。(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三、学习新知: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1.教学例7,课件出示例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1)读题,审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师:要求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 832÷4= )
(3)你能估并算开下吗?你会计算吗?试着做一做吧。 (4)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解说试算过程,突出商0的理由。 (5)分组讨论: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
(6)教师课件演示两种算法,比较两种竖式书写,哪种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 通过估一估让学生体会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就商0,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9)练习P31做一做
2、教学例7,课件出示例7(2): 56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克隆属。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 (1)读题,审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师:要求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还剩几人?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 562÷4= )
(3)你能估算开下吗?你会计算吗?试着做一做吧。
(4)学生尝试练习,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做的? (5)教师讲解教师过程。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6)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P32,这就是我们书上的例7第(2)题. [设计意图]其知识点还是在于不够商1时就商0,不同的是商末尾有0并有余数的笔算除法。让学生在试算过程中通过体会、比较与前面知识的异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
3、我会算了(课件) 841 ÷ 4 = 653 ÷ 5 =
4、数学小医生 (课件)
4.比较例7(1)和(2)的异同点,强调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就商0。 四、小结
在除法笔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那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在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行了。 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要商0
五、板书设计:
主板: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要商0 副板:“ 0 ” 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例如:0÷3= 0 0不能做除数。例如:3(任何不是0的数) ÷ 0 = 没意思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六、应用拓展: P32做一做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第四篇: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
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书上提供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试一试、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充分让学生复习旧知识,尝试探究新知识,通过迁移,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学会例题。教师的作用是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五篇:“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师简介:
肖满杰,37岁,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县域优秀人才,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市级青年科研人才;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获全省网络教研先进个人,2009—2012年连续四年参加全省小学数学说课大赛均获一等奖,市级数学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2013年市级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展示一等奖,市教育研究院“十二五”三项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做课一等奖。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执教:肖满杰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指导:毛淑芹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8页例
5、29页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30页练习七。 【课标要求】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28页、29页的“做一做”及30页练习七配合这两个例题的教学。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
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明确“0不能做除数”。 2.掌握“商
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的简便写法,知道0的占位作用。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例5。 1.活动一:分西瓜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例5了,下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家注意听故事,这里面还蕴含着数学问题呢,看谁能发现并列式解决! { 学生讲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个山坡,烈日高照,他们又累又渴。于是,唐僧让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悟空就化回了四个大西瓜,他们四人应该怎样分呢?八戒看见西瓜早就馋了,所以他想来分。等其他三人去休息时,八戒想:我还是先尝一尝吧,他尝着尝着就把西瓜全吃没了。唐僧他们回来一看八戒已经睡着了,这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 师:我们不能象八戒这样,只想着自己,我们要多多的去关心他人。 (1)故事听完了,谁能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一开始每人能分到几个西瓜?怎样列式?
(2)西瓜都被八戒吃光后,其余三人每人能分几个?怎样列式? 师:“0÷3”为什么等于0?谁能借助情境说说理由。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师: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的话,怎样列式解答? 谁还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算式?
也就是说把0个东西无论怎样平均分,每份只能得到几个?(0个)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0÷3等于多少,设计了分西瓜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西瓜的这一情境展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活动二:总结规律
(1)观察(副板书)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 (2)质疑讨论:0÷0=?(副板书:0÷0=) a.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有了想法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要 说清自己的理由。
b.交流:分别写出不同的结果(副板书)验算的方法出现后,让学生再说一遍,追问引 出其他结果,感知商的不唯一性。
c.明确:通过验算我们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副板书:划去0) 那么,这里的“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中的任何数不包括谁?(板书:不是0) 这句话中那部分比较重要?
学生读后齐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验算的方法分别验证不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从而来感知“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认识到0÷0商的不唯一性,所以0不能做除数,突破教学难点。】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例6。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个结论来学习“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 1.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 (1)出示例6。
a.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b.求李思(万青)家的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列式?(板书:309 ÷ 3 = 420 ÷ 3 =) c.判断并估算:这两道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板书:三位数) (2)计算第一道算式。
我们先一同来完成第一道算式,请看学习要求:
a.先用竖式独立计算(1)题,想一想:这道题与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b.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c.展示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 (3)学生独立计算、合作学习。 (4)各组展示汇报,重点:
a.把竖式不简便的和简便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简便写法; b.弄清此题与之前题目的不同:商的中间有0; c.通过“注意”,明确“0的占位作用”。 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而后又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中间的0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就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2.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引入:同学们合作学习学得很好,顺利的解决了第一题。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商的个位上有0要不要写呢?好,那我们用第二题来验证一下,这道题请大家独立来解决。想一想: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两种不同的竖式过程。 (3)汇报:说清简便写法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刚才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并且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个位上的0也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也会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同样也起到占位的作用。
我们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顺利的解决了两道关于“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书上29页的“做一做”, 女生做
1、3题,男生做 2、4题。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思考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法的初步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基本计算: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 1、3题,男生做
2、4题) 2.提升练习:30页3题。
对比竖式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 3.解决问题:30页4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再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学生学有后劲。】
四、回顾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不但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而且能够运用这个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初步学会了“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对于这部分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的例7中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309 ÷ 3 = (三位数)(2)420 ÷ 3 = (三位数) 0 ÷ 3 = 0 0 ÷ 5 = 0 0 ÷ 8 = 0 0 ÷ 0 = 0、 1、
2、100...... 【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有关用电量的素材的计算,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具体体现如下: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创设情境,自己全吃光后,导致其他师徒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学生感受到0除以
1、
2、3„„等数都得0,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急于修正学生认识上的“漏洞”(0除以任何数都得0),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算理,给了学生不断完善新发现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个完整地认识,通过验算明确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从而自然地揭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
二、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竖式计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或问题答案进行估计。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309÷3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通过两种不同写法学生的介绍及集体探讨研究,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简便写法的需要,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算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继续延续学习,引导学生继续尝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算法,通过自己的尝试,体会0占位的作用,是不可随便丢掉的。
三、多层练习,巩固知识的建构。
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最后,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
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同样的知识点
四、不足: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方能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对于“420 ÷ 3 =”的处理略显匆忙,一带而过,致使部分学生对于商的末尾有零的情况掌握不牢固。 3.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致使练习题中的“解决问题”没能完成,而且超时近5分钟。简洁,个别地方的引导语不够到位,以后亟待加强。
4.教师语言不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