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刘-心理健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横溪社教中心:刘锦平

一、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青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我国划分老年期的标准

————————————————————

老年前期 老年期 长寿期 百岁老人 (中年人) (老年人) (长寿老人) ———————————————————— 45—59岁60—89 >90岁>100岁————————————————————

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占总人口的10%,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据估计,2025年将达到2.9亿。

二、健康的标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其机体功能正常而没有疾病,而且其心理状态也应是正常的,能适应社会生活。

什么是心里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类健康的新标准为机体健康的“五快”、精神健康的“三良”。 “五快”是:

第一,食得快;食得香,口胃好

第二,便得快;小便没有尿频、尿急、尿不尽、顺速有力,大便顺速

成形

第三,睡得快;没有思想杂念,睡的沉熟,质量高 第四,说得快; 反映灵敏,灵活性强,语言思路清析 第五,走得快。精神振奋、有朝气、有活力 “三良”是:

第一,良好的个性; 对人生抱有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有希望,对生

活心安理得,毫无他念,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现实。

第二,良好的处世能力:人在世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琐事而烦恼,

种种关系要顾虑在金钱、名声、地位面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能有积极健康心态面对,轻松自如,为人处世。,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列如: 1.压抑情绪容易生癌;

2.急性子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 3.良好的情绪可以防病。

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五原则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促进老年心理健康的一二三四五原则,对老年人养生保健十分有益,即“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二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疾病、恩怨;四老:有个老伴、老本、老窝、老友;五要: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遵循一个中心

以身心健康为中心,不再是追求金钱为主,而是以健康为主。老年人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心身健康。老年人心身健康了,就不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一个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给予的乐趣。

谨记两个要点 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老年人应该活得更轻松一些、该享受的时候应该好好享受,不要

太辛苦,太辛苦就会忘却生活的本来意义和幸福。潇洒者,自然大方,轻松自如,不拘束;糊涂者,大彻大悟,淡泊宁心,不为琐碎事所扰。人生苦短,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何必斤斤计较那些生活中的无聊琐事?糊涂一点,宽容一点,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看开一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做到三个忘记

忘记年龄:老年人不要总担心自己年事已高,不要在心理上老是惦记自己的年龄,做到心理上放松,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这个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年龄有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的不同计算方法。

忘记疾病:不要过度担心自己的疾病,不要对身会的某种疾病过分敏感,要重视它,也要藐视它,担心害怕,紧张惶恐会使免疫力下降,会“怕”出病来,正确对待疾病,减轻精神压力是战胜疾病的良方,疾病似弹簧,你弱它就强,整日胡思乱想,抗病的能力就会减弱,疾病就会加重,身体有了病,及时去看,但精神调理不可忽视。

忘记恩怨:人的一生,就象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坎坷坷,恩恩怨怨,对过去了的这些往事要看淡一些,不要总回忆过去的恩恩怨怨,没有必要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斤斤计较。怨恨是身体健康的天敌,对怀念它一次,就伤害你一次,怨伤脾气伤肝,中医认为血瘀气滞就是病,怨气是万疾之源,我们老年人要想的开、放的下,不生气,不找气、不发火,不急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遍体鳞伤。老年人应该放松自己,乐观地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珍惜四老 有个老伴:俗话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老人们含辛茹苦窝养了一巢小鸟,孩子们翅膀硬了都要飞走,或忙于工作及自己的事业,根本没有时间来陪陪你,问候你。“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托,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关怀,是其他关系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老年人也要把婚姻和家庭经营好,和老伴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照顾,儿女再好也不如夫妻相互照应好,夫妻间的感情沟通对养生保健非常有益。 有个老窝:人到老年要有个避寒挡雨的属于自己的住宅,才会有安全感,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要记住,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

的家永远不是父母的家。

有点老底:老年人应该有一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手中有点积蓄能够及时拿出以解燃眉之急。钱不是万能,但没能钱万万不能,不到断气时,积蓄不能随便交出来。

有几个老友:老年人应该有几个老朋友,平时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帮帮忙,人是社会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万个人,这是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愉悦心情的必有之路,这个阅就是要和人交往,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与人来往,对养生保健很有好处。

选择五要

要掉、要跳、要笑、要俏、要聊

要掉。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颗平常心,这对于有社会地位的人

来讲尤为重要。

要跳。老年人要经常活动,而不是单纯指跳舞。“生命在于运动”,运

动可增强体质,使机体充满活力,还可以调节情绪。

要笑。老年人要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时时保持着愉快的心态。每天

对着镜子笑几次,就会有好心情。

要俏。老年人的穿着要漂亮一些,让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这样就会

感觉年轻了许多,别人也会看到其焕发出的青春朝气。

要聊。老年人要经常与别人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闭自己和孤独感

是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老年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聊天是一种最经济实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活动,对防治抑郁症和痴呆均有益处。 五、心理健康要素(心里平衡) ( 1)、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不断是高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社会地位和交往发生变化,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产生不良心态,对新生事物看不惯,相不通,摆不平,从心理上总是不能满足,因而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也影响了家庭的和谐,所以老年人离退休后生活无忧,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我们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俗话说“快活似贴药,忧愁是场病”。保持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是否真正能得到平衡。据调查我国百岁以上健康老人,他(她)们生活习性五花八门,但相同的一面是:心胸开阔,乐观大方,性格随和,心地善良,勤快,爱运动,情绪稳定。一

个心理素质差的人,不仅处事为人难于令人满意,更难于想象他能健康长寿。现实生活中,吵架气死人的有的是,有的人因事一时想不开致疯的,自杀的事例等等不胜枚举。 (2)、人理应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风度;“大将额头可跑马”的气度;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量度。天塔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又何必杞人忧天,成日闷闷不乐呢?有的人患上绝症,医院为其判定了刑期多少多少日子,可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后他(她)还活得好好的,健康得很。这说明什么?说明这种病人既得之则安之,将死亡与恐惧完全抛于脑后,从不以病人自居。一天24小时全能忘记了自我,时刻乐观、大方、心情开阔、舒畅。可见一个人的心态好对健康是多么重要。 ( 3)、那怎么保持稳定心态呢?三句话:“正确对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面待社会”。一个人心态要稳定,就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把自己人生座标定位准确,既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另外正确看待他人,理解他人,对别人有一棵包容之心。永远对社会有种感激之心,不要成天怨天尤人,只要这样去做,绝大部分事情都能顺利解决。如果你总是用悲观消极而不是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待社会 ,那整个社会都将因你而暗然失色,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4)、修心养性。应有(a)慈爱之心——对世界充满爱;(b)好肚肠——心地善良;(c)一股正气——敢说敢做;(d)善于宽容——能容忍他人善意的不足;(f)老实适量——不做太油腔滑调之人;(g)奉献不拘——为社会为他人多奉献;(h)回报不求——不要期望别人的回报。从而,淡泊宁静。同时,可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物我两忘,荣辱不惊,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奉献社会;享受生活;延年益寿;消灾去祸。要想心理平衡,一个人既要奉献社会,还要会享受生活。这里的享受是指他需要更多的业余爱好,知识面应宽一点,业余爱好越多,那么他心理越容易平衡。就怕心理太窄。马寅初老先生讲过两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家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这个度量很大。梁启超给谢冰心写过:“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世界上虽沧桑变化,我心事安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心里各种烦恼的事啊,做一个梦,睡个觉就也飞散去了,这就是心态好。张学良将军,1932年就是国民党革命军副总司令,仅次于蒋介

石,1936年却成为阶下囚,如果心理不平衡,度量小,整日郁郁寡欢,那十个张学良都死了,而他无论受多大的挫折,都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如果一个人成天都计较功名、权利与得失,时时处处都想以自己为圆心划圆,要求世界上的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图去运作,那他不早夭才怪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能控制得了吗?还是任由她去吧!

(5)、一个人心态好时,世界上一切都变得很美好,比如你今天高兴,全心身都很轻松,走到马路上,看到阳光都格外明媚,蓝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满大街的人都很高兴,其实是你个人高兴而感到世界很美好的原故;如果你自己不高兴,心理很难受,或正在兴趣之时,碰到不顺心的事,那就是再好的山光水色你也欣赏不了,再可口的山珍海味也咽不下去。自己心态不好,一切都很灰暗。故要保持自己三个正直愉快的心态。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得其乐。因为帮助人的过程会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同时也是帮助你自己。知足常乐,有道是:人比人气死人。与人比钱、比地位、比房子、比子女、比条件,在位与不在位对比都不可取(举例说明)。人要自得其乐,倒霉的时候,要快乐

俗话说:“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人生是风水轮流转,本来这个世界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永远走运,没有一个人永远是倒霉,要自得其乐。“塞翁失马,鄢知非福”?

总之,一个人要保持永远快乐的心情,才能求得心理平衡,也才能获得良好的健康。请你以健康为中心,生活得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度量大一点,风格高一些,站得高,望得远一些。助人为乐,永远保持快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洒,心理平衡。请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已,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六、不良情绪对老年人的危害 1.损害健康,引发疾病; 2.丧失生活兴趣; 3.产生行为偏差; 4.影响人际交往

七、老年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

1.孤独 2.忧郁 3.焦虑 4.愤怒 5.多疑

八、解决老年人的不良情绪的方法

1.宣泄法:

第一种,说出来。所谓“不吐不快”。 第二种,哭出来。 第三种,写出来。 2.幽默法 3.自我暗示法 4.遗忘法 5.助人为乐法 6.儿女亲情法

九、老年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 1.老年人积极应对三部曲

第一步:鉴别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向自己说“停”! 第二步:按强弱逐一详细列出社会适应不良的事件。 第三步:找到解决的办法。

2.不觅仙方觅睡方――睡一个好觉 3.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首先,老年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 其次,老年人要学会打扮自己。

再次,老年人还应注意合理安排膳食。 4.拥抱现在,学会遗忘。

日本老年人长寿的经验之谈是三个忘记: ①忘记死亡,可摆脱恐惧死亡的困扰; ②忘记钱财,可从钱财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③忘记子孙,可卸去为子孙操劳的精神负担。 5.善于安排。

首先,合理安排时间。 其次,合理安排钱。 6.学会放松。

“心静则神安”,学会放松,可以令心神愉悦,轻松舒适,不再受不良情绪的干扰。

正是“夕阳风雨后,景色尤更娇”。

小结语 四句话:

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

“一个中心”:是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第一点叫糊涂一点,第二点叫潇洒一点。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永远保持快乐。“八项注意”:四大基石,四个最好。

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有这些基本上不要吃什么药,我们个个都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