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族药余甘子的急性毒理与药效学研究_李萍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DOI:10.13193/j.archtcm.2002.06.145.lip.088

#852#

ChineseArchiv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December.2002,Vol.20,No.6

民族药余甘子的急性毒理与药效学研究

李 萍 林启云 谢金鲜 李爱媛 谢 彬

1

1

1

1

2

(1.广西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530001 广西南宁;2.广西中医学院九七级药学本科实习生//第一作者女,1967年生,讲师)摘 要:目的:观察余甘子抗肝损伤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理。方法:一是观察余甘子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二是采用四氯化碳(CCl4)一次性腹腔注射(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糖元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作病理学观察。结果:¹余甘子水提物的LD50为35.16?2.5g/kg。º余甘子水提物各剂量组均可降低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的活性及肝脏系数,并能增加肝糖元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余甘子水提物对CCl4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该药口服安全,毒性极小。

关 键 词:余甘子; 急性毒理; 药效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2)06-0852-02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油甘子、橄榄、牛甘果,是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hL的成熟果实112。在我国,余甘子本是民间习用果品,但以其入药,自古有之,可以说是药食两用佳品。5本草纲目6中记载:余甘子性凉,味甘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功效122,民间常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咳嗽、乙型肝炎、腹水、便秘、

132

肿瘤、发热、皮肤病、高血压、胆囊炎及癌症等疾病。迄今为止,国内外现代药理学研究已从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衰

14-62

老、抗癌、抗肿瘤、抗突变、抗高血压、降低血脂、解毒等方面验证了余甘子的治疗功效,但尚未见有余甘子护肝损伤作用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为了验证余甘子护肝疗效,更好地提供临床用药依据,本文应用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系统地对余甘子进行了急性毒理与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g~25g,雌雄兼用,由本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桂医动字第11004号

药物 新鲜余甘子,清水洗净,去核取肉,加10倍果肉量蒸馏水浸泡30min,煎煮二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小体积,加入4%明胶水溶液,不断搅拌,加热,过滤,去渣,用三倍95%乙醇沉淀24h,过滤,去渣,浓缩至2g/ml分装备用,临用前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联苯双酯滴丸:山东省德州制药厂,批号20000309。

试剂 CCl4,北京化工厂,AR,批号940102;ALT试剂盒、AST试剂盒、ALP试剂盒,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980903、980712、980525。2 实验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 用余甘子水提物作为供试液,按改良寇氏法进行LD50的测定172。通过预试验,找出最大致死量(Dm)和最小致死量(Dn)。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Dm开始,按1B0.85比例用蒸馏水等比稀释,灌胃(ig)给药,容量为0.3ml/10g,2次/d(间隔4h),然后连续观察7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

CCl4肝损伤

182

组为联苯双酯阳性对照(45mg/kg);½组为CCl4模型组对照组(蒸馏水,20ml/kg);¾正常对照组(蒸馏水,20ml/kg)。每日ig一次,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ip0.1%的CCl4花生油溶液(80mg/kg),禁食不禁水,16h后摘眼球采血,取肝备检。3 检测项目

肝糖元测定:按蒽酮法进行。血清ALT、AST、ALP活性测定:分别按照ALT、AST、ALP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用TBA-1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计算肝脏系数:肝脏系数=(肝脏重量/体重)@100%。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经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肝组织标本,石蜡包埋,超薄切片厚5Lm,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分级标准:(-)表示肝组织无肿胀、坏死或炎性细胞浸润;(+)表示轻度肝细胞肿胀,单个肝细胞坏死,或少许炎性细胞浸润;(++)表示中度肝细胞肿胀,或肝细胞灶性坏死,或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表示重度肝细胞肿胀,或肝组织片状坏死,或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差异采用t检验。

4 实验结果

急性毒试验 给药后发现部分小鼠出现尾巴变黑、蜷卧、耸毛、耳壳苍白、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并有死亡情况发生。按改良冠氏法公式进行计算,结果余甘子水提物的LD50为35.16?2.5g/kg,95%的可信限为32.66~37.66g/kg。

余甘子水提物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各组血清ALT、AST、ALP活性的变化:模型组ALT、AST、AL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ALT、AST、ALP的活性(P<0.05~0.01)。见表1。

各组肝糖元含量及肝脏系数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肝脏系数明显提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余甘子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提

172

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

小鼠,¹~»组为余甘子水提物高(LD50/5,即7.0g/kg)、中(LD50/10,即3.5g/kg)、低(LD50/20,即1.8g/kg)剂量组;¼

2002年12月第20卷第6期 中医药学刊

#853#

表1 各组小鼠血清ALT、AST、ALP活性的检测结果比较(󰀅X?S,n=10)

组别正常对照模型对照联苯双酯余甘子

剂量(g/kg)--0.0457.03.51.8

ALT(U/d1)47.3?10.9570.0?100.9$291.0?36.8n334.8?35.7n372.4?42.6n469.7?73.2s

AST(U/d1)116.1?14.8416.3?70.3$226.6?23.3n242.0?30.2n267.3?25.2n351.3?37.2s

n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余甘子水提物的LD50为35.16?2.5g/kg,相当于成人(60kg体重)每日口服生药剂量(8g

~12g)的163~188倍,说明余甘子口服毒性极小。本实验采用CCl4复制了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余甘子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四氯化碳所致动物肝损伤后血清中的ALT、AST和ALP的升高,明显提高肝糖元含量,显著降低肝脏系数,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说明余甘子对四氯化碳所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CCl4是引起急性肝损伤传统的肝毒模型,其对肝脏的损伤主要是因为CCl4在肝细胞内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为具有高度反应活性的自由基CCl3#和CCl3O2#,这些自由基与肝细胞膜磷脂发生共价键结合,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降低和蛋白巯基的改变,使线粒

ALP(U/d1)19.6?1.835.1?3.4$22.4?2.4n25.3?2.8n28.2?2.2n31.6?2.7s

s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P<0.01 P<0.05

高肝糖元含量,并可明显降低肝脏系数(P<0.05~0.01)。见表2。

表2 各组小鼠肝糖元及肝脏系数的检测结果比较(󰀅X?S,n=10)

组 别正常对照模型对照联苯双酯余甘子

剂量(g/kg)

--0.0457.03.51.8

05

肝糖元(g/100g肝组织)0.0975?0.0140.0436?0.005$0.1269?0.030n0.1173?0.028n0.0984?0.036n0.0758?0.039s

肝脏系数4.29?0.536.25?0.39$5.05?0.35n5.16?0.35n5.39?0.37n5.87?0.44

n

体、内质网、细胞转运Ca2+或贮存Ca2+异常,引起细胞浆内Ca2+升高,从而破坏肝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受到阻碍,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引起肝脏功能损害1102。余甘子对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显著,提示余甘子具有护肝降酶,促进肝糖元合成、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实现。

参考文献

11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编委会.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M2.第二

册,北京:科技出版社,1985,587122李时珍.本草纲目1M2.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1824132夏泉,孔杰.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1J2.中国中

药杂志,1997,22(9):515142成翠兰.余甘子的营养与医疗保健作用1J2.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1999,4(2):31152NadkamiKMetal.IndianMateriaMedica.VolI.3rdEdt.

Bombay:PopularBookDeport,1984;481162AshokKumarGirietal.Cytologia,1986,5(1):375

172陈奇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1M2.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37

182吕圭源,王一涛主编.中药新产品开发学1M2.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7,1397192刘莉,李保莉,周四元,等.唐古特大黄多糖对小鼠急性肝

损伤的保护作用1J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6):

549

(2002-08-10收稿;2002-09-21修回)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sP<0.

病理学检查:正常组镜下见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形态正常,肝窦及汇管区无异常。模型组镜下见肝细胞广泛

水样变性,肝索紊乱不清,可见灶性坏死,汇管区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余甘子低剂量组肝脏病变较模型组为轻,镜下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或轻度浊肿,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中剂量组的肝组织轻度浊肿,间质内有少许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高剂量组的肝组织偶有小坏死灶,肝细胞结构较正常。联苯双酯组肝细胞索结构清晰,肝细胞形态较正常。见表3。

表3 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比较(n=8)

肝细胞变性-+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余甘子高剂量组余甘子中剂量组余甘子低剂量组

801100

0255416

7006020204070

肝细胞坏死-+800000

02542060223477041121

700000

炎症反应-+

11452160332467041122

5 讨 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本刊级别的复函

1本刊讯2 本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中医学院主的中医药月刊,每期160页,为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近来,许多作者询问本刊级别问题。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2月25日复函指出:5中医药学刊6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一本中医药科技期刊。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从来没有为期刊划分过等级,也没有国家级和省级之分。只是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即中央单位主管的期刊叫中央期刊,各省直单位主管的期刊叫地方期刊。因此,5中医药学刊6为中央期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