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两面性本组教材是具有说明性的文章,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两篇
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口语交际·习作三》及《回顾·拓展三》。《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引领学生走进动物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科学的兴趣;《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假如没有灰尘》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
2、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四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生字。 2、教师准备有关课件。 3、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
五 教学课时 14课时 六 教学过程
9、鲸
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运,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
方法。
三 教学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 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列数字的表达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 种类 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用列数字 举例子 做比较 打比方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
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9 鲸
非常大
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种类 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除了让学生感知鲸的形体特点:大、重、长之外,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介绍清楚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对稍显枯燥的说明文也学得有滋有味。课后的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把这些写作方法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10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 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
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板书:驯良 缨 蛰伏)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擂台赛
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
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
三、拓展练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
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其中,课文第三自然段从“住”这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A指名介绍松鼠是怎样搭窝的。 B从中画也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体会这段话是按照事物的先后顺序来介绍松鼠搭窝的, C从这一自然段,你体会到松鼠的什么? D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后,我发现学生还不大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松鼠做事聪明、认真的特点。如果我先引导学生齐读重点句子“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边又暖和又安全”,接着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窝搭得暖和又安全,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松鼠的感受,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学生抓住重点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体会动物的可爱,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1 新型玻璃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3.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朗读课文。
5.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
产品。
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
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他们有什么用处吗?
看课题后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新型玻璃呢?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板书: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
的认识各种玻璃。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 展开想象为未来设计新型的玻璃。 3. 熟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用运。 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
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 2.下面请你上来像在座的同学推销。
3.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
4.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如果知道,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5总结
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让理想成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板书设计:
特点 不断探索 新型玻璃
作用 创造奇迹 教学反思
《新型玻璃》这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这种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
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12.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 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
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ã) 可恶(wù) 恶劣(liâ)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 )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五、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一)第一段
1 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转折)
2 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第二段
1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 2 生字比较: 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三)第三段
1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两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
2 小组讨论交流 3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灰尘()吸收太阳的光线,()反射太阳的光线,(),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4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5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6指明朗读第三段 六、练习和拓展。 1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2. 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教学反思: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放手,放手让学生去做,虽然本课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遗憾,但是也带给我许多启发,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前进。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
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
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第二、三课时 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
1.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2.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课文中的例子 方法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日积月累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单元测试 两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姓名: 班别: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才运用。(30分) 一、 看拼音,正确规范地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lǜ lián’ǒu dào qiâ pàn fâi pǐn
过( ) ( ) ( ) ( )断 ( )
二、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分)
朝晖(zhāo cháo) 勉强(qiǎng qiáng) 调节(tiáo diào) 落空( luî là )
三、 订正错别安。(在错别字下打“ ” ,订正在括号内)(3分)
1、 鲸的受命很常,一班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 ) 2、 爸爸鼓厉我在接在励争取考个第一名。 ( )
四、 请把下面的词语或诗句补充完整,再补充两个课外积累的四字词语。(5分) 气象( )( ) ( )然大物 ( )往( )来
五、 我的词汇最丰富,能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句子的括号里。(4分) 观众们( )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男子单打比赛,首先进行了的是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时,两个运动员( )抽打了十几个回合才见分晓。接着,( )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掌声( )了整整一分钟。
六、我是小医生,一定能治好它们的病。(把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国家。 2、大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七、我真棒,能把下面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用一句话写下来!(2分) 1、 空中没有灰尘。
2、 地面上的万物是湿漉漉的。
八、请按要求完成填空。(2分)
假如你是一名小小推销员,你会想向你的顾客推销 (商品名称), 你会从“商品”的 、 、 、 (请选择其中三方面填写)去介绍。
九、我是个小画家,能根据下面的叙述画简笔画。(4分)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须鲸: 齿鲸: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才运用(30分)
一、 阅读《新型玻璃》选段,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15分)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 谦)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 )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xínɡ hānɡ)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 (rànɡ yànɡ),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ǒu ïu)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 在(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 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打上“√”(2分) 3、 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相反的词语。(2分)
陈设( ) 昂贵( ) 柔软( ) 怀疑( )
4、 请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2分)
5、 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2分) 二、 阅读下面短文,仔细回答下面问题。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找食物。见到一只小蜜蜂 嗡嗡 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 喂 蜂儿 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
“你们跟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啰!”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了人们„„”
1、 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3分)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称赞( ) 勤劳( ) 喜爱( ) 3、请用“ ”划出描写蚂蚁心理活动的句子。(3分) 4、结合短文,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5、 读读短文,展开想象,给文章加一个结尾段,写在文末的横线上。(3分) 6、 请为短文加个题目。(1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1、 本单元的课文学习里,让我们知道灰尘有两面性。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呢?请你运用掌握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 2、 作文。(35分)
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物品介绍给大家,是你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一种物品,抓住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字数400左右)
第三单元测试小结 一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