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规范公司对采购合同的管理事宜,做好采购合同的编制、签订、执行、修改等工作,使其符合采购管理的要求及公司的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采购合同管理的相关事宜。3.管理规定 3.1 采购合同的编写
3.1.1 公司采购部是采购合同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采购合同的编制、签订、执行、控制等管理事项。
3.1.2 公司一次性采购物品金额高于××元,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外地采购必须签订合同。
3.1.3 采购合同的编写程序。
(1)选择供应商。必须是公司认可的合格供应商。 (2)进行谈判。采购部应与合适的供应商展开谈判,谈判内容包括采购物料的价格、数量、质量、供货方式、货款支付等,并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选择对公司最有利的供应商。
(3)拟定草案并评审。采购部应根据谈判所形成的方案拟定采购合同草案,报送法律顾问审核及总经理/分管副总审批。
(4)拟写正式的采购合同。采购部应根据各相关部门、法律顾问及总经理/分管副总的意见对采购合同草案进行修订,并据此形成正式的采购合同。
3.1.4 正式的采购合同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签订双方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 (2)采购物品的单价、总价。 (3)采购物品的数量与规格型号。 (4)采购物品的品质和技术要求。
(5)采购物品的履约方式、期限、到货地点。 (6)采购物品的验收标准和方式。 (7)付款方式和期限。
(8)售后服务和其他优惠条件。 (9)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3.1.5 采购合同的条款内容必须齐备、明确、具体,表达必须严谨。
3.2 采购合同的签订
3.2.1 供应商与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并以其个人名义签订采购合同,如果委托他人代签,采购部应审验其委托证明。
3.2.2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其他任何形式的合同均视为无效合同。
3.2.3 对于金额在××万元以下的采购合同,可以采用电子版的方式进行签订,即公司将合同拟定好后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盖章签字后以作回复,公司盖章签字后发给供应商回执,视为合同成立。
3.2.4 签订后的合同由财务部保管。 3.3 采购合同的执行与控制
3.3.1 合同签订后即具有了法律约束力,采购部应及时地向供应商发送订货单,使供应商及时准备公司所需的物品。
3.3.2 采购部应配合质量管理部做好采购物料的进厂验收工作,当所采购的物料不符合合同所约定的质量要求时,采购部应立即知会供应商进行处理。
3.3.3 采购部应建立合同履约的管理台账,对双方的履约进程逐次、详细地进行书面登记,并保存好合同的原始凭证。
3.3.4 对于供应商需要按照样品或图纸加工的物料,如果存在加工过程周期长、变数多、监控过程比较复杂的现象,可要求供应商提供进度安排,采购部根据进度安排与供应商进行联络,进行积极的协商,确保物料能够及时地运送到公司。如果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将延缓公司的生产,采购部应减少该供应商的采购数量并与其他供应商联系,增加采购数量。
3.3.5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采购部应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将供应商视为公司的战略发展伙伴,以便于在生产
旺季加大物料采购时能够及时地供应,在生产淡季时能够缩减物料采购的数量。
3.3.6 采购部应本着经济型的原则做好物料的采购进度控制工作,既保证仓库中的采购物料库存最低,同时还能保证采购物料满足生产的需求。
3.4 采购合同的修改与终止
3.4.1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供应商的原因造成无法按量供应的采购物料,采购部经调查核实,可与供应商签订新的采购物料数量的协议,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3.4.2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原材料价格或工资出现上涨,供应商无法按合同规定的价格交货),采购部可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签订新的供货价格的协议,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3.4.3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因不可抗力导致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经过核实后,可与供应商进行协商签订延期交货协议,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执行。
3.4.4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合同终止
(1)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执行,双方同意取消合同。
(2)因市场环境或需求的变化一方提出取消合同,由双方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3)出现违背合同条款的状况。
(4)逾期没有履行合同约定的。
(5)发生符合合同条款中合约解除的事项。 3.5 合同纠纷的处理与合同管理
3.5.1 当公司与供应商所签订的合同出现纠纷时,其一般采取如下处理方法:
(1)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请第三方协调解决。 (3)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5.2采购合同的签订人员与资料管理人员要遵守合同的管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司将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
(1)泄露合同内容。 (2)私自更改合同内容。 (3)丢失合同。
(4)在合同签订和资料保管中损害公司利益。 3.5.3 参与采购合同履行与监督的人员违反公司的相关规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公司将根据性质与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