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三)(含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ú liàn wèi wèn juàn liàn fán máng

róng xìng nián líng cāng bái shěn sh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蓟北(jì) 五千仞(rèn) B.绷带(běng) 参谋(mú) ....C.拟定(ní) 黯然(àn) D.金镯(zuó) 威吓(xià)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签字 诊所 熟练 B.从容镇定 一本正经 一见衷情 C.眷恋 审视 惊疑

D.情不自禁 依依不舍 忍无可忍

4.“鳈”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 )有关。(2分)

A.泉水 B.一种鱼 C.渔夫 D.一种船 5.下列各组词语中全是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2分)

A.慰问 衰弱 利益 崭新 B.颤抖 瞪眼 奔赴 命令 C.搂住 胆怯 威吓 激怒 D.惊疑 幸运 头晕 咆哮 6.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失:①丢;②没有掌握住;③错误,疏忽;④没有达到目的;⑤改变常态。 (1)他失足掉到了河里。 ( ) .(2)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色。 ( ) .(3)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良机了。 .(4)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7.选词填空。(2分)

朴素 朴实

( ) ( )

(1)这篇文章语言( ),感情真挚。

(2)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 )的生活。

柔和 柔软

(3)沃克医生的目光( )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4)家是一盏明亮的灯,家是一张( )的床。 8.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3分)

(1)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 )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 ) (3)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 ( ) 9.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诚意,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

①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①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 12.默写古诗。(4分)

(1)剑外忽传收蓟北, 。(2) ,南望王师又一年。 (3)青海长云暗雪山, 。(4)孤帆远影碧空尽, 。

得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课文《军神》片段,回答问题。(13分)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填空。(7分)

(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得知,手术过程对于病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_的,而病人却一直坚持着,这足以反映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更衬托出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充分流露出了沃克医生内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朗读这句话时要用________(A.激动高昂低沉缓慢)的语调。(3分)

2.选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沃克医生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原因是( )。(多选)(3分) A.刘伯承不使用麻醉药接受手术,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手术时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像神仙一样厉害。

D.刘伯承有着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二)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

的。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分)

(1)我国的国歌是《 》,由 作词, 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是“ ”, 结尾是“ ”。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4.“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最强音”指的是( )(2分)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高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

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3分)

.

得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请以“他(她)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把他(她)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其内心活动。

答案

一、1.熟练 慰问 眷恋 繁忙 荣幸 年龄 苍白 审视

2. A. 3. B 4. B. 5. B. 6. (1)② (2)⑤ (3)① (4)③

7.(1)朴实 (2)朴素 (3)柔和(4)柔软 8. (1)神态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9. D. 10.C.

11.(1)①他抓住床单。

②他双手把身下的白床单紧紧抓住。 (2 )①每个战士的血肉之躯都是父母所生。

②没有一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3)他勉力一笑,说他一直在数刀数。

12.(1)初闻涕泪满衣裳 (2)遗民泪尽胡尘里 (3)狐城遥望玉门关 (4)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一)1.(1)极其痛苦 有钢铁般的意志

(2)冷静 毅力惊人 (3)惊叹 赞赏 A

2.用更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更有力地表现了刘伯承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形象。

3. ABD

(二)1.(1)很自然地产生。 (2)(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2.(1)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聂耳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3.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

4.C

5.示例:唱起国歌,就会感受到革命先烈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唱起国歌,心中就升起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唱起国歌,就振奋了精神,决心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三、习作例文略。

------------------------------------------------------ ------------------------------------------------------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