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管理作业第一批
1、生产工艺专业化形式的缺点是( D )
A、生产系统柔性高 B、在制品存量少 C、生产系统刚性大 D、生产率水平低 2、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是( A )
A、生产单位里配备加工产品所需的全套设备和各工种工人,完成产品大部分工艺过程 B、工人都从事与自己专业技能相符的工作 C、对生产工人不断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形式 D、使用通用设备进行单一产品生产的生产形式
3、生产工艺专业化形式的优点是 ( C)
A、生产成本低 B、生产率水平高 C、生产系统柔性高 D、在制品存量少 4、订货生产方式( D )
A、是适用于通用产品生产的生产方式 B、适宜采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C、适宜采用高效的专用生产设备 D、生产系统应有能够由生产一
种产品迅速转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应变能力 5、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适应( C )
A、单件小批量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C、大批量产品生产 D、专用产品定制生产 6、现代生产管理的环境有下列变化: (D ))
A、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完整和复杂 B、技术进步使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C、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长 D、生产系统向多品 种、中小批量生产形式转变
7、下列行业不属于服务业的是( D )
A、交通运输 B、政府机关 C、文化教育 D、食品行业 8、服务业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区别( C )
A、不进行制造性生产 B、生产率水平高 C、与顾客接触程度高 D、可以充分利用库存平衡生产 9、指出下列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属于加工装配式的生产过程( A ) A、汽车制造 B、石油分馏 C、火力发电 D、饮料生产 10、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缺点是( A )
A、生产系统可靠性较差 B、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C、在制品运输路线长 D、在制品存量少 11、生产工艺专业化形式适应生产的产品是(C)
A、汽车 B、洗衣机 C、专用设备 D、石化产品 12、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和技术协作是为了(A)
A、使企业得以简化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B、企业只能专门做一种产品 C、企业之间相互交易,可以创造更多财富 D、建立更多的 企业以促进就业
13、生产系统中采用专用设备是因为 ( C )
A、无法用通用设备生产 B、它的价格比通用设备低 C、它的生产效率比通用设备高 D、它适合多变的生产工艺
14、生产工艺专业化形式是( B )
A、在生产单位内,按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B、生产单位内,集中同类型设备和同工种工人,对各种产品进行相同工艺方法加工的形
式 C、对生产工人不断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形式 D、尽量使用专用设备进行生产的生产形式 1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表现为( C )
A、产品制造过程没有瓶颈环节 B、加工过程各工序的安排上紧密衔接 C、能够由生产一种产品迅速转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应变能力 D、加工过程
各工序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大体相等的工作量 16、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生产管理组织特性是(D)
A、主要解决原材料供应可靠性问题 B、主要解决产品质量实时监控问题 C、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物流问题 D、主要解决订单随机到达和生产能 力瓶颈对生产计划的影响问题
17、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A)
A、向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方式变化 B、向适应大批量生产方式变化 C、向适应单一品种生产方式变化 D、向适应个体、手工、定制
生产方式变化
18、进行流程分析 ( B )
A、就是将文字或其他描述转变为流程图的过程 B、就是对所建流程模型的要素、特性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和优化的过程 C、就是设定流程目标 的过程的 D、是在流程建立后进行 19、在企业流程的构建中(A) A、流程设计的结果反映在实现了设计者所要求的系统特性 B、系统中各流程之间的关系并非研究的内容 C、不同流程中效率、质量、成本、柔性等
流程特性都是同等重要的 D、流程的构建只需定性地建立系统的架构 20、在流程的构建中确定流程系统的范围(D))
A、越大越有利于流程的研究 B、越小越有利于流程的研究 C、要尽量避免扩大系统的研究范围 D、要根据企业的能力和研究的需要来扩大系统的 研究范围
21、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画出系统图是因为(D)
A、不画出系统图就无法进行管理活动 B、不画出系统图就无法进行系统的设计,评价和改进 C、系统图才能反应出系统的全部活动 D、可以以系
统图凸显关注的系统流程,用数学、模拟或其他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 22、系统中的次优化现象(A))
A、只对本分系统产生优化作用,而对整个系统起到相反的作用 B、对整个系统也起到优化作用,只是优化作用较小 C、是重视整个系统目标的表现 D、只要进一步缩小系统研究范围就可以解决 23、大量生产类型组织管理特征是(C))
A、借助成组技术建立成组生产单元 B、主生产计划滚动编制,不断调整 C、重点解决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产品质量实时监控 D、采用机群式 布置的生产组织形式 24、大量生产情况下,(C)
A、一般采用工艺专业化布置生产组织形式 B、生产计划滚动编制,不断调整 C、可以编制细致的生产工艺规程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D、尽量使用通用设备 25、管理者通过建立系统模型进行生产运作管理是因为(D)
A、模型可以替代生产运作实际过程 B、模型可以暴露生产运作过程的所有细节 C、模型可以使生产运作过程更加真实有趣 D、模型可以运用抽象
手段,略去不需要的细节,暴露所研究问题的内在规律 26、数学模型的优点在于(B)
A、建立之后不需进行检验 B、能揭示事物的基本特性和各因素静态、动态联系的内在规律 C、真实、形象的反映实际事物的基本特征 D、直观、简洁、一目了然 27、反馈时滞对管理系统的影响(C)
A、有利于系统趋于稳定 B、有利于系统减少消耗 C、可以通过减少时滞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D、只能采取等着瞧的态度来对待 28、在批量生产中(D)
A、通常生产准备时间和批量大小无关 B、生产能力和批量大小无关 C、批量和流程运行效率无关 D、批量增加单位时间产品的平均产出通常是增加的
29、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物料移动为顺序移动,系统的流程生产能力(C)
A、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之和 B、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大值 C、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小值 D、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平均值 30、在连续生产流程中(D)
A、实际流程时间无法缩短 B、流程的实际流程时间为流程各工序生产时间及空闲等待时间之和 C、流程的理论流程时间为流程各工序生产时间及空闲等待时间之和 D、流程效率等于流程的理论流程时间和实际流程时间之比
31、生产能力分为工序生产能力和流程生产能力(B)
A、工序生产能力反映了工序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 B、流程生产能力是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产出 C、流程生产能力是反映了流程运行效率的相对指标 D、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流程生产能力等于最大工序生产能力 32、生产同样的产品时(C)
A、必须用相同的生产流程 B、生产流程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同的 C、需要根据企业、产品和市场的要求设计出合适要素和结构的不同生产流程 D、必须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33、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优点是( D )
A、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B、工艺路线复杂 C、生产系统柔性高 D、在制品存量少
运作管理作业第二批
1、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是因为:( C )
A、产品的寿命越长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越高 B、产品设计费用太大、设计周期越来越长 C、用户承担的是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D、用户对产品的寿命周期要求变长 2、产品总体设计阶段( A ) A、要绘出产品的简明总图(草图)以确定产品的基本结构 B、要绘制产品生产所需的全套图样,提供有关生产、工艺上所需的全部技术文件 C、要绘
制产品总装图、部件装配图 D、要确定重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和配合 3、在企业产品开发中( D )
A、以新技术生产开发换代新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 B、以现有产品进入新市场要冒技术风险 C、以现有技术生产本企业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没有技术风险 D、以新技术开发全新产品进入新市场风险最大 4、本企业新产品(A))
A、指本企业未曾生产过,市场上已有的产品 B、指本企业已生产,但辅助功能或外观、形状发生变化的产品 C、指基本功能不变,但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使产品的性能有较大提高的产品 D、指用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制出来的市场上从未有过的产品 5、企业流程再造(A)
A、可以在不增加资源情况下提高流程效率 B、不可以用增加资源的方法提高流程效率 C、可以扩大流程范围 D、是在相同生产率水平下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活动
6、利用经验分布来模拟两工作点随机事件发生的状态是因为(B)
A、比采用标准数学分布更简便 B、该随机事件的发生不符合标准数学分布 C、排队问题随机事件的发生不可能符合标准数学分布 D、经验分布可 在一次观察中确定 7、排队问题的实质(D)
A、是管理者不愿意增加资源造成的结果 B、是系统中操作者工作不努力造成的结果 C、是系统设计缺陷造成的结果 D、管理者权衡利益损失和增加资源的成本造成的结果 8、排队问题存在是因为(A)
A、系统中的到达率和服务率是随机的 B、排队是系统中应该存在的自然现象 C、系统中要求服务的对象太多 D、需要利用排队维持秩序 9、蒙特卡罗方法(A)
A、是以模拟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B、它的目的是要求得最优解 C、它的初始状态设定与模型运行状态和对结果判断的难易无关 D、它不考虑非可控变量的变化 10、在进行系统分析时(D)
A、不需对不可量化因素加以考虑 B、衡量系统效果的标准通常是单一的 C、可以以一个效果函数包括所有与系统有关的因素 D、需要进行综合评价将系统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行系统分析 11、企业采用跟随策略开发新产品的优点(B)
A、也有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B、也需企业具有相当的产品开发能力 C、为了获得比采取领先策略企业更多的高额利润 D、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开发 12、产品设计是生产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因为(D)
A、它决定了生产批量 B、它不可更改 C、它所花费用最多 D、它对成本影响最大 13、启发式模型(A)
A、是应用具有某些逻辑依据的经验法则进行判断得以简化的模型 B、不进行综合评价以减少大量探索的工作量 C、以枚举法求得最优解 D、不存 在最优解
14、在服务业流程中与顾客接触度越高(B)
A、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越高 B、工作的复杂性、例外性越强 C、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低 D、流程的效率越高
15、下列方法之一是服务业降低顾客接触程度提高前台服务效率的方法(A)
A、银行叫号服务系统 B、银行大堂经理的设置 C、证券交易所投资理财顾问服务 D、医院的导医问询服务
16、流程再造项目应选择(D)
A、产品质量稳定的作业流程 B、生产效率高的作业流程 C、物料消耗小的作业流程 D、生产的瓶颈环节
17、提高流程的效率是生产运作流程研究的重要任务(D)
A、缩短实际流程时间与提高流程效率无关 B、不增加流程中的资源投入就无法提高流程效率 C、仅通过改进流程和工作方法不可能提高流程效率 D、当流程的各工序生产时间被完全利用时,流程的效率最高 18、价值工程与并行工程的不同点在于(D)
A、利用有组织的力量和集体智慧进行产品设计 B、是在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考虑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C、由设计、工艺、采购、财务、销售等各方面
人员组成设计小组 D、通过绘制功能系统图,扩大思维空间,剔除不必要功能和过剩功能 19、在并行产品设计方法中(B)
A、设计工程师应是掌握制造工艺、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生产管理、产品营销各方面知识的全才 B、使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C、使产品的开发过程变成了设计、加工、试验、修改的多重循环, D、开发过程依次通过各个开发阶段,最后形成商品化的产品 20、服务业产品设计的特点是(A)
A、其产品设计过程和制造业相同 B、其产品设计过程和制造业不同 C、服务业的“生产”过程通常和制造业相同 D、服务业的库存形式和制造业相同 21、无形产品的服务设计中(D) A、不必有制造业中的设计图纸和工艺设计 B、不必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 C、每次服务过程都是相同的 D、必须考虑顾客的参与程度 22、成组工艺规程(B)
A、用于个别关键零件生产 B、主要用于成批和单件小批生产 C、用于单件生产 D、主要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零件
23、工艺路线卡(C)
A、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 B、在零件批量较大时都要采用这种卡片,编制工作量最大 C、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工艺规程形式 D、是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 24、工艺规程制定的细致程度(C)
A、与产品的复杂程度有关 B、与生产技术复杂程度有关 C、与产量和生产技术复杂程度有关 D、与工艺路线的长短有关
25、产品的工作图设计(B)
A、是绘出初步的传动、液压、电气系统图等,以确定实现产品性能的手段 B、是绘制产品试制、生产所需的全套图样,提供生产、工艺上所需的全部
技术文件 C、是要确定产品中各个零件在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工装等重大原则问题 D、是要确定产品的工艺路线,规定加工中产品、零 部件在生产中的流动和分布方式 26、制造业的选址主要影响( D )
A、产品的产量 B、企业的产品质量 C、产品的销量 D、企业的运营成本 27、虚拟公司的特点是(B)
A、是一家皮包公司 B、是建立在各自自身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企业组合 C、是生产虚拟产品的企业 D、它是纵向一体化的结果
28、成功的纵向一体化的优越性是(A)
A、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B、使企业具有流动、变化的组织边界 C、使企业专业化程度提高 D、使企业具有稳定的市场
29、在自制与外购决策中(B)
A、外购是因为外购价格低于自制生产成本 B、自制是因为自制的增量成本低于外购的增量成本 C、自制是因为本企业技术、生产能力能满足自制需 要 D、外购无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0、虚拟制造技术(A)
A、用计算机产生的三维仿真模型降低由于前期设计给后期制造带来的回溯更改 B、制造虚拟产品供顾客使用 C、不能对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有所改 进 D、无助于现实的制造过程 31、价值工程的产品设计特点是(C)
A、产品设计时间增长 B、在产品设计中不考虑寿命周期成本 C、以功能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 D、以成本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
32、服务业的选址主要影响(A)
A、与潜在顾客的接近程度 B、服务过程的质量 C、提供服务过程的内容 D、企业的运营成本 33、产品的工艺设计决定了(D)
A、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 B、产品的自制外购决策: C、产品的年产量 D、建立生产系统的基本资料
运作管理作业第三批
1、预测监控的目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A)
A、预测误差超过一定范围时调整预测模型 B、控制需求的变化 C、预先测定预测的精度 D、当出现预测误差时调整预测模型
2、利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预测是因为(1.0分) (正确的答案:D )
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不如因果关系预测模型 B、在对需求影响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适合利用因果关系预测模型 C、自变量的变化存在周期
成分 D、存在某种对需求确有较大影响的因素 3、加权移动平均法(1.0分) (正确的答案:D )
A、同等地看待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值的影响 B、不含有经验判断的成分 C、通过加权使远期数据更能对未来的趋势的变化产生影响 D、在同样的n
值下比简单移动平均法更能跟随趋势的变化.
4、时间序列模型通常用于哪些方面预测?(1.0分) (正确的答案:D )
A、长期预测 B、新产品需求预测 C、对较大投资举措的前景预测 D、中、短期预测
5、为什么要给出装配流水线的节拍,并在节拍的基础上进行流水线的平衡?(1.0分) (正确的答案:A ) A、按节拍进行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量 B、按节拍进行生产以适应企业生产能力 C、按节拍控制工作地数量 D、按节拍确定生产工艺
6、适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预测方法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 A、德尔菲法 B、顾客意见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系法 7、经理人员意见法(1.0分) (正确的答案:C)
A、主要应用在对较大投资举措的可行性预测上 B、主要应用于大范围销售和有一段销售历史产品的销量预测上 C、简单易行,能在缺乏预测资料的
条件下,迅速、及时、经济地进行预测 D、属于一种定量预测方法 8、采用成组生产线布置形式(1.0分) (正确的答案:A )
A、提高了批量生产的生产效率 B、降低了生产系统的生产柔性 C、适应大批量生产的生产条件 D、适应单件生产的生产条件
9、制造单元布置(1.0分) (正确的答案:A A、兼有工艺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两者的优点 B、只有产品专业化的优点 C、工人之间容易协作和交流 D、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10、实现流水生产的主要问题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A、确定流水线的作业人数 B、进行流水线平衡 C、按工艺专业化形式布置设备 D、确定在制品的运输路线
11、指数平滑法预测模型(1.0分) (正确的答案:A
A、也是一种依时间加权的预测模型 B、不含有经验判断的成分 C、模型构建的原理难以理解 D、需要比移动平均法更多的数据量
12、在指数平滑法中(1.0分) (正确的答案:D A、越是过去的数值随着(-¦Á)n的指数增加而使权重增加 B、需要对需求的变化有较敏感的响应,则应减少¦Á C、平滑系数¦Á不含有经验判断的成 分 D、平滑系数¦Á起到了对不同时期历史数据加权的作用
13、在时间序列预测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1.0分) (正确的答案:B A、周期成分 B、趋势成分 C、随机波动成分 D、未知成分 14、负荷距离法(1.0分) (正确的答案:A
A、负荷距离值最小时,其物料运输费也会近于最小 B、负荷距离值最小时,其物料运输费也会最小 C、是根据各作业单位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进行
定性分析的布置方法 D、只适用解决较小的布置问题 15、作业相关图法(1.0分) (正确的答案:C
A、用于各作业单位定量物流关系十分明确的生产作业单位布置中 B、用于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下的生产设备布置中 C、是根据各作业单位的相互关
系密切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的布置方法 D、是一种重点考虑物流成本的布置方法 16、产品专业化布置方式(1.0分) (正确的答案:B
A、主要问题是每个单元分别设置在哪里 B、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各生产工序操作时间都大致相等 C、主要问
题是如何增设各工序生产设备使各生产工
序的生产速度平衡 D、主要问题是每个单元的面积应多大 17、物料运量图法(1.0分) (正确的答案:C
A、无法应用启发式方法对问题简化 B、是一种定性分析的布置方法 C、适应于规模较小的设施布置问题 D、必须计算物料运输费用
18、选址决策通常是依据(1.0分) (正确的答案:B
A、对有形因素评价的定量分析为主 B、对无形因素评价的定性分析为主 C、对运营成本的分析为主 D、对初始投资的多少评价为主
19、设施选址的量本利分析法(1.0分) (正确的答案:D
A、是只从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角度评价经营方案的方法 B、是对无形因素进行评价的方法 C、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 D、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
20、对“商圈”大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1.0分) (正确的答案:A
A、潜在顾客群分布状况 B、与供货企业的距离 C、服务企业的规模 D、服务性行业的供应协作管理水平 21、服务业的选址主要考虑(1.0分) (正确的答案:C )
A、企业的初始投资 B、企业的服务质量 C、企业的利润水平 D、企业的运营成本 22、一些服务业选址会产生“聚集效应”是因为(1.0分) (正确的答案:B
A、专业化协作的需要 B、吸引顾客的需要 C、相互竞争的需要 D、政府管理的需要 23、设施布置要解决的问题是(1.0分) (正确的答案:C .0)
A、设施内部的生产作业单位组成 B、设施内部生产作业单位的数量 C、设施内部的物流、人流、能源流、信息流是否合理 D、设施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的专业化生产形式及所需设备
24、生产系统图(1.0分) (正确的答案:D A、反映了各生产作业单位的实际面积和最后布置 B、反映了各生产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的数量 C、反映了各生产作业单位的面积大小 D、只是企 业生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生产联系和物料流向的简图 25、经济订货批量的评价标准是(1.0分) (正确的答案:D )
A、企业的生产费用最小 B、企业的采购费用最小 C、全年订货费和库存量最小 D、全年订货费和库存费最小
26、经济订货批量设定的理想条件是指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为(1.0分) (正确的答案:A A、材料消耗是均匀的,需求总量是固定的 B、采购价格随采购量的多少而变动 C、材料消耗是随机变动的 D、库存费用随库存量的多少而变动
27、定期控制系统(1.0分) (正确的答案:D A、其固定的订货周期通常都短于用经济订购批量倒推的订货周期 B、对库存的控制更严格 C、用于占用资金量大的A类物资 D、不需要经常对库存量进行监视
28、定量控制系统(1.0分) (正确的答案:A A、当需求率稳定时,每次订购数量一般固定为经济订货批量 B、不存在固定的订货点和订购量 C、用于占用资金量小的C类物资 D、不需要经常 对库存量进行监视
29、利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预测(1.0分) (正确的答案:C
A、是一种定性的预测方法 B、是通过时间变量推断下期预测值 C、还需对设定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预测 D、不需对设定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预测 30、生产订货批量问题(1.0分) (正确的答案:D
A、只考虑了企业库存系统的优化 B、只考虑了企业生产系统的优化 C、衡量系统效果的标准是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总和 D、在相同的需求量、
订货和库存成本下其经济订货批量大于一次进货式库存模型 31、独立需求的采购订货经济批量(1.0分) (正确的答案:A
A、将企业采购—存储部分看作一个系统 B、生产订货批量不是一次性入库储存 C、考虑了需求率变动造成的短缺成本 D、考虑了安全库存的需要 量
32、库存的优点在于(1.0分) (正确的答案:A
A、可以减少生产准备次数 B、可以降低流动资金占用 C、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D、可以提升管理水平 33、在制品库存(1.0分) (正确的答案:D
A、是一种能明显减少订货费用的库存 B、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有意设置的库存 C、是一种有利于提高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库存 D、是一种可 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而减少的库存 34、安全库存量(D) (正确的答案:D
A、用于订货间隔期内的库存消耗 B、其储备量等于在理想情况下每次的经济订货批量 C、与订货到交货这段时间内需求的分布情况无关 D、与可接受的库存脱销风险有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