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轮机密封油箱清理三措两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一、 概述

本方案为内蒙古发电公司密封油箱内部检查清理方案。本项目为检修部针对A修密封油箱内部检查工作需要设立,公司设备部汽机专业负责本项目所需的资金、工器具、备品备件等的供应,工期控制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协调的工作。具体施工工作由电力检修公司负责,为确保本清扫方案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与本项目相符的三措两案。 二、 工作内容

密封油箱放油,内部检查清扫,密封油箱清扫、回装,连接件紧固检查无松动缺失现象,发现问题处理,密封油箱内部清理干净经验收合格后扣盖。 三、 组织措施

为了本次油箱清理工作的安全顺利完工,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1.1 组长: 1.2 副组长: 1.3 成员: 1.4 职责:

1.4.1 组长职责:负责该项目的确定及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检修的安全、质量、文明生产等

方面。

1.4.2 副组长职责:负责该项目的审核,以及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次检

修的现场安全、进度、质量控制,拟定关键工序、关键环节质控点、验收标准,明确验收人员。

1.4.3 成员职责:负责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部分,负责备品备件和材料的准备工

作,督促工作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具体实施,负技术责任。 2. 现场施工作业组:

2.1 作业组人员:工作票所列人员

2.2 职责:全面负责该工作的检修质量,负责对检修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在工作中贯彻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标准。检修过程中的技术资料管理和检修后的技术总结和资料整理工作。及时汇报检修中发现的重大的问题。 3. 现场安全管理组: 3.1 安全管理组人员:

3.2 职责:对该工作的安全措施进行把关,对施工方案中有关安全生产的部分负责,对安

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违反规程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考核,负现场安全监督责任。 4. 现场文明监督组: 4.1 文明监督组人员:

第 1 页 共 6 页

4.2 职责:对现场文明生产施工负有管理责任,负责现场拆下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的定

制放摆放负责,监督检修人员对现场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杂物、水渍及时清理、确保作业现场干净、无杂物。 四、 技术措施 1. 技术要求:

1.1 开工前测量油箱内油气含量,并每隔2-4小时测量油气含量,工作因某原因中断并重

新开工时应复测油气含量。进入油箱时登记所有进出人员及物品(如手电,白布等)。 1.2 检查油箱滤网,应洁净、无破裂;油位指示器动作灵敏、指示正确。

1.3 部件装配时,对接触油的壳体表面目测应无任何的杂质和表面异物。用面粉团类粘性

物质接触壳体表面,应无可见杂质颗粒。

1.4 油系统部件装配前应将全部零件彻底清理、冲洗干净,应特别注意检查小孔、沟槽及

壳体内部腔室;经反复清洗后,所有零件均应用洁净的清洗液冲洗一遍,保证所有的零件内外表面均无异物和杂质,用面粉团或其它粘性物质接触所有表面应无可见颗粒。 1.5 油箱清理工作中不得使用醚类清洗剂等对油箱进行冲洗,防止挥发造成作业人员中毒

窒息,应用干净的海绵浸油,用干净的白布擦拭;最后用白布粘净。

1.6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

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期检测。

1.7 检查油箱内部的接头或其它部件是否有松动或异常,滤网和磁棒完好无损、干净,防

腐漆应完好。

1.8 若油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

害气体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在油箱内工作一小时应轮换或休息。

1.9 油箱内工作禁止使用行灯,照明工作应使用磁力灯或手电进行。

1.10 在关闭容器、槽箱的人孔门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清点人员和工具,检查确实没有人

员或工具、材料等遗留在内,才可关闭。 2. 重要节点“W”、“H”点验收把关:

质检点(H点、W点)是指在工序管理中根据某道工序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而设置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不经质量检查签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其中H点为不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点为见证点。

遇H点时,及时联系点检及质检人员验收,验收通过才可继续工作。 W W W 工作票、工器具、备件材料等准备完毕,具备开工条件 拆油箱人孔盖,油箱内油口、活接头等可靠封堵,能够防止异物进入 油箱内各油管法兰、活接等连接件紧固检查,无松动、漏泄现象。密封油箱内的法第 2 页 共 6 页

兰垫料全部更换为聚四氟乙烯垫片 H 油箱内部用白面沾净,内部清洁无杂物,经检修方、监理、点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扣人孔盖 五、 安全措施 1. 安全目标:

1.1 杜绝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 1.2 杜绝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1.3 杜绝发生因设备检修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事件; 1.4 杜绝发生检修现场火灾、火情事故; 1.5 杜绝发生人员一般性违章事件; 1.6 杜绝无票作业;

1.7 工作票合格率达到100%。 2

采取的安全措施:

2.1 交叉作业安全隔离措施:

2.1.1 若施工单位内部发生交叉作业,要明确总协调人,制定防止发生人身伤害的措施。 2.1.2 交叉作业各方明确各自的工作区域,知晓各组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避免或减少靠近

他人工作区域。

2.1.3 油箱四周设检修围栏,进出做好登记。交叉作业遇起重作业时,做好临时封闭措施,

工作负责人带领工作班成员暂时撤出起重区域。 2.2 防止人身伤害具体措施:

严格按照《关于规范现场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中规定高风险及封闭空间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许可。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根据工程特点分析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落实责任,工作票上不允许代签字。每日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并签字。

2.2.1 防止物体打击安全措施:工作中使用扳手进行人孔螺栓拆卸时应使用拉动式,禁止野

蛮操作,避免伤人。工作区域的井坑孔洞应有明确警示标志。

2.2.2 防止火灾安全措施:作业中禁止油箱附近及内部动火作业,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油污及

油布应及时清理,避免留下隐患引发火灾。

2.2.3 防止中毒窒息安全措施:开工前对油箱进行通风,待检测合格后工作班成员方可进入

工作,清理油箱时禁止使用醚类挥发性溶剂清洗。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在外面监护,在油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等),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发生问题应防止不当施救。封闭空间应有防止人员进入警示牌。

2.2.4 防止高空落物安全措施:工作中进行传递工器具应使用工具袋,禁止上下抛物,避免

第 3 页 共 6 页

落物伤人。

2.2.5 防止其它伤害安全措施:清理结束产生的废物应统一清理,避免污染环境;工作时严

禁触碰其它设备,避免对其造成损坏;人员出入及物品带入情况做好登记。 2.3 防止人为责任造成设备损坏的安全措施

2.3.1 严格按照检修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进行油箱清扫工作,实际情况如有与指导书不符的

情况,立即请示领导,并与点检人员联系解决方案,严禁擅自不按规定流程施工。 2.3.2 特别注意修前设备的工况、参数等,要做好记录。

2.3.3 拆卸的零部件做好记录,妥善保存,油箱清理前后拍摄照片留存。

2.3.4 密切关注工作人员身体及心理状态,不因责任心和技术素质等人为因素发生设备损坏

事件。 六、 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1.2. 《四期集控运行规程》 2. 生产目标

从实际出发,作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本工程达到施工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杜绝火灾、重大设备事故。 3. 工期目标:

本方案工期结合A修计划进行,保证按期完成任务。 4. 质量目标:

工作结束后油箱内壁及内部设备表面应无可见杂物、油泥等,油箱回油后化验油质颗粒度应≤NAS8级,密封油箱应无渗漏。 5. 施工工序: 5.1. 准备工作

工器具准备,工作票及相关许可办理,措施核对,作业前三措两案学习及三讲一落实。 5.2. 倒油

打开密封油箱排油门将油箱内存油排至专用油桶以备用。 5.3. 拆人孔盖

拆开人孔盖后用塑料布临时遮挡防止落入杂物。 5.4. 检查清理油箱

打开密封油箱人孔必须将气味排放掉在进行作业。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工作区域附近严禁明火,以防油箱内有残留氢气引起爆炸,工作时应每隔4h测量氢气含量。进入油箱前应填写封闭空间作业登记本,登记人员及携带工具等。清理油箱时禁止使用醚类等挥发性清洗剂。

第 4 页 共 6 页

检查油箱内壁是否有腐蚀、损伤的地方。检测油箱低部的沉积物资(分析此物资有哪些成分组成)。清理油箱时,用干净的海绵将油箱内存油吸干,用干净的白布擦拭。 5.5. 封闭人孔

按登记本清点工器具,确定内部没有遗物,联系专业、部门、点检验收后方可封人孔盖。封人孔盖时检查密封条是否完整适用,清理固定人孔的各条螺栓孔,按原来位置回装人孔盖。

七、 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风一 险分析 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创伤、火灾 事故区域、地汽机房0米密封油箱 点或装置名称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油箱内部作业人员中毒窒息、骨折、烧烫伤 上报内容 信息上报 油箱清理人员中毒窒息、现场火灾、人员受伤 上报时限 5min 责任人 上报电话(对方) 步骤 处置内容 中毒窒息 处置人 应急处置二 措施及步骤 将伤者抬至阴凉通风处。施救过程中对油1 箱通风确保油箱内氧气浓度合格或穿戴正压式呼吸器。 2 大声呼救及施救(心肺复苏),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并上报上级管理人员。 创伤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执行步骤 1 对伤者做简单应急处理,拨打医疗急救电话,或迅速送往医务室,由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2 上报上级管理人员 火灾 迅速判断火势情况,使用适当灭火器灭火1 (优先选用干粉灭火器,电气设备着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拨打消防救援电话并组织人员撤离。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第 5 页 共 6 页

遇人员烧烫伤时,应迅速远离着火点,对2 伤者做简单应急处理,拨打医疗急救电话或迅速送往医务室。 3 上报上级管理人员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工作负责人及监护人 1、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保持统一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个人擅自行动,严禁盲目冒险蛮干。 2、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3、进行现场处置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的相关规定,防止事故扩大。 4、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在救援现场不允许轻易去除个人防护用注品。 意5、现场的应急救援器材必须是合格产品,且救援人员对其有充分的了解。 三 事6、救援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救助。项 当救援现场不具备救援条件时,应尽快组织人员撤离。 7、应急救援结束后,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远离事发现场,并做好人员清点工作。 8、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9、应急救援结束后,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应安全绳 急急救药品 四 物 资 应急机构 现场指挥 现场副指挥 成员 成员 物品名称 规格型号 工作岗位 存放地点 工具箱 姓名 联系电话 电话 应成员 急成员 五 电专职消防队 话 医务室 护卫队 火警 匪警 医疗急救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