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输电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探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输电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国家对电力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工作是为了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效率以及质量,以此达到施工流程优化与提升施工效率等目的。从施工管理的内容角度上看,其涉及的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工程图纸、施工流程、工艺技术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不同项目的管理工作实施,确保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探究 引言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电力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系统可以高效满足当代社会公众的日常需求,所以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这也从侧面表明了电力能源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我国在电网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过程中,我国在电力系统发展中进步是跳跃式的。尤其是在电网建设、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其进步速度丝毫没有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稳定性问题

当前,输电线路在我国经济效益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输电线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所发挥的作用和本身的功能是无法替代的。从输电线路的功能上进行分析,输电线路主要是负责整个电力能源的输送,由于传送电力能源系统的线路与人类体内的血管功能极其相似,所以输送电力的线路可以将发电站、变电站和变压器互相联合到一起,从而可以高效地将电力能源传送到我国的各个地方。而传送线路的本质是发电装置以及用电终端的重要桥梁。因此,传送电力能源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与电网工作的稳定性是息息相关的,并和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力能源也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广泛的传送电力能源和电力物联网的全面应用在现阶段是单利领域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泛在电力物联网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完全可以利用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其高效实现在电力系统中各个方面的相关使用,例如,人机交互工程,万物互联工程等,从而使其可以具有全面的感知、高效处理、使用快捷等灵活性强的智慧服务系统。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如果相对应的线路出现了问题,便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能源的输送工作。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2.1管理理念与监管制度方面

国内电力企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其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理念的缺失上。由于施工质量管理观念的缺失,使得高压输电线路在不同施工环节上没有进行明确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导致项目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应付质量监管部门的情况。此外,施工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是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与质量管理等工作中,没能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与质量管理,不仅造成高压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还存在施工安全风险等情况。现有的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一般经过3个阶段,即施工单位自行监测、项目部二检以及公司部门的专门检测3个环节,由于该方面管理工作的缺失,使得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独揽”的情况,在施工质量的评估方面缺乏客观性。

2.2施工人员方面

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作为项目落实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质量观念、安全观念、经济观念等方面的不足,使得项目施工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缺陷。部分管理人员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工作中,由于对施工材料品控、工艺管理与成本效益的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施工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程度的缺陷。

2.3施工环境方面

部分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环境存在一定特殊性,使得施工设备与材料的运输具有一定难度,在部分施工条件恶劣的环境中,由于人为管理不当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线路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造成线路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

3典型施工方法分析 3.1机械化率高

针对输电线路工程而言,机械化率主要表现在机械化装备应用与实际的覆盖情况。针对实际的机械化率计算,可将其划分为主工序和子工序,这样就可获取整条线路的施工机械化率,以此来配套机械协调作业满足既定的经济目标。各工序及其子工序机械化率权重系数分别为:物料小运(场地平整、物料搬运、临时道路修筑均为0.05)0.15,基础施工(开挖或成孔0.20、混凝土搅拌0.10、混凝土浇筑0.10)0.40,祖塔施工(塔材吊装0.20、紧固件紧固0.10)0.30,架线施工(牵引绳展放与导、地线展放各为0.05)0.10,接地敷设(接地孔槽掘进0.05)0.05。

3.2安全质量双增长

在输电线路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中,还需考虑到整体的安全性与质量。在实际的处理环节,需各个监理人员能关注输电线路安全成本,提升安全效益,并注重质量检查,确保其整个工序都能符合实际要求。严格要求施工方能够按照安全与质量的双重标准要求,在工程竣工时均达到合格质量标准,500kV笠里变电站还达到国家优质工程奖质量。

3.3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

在落实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还需与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平台相互结合起来,基于现场的实际情况、风险等级、天气情况等,利用滚动播放的方式来在线展示,确保能第一时间让系统使用者了解基本情况。当视频与现场作业相互关联后就可利用现场作业管控平台查看相关视频,确保各个工序能够顺利地衔接起来。另外,针对输电线路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所使用的施工工器具,可选

择二维码的方式加以标识,基于信息化管理水平作为其基础,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器具管理水平,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盲点逐一消除,这样就可实现其使用状态和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跟踪,确保工器具能够规范化的管理,解决安全管控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3.4物料运输管理

通用车船运输。在进行输电线路的建设中车船运输方式是目前最主要、最常见的,当输电线路需使用到塔材、沙石等大型物料时,就需利用通用的车船运输方式进行处理。但并非所有的通用车船运输都能满足实际需求。如施工现场处于山上,可能部分车辆就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所以就需利用车辆将其运输到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区域;人力、畜力运输。针对高山等区域选择人力与畜力的方式,将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地点。但这种方式运载能力相对有限,再加上运输速度较慢,所以会导致输电线路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索道运输。针对高山等区域,还可考虑到索道运输的运用,这属于一种较高机械化程度的运输方式。相对于人力等运输方式,其本身具有耗时短、运输量大、成本低等特点,不仅可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也不会影响施工进度,能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当然其本身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承载能力有限,如需运输单个重型材料就无法保障完成运输任务。如在索道运输中就需重视其荷重比,计算公式为n=P/W=P/LW,其中W是计算跨内承载锁自重;当利用双承载索时P为设计载荷的一半。但是需要注意,最大单件重量是索道同时允许的所有货物的重量之和,或是单独允许单体物体的最大重量,这一点需加以明确。

结语

高压输电线路在目前的施工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重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制定,另一方面从施工人员、施工设施、防护设施以及材料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此保障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超明,柏亭潇,王罕文,董志伟.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不足与优化路径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3):54-56.

[2]胡毅.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J].高电压技术,2007(03):1-8. [3]纪磊.刍议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53-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