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2 软岩分类
软岩名称 膨胀性软岩 >25% (低强度软岩) 泥质成分含量 塑性变形特点 在工程力作用下,沿片架状硅酸盐粘土矿物产生滑移,遇水显着膨胀等。 遇水发生少许膨胀,在高应力状态下,沿片架状粘土矿物发生滑移。 沿节理等结构面产生滑移、扩容等塑性变形。 具有上述某种组合的复合型机理。 高应力软岩 σc<25MPa 节理化软岩 复合型软岩
?σc25MPa 25% 2.3.2.1 膨胀性软岩的分级
膨胀性软岩(Swelling Soft Rock,简称S型),系指含有粘土高膨胀性矿物在较低应力水平(<25MPa)条件下即发生显着变形的低强度工程岩体。例如,通常软岩定义中所列举的软弱、松散的岩体,膨胀、流变、强风化的岩体以及指标化定义中所述的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岩体,均属低应力软岩的范畴。
产生塑性变形的机理是片架状粘土矿物发生滑移和膨胀。在实际工程中,一般的地质特点是泥质岩类为主体的低强度工程岩体。由于低应力软岩的显着特征是含有大量粘土矿物而具有膨胀性,因此,根据低应力软岩的膨胀性大小可以分为:强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15%)、中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10%~15%)和弱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10%)。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和饱和吸水率两个指标可细分为三级,详见表2-3。
表2-3 膨胀性软岩分级
膨胀性软岩 弱膨胀性软岩 中膨胀性软岩 强膨胀性软岩
蒙脱石含量(%) 干燥饱和吸水率0(%) <10 10~30 30 <20 20~50 >50 自由膨胀变形量(%) >15 10~15 <10 2.3.2.2 高应力软岩的分级
高应力软岩(High Stressed Soft Rock,简称H型),是指在较高应力水平(>25MPa)条件下才发生显着变形的中高强度的工程岩体。这种软岩的强度一般高于25MPa,其地质特征是泥质成分较少,但有一定含量,砂质成分较多,如泥质粉砂岩、泥质砂岩等。它们的工程特点是,在深度不大时,表现为硬岩的变形特征;当深度加大至一定深度以下,就表现为软岩的变形特性了。其塑性变形机理是处于高应力水平时,岩石骨架中的基质(粘土矿物)发生滑移和扩容,此后再接着发生缺陷或裂纹的扩容和滑移塑性变形。
根据高应力类型不同,高应力软岩可细分为自重高应力软岩和构造高应力软岩。前者的特点是与深度有关,与方向无关;而后者的特点是与深度无关,而与方向有关。根据应力水平分为三级,即高应力软岩、超高应力软岩和极高应力软岩,详见表2-4。
表2-4 高应力软岩分级 高应力软岩 高应力软岩 超高应力软岩 极高应力软岩 应力水平(MPa) 25~50 50~75 >75 高应力的界线值是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定义的软岩概念(c=0.5~25MPa)而确定的。即能够使?c>25MPa的岩石进入塑性状态的应力水平称为高应力水平。
2.3.2.3 节理化软岩的分级
节理化软岩(Jointed Soft Rock,简称J型),系指含泥质成分很少(或几乎不含)的岩体,发育了多组节理,其中岩块的强度颇高,呈硬岩力学特性,但整个工程岩体在巷道工程力的作用下则发生显着的变形,呈现出软岩的特性,其塑性变形机理是在工程力作用下,结构面发生滑移和扩容变形。此类软岩可根据节理化程度不同,细分为镶嵌节理化软岩、碎裂节理化软岩和散体节理化软岩。根据结构面组数和结构面间距两个指标将其细分为三级,即较破碎软岩、破碎软岩和极破碎软岩。详见表2-5。
表2-5 节理化软岩的分级 节理化软岩 较破碎软岩 破碎软岩 极破碎软岩
单位面积节理组数(条/m2) 1~3 3 无序 完整系数(kv) 0.55~0.35 0.35~0.15 0.15 注:表中 kv=(Vpm/Vpr)2,Vpm——节理岩体弹性波纵波速度,km/s;Vpr——完整岩块弹性波纵波速度,km/s
2.3.2.4 复合型软岩
复合型软岩是指上述三种软岩类型的组合。即高应力-强膨胀复合型软岩,简称HS型软岩;高应力-节理化复合型软岩,简称HJ型软岩;高应力-节理化-强膨胀复合型软岩,简称HJS型软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