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唱歌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正确的嗓音发声; 2. 学会听觉训练,提高合唱的音准和和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唱歌姿势与呼吸方法; 2. 准确唱准音高; 3. 和声训练。
三、教学步骤:
1. 游戏热身(10分钟):
利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唱歌游戏热身,如“数羊游戏”、“音程游戏”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注意力。
2. 正确唱歌的姿势与呼吸方法(10分钟):
讲解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要求学生挺胸抬头、双脚站立稳定,呼吸时腹部用力向前推出,以保证气息充足。
3. 声音训练(20分钟): a) 第一节:准确唱准音高
给学生播放一段简单的合唱曲或音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音准跟唱。
b) 第二节:音高练习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音高练习,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示唱出不同的音高,对比音高的变化。
4. 和声训练(30分钟): a) 第一节:音程训练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音程,如八度、升降三度等,并教给学生唱出这些音程。 b) 第二节:和声练习
老师出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集体合唱。然后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唱不同的声部,逐渐加强对和声的理解和掌握。
5. 合唱训练(20分钟):
安排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练习一首合唱歌曲。老师定期组织全班进行合唱排练。
6. 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今天的收获和体会。同时强调要坚持每天练习,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优秀的合唱团成员。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姿势和呼吸是否正确,以及唱歌的音高和音准是否准确。
2. 学生之间互评,评价各小组合唱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
1. 定期组织合唱团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参加校内外的合唱比赛,提供更多的合唱演唱机会。
六、教学提示: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训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2. 注重细节的把控,如感受音乐的情感、合唱团整体的和谐等;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自主练习; 4. 建立良好的合唱团氛围,培养团队意识。
七、教学反思:
通过合唱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音准和和声能力,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保持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游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要针对学生的不足,设置个别辅导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