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文 浅谈近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否定与超越 闫哲峰 (江苏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07级艺术硕士215123) 摘要:任何一门艺术,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新的转 后现代艺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的突破一切禁忌和界限,追 机,艺术会自动找到自己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得到新的发展,新的发 求自由的精神是其基本思想。这也是其对现代艺术进行批判的一 展会弥补先前的缺憾,使得艺术达到新的完美。 个出发点,其不满现代艺术对形式,体系,观念等的束缚,不愿 关键词:传统艺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否定;超越 艺术创作和创新停滞不前,这也就是后现代艺术所说的“不确定 性”,体现了后现代艺术“颠覆永无止境”的精神,表现了艺术 19世纪末叶开始,油画艺术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 对于颠覆旧的文化所表现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后现代艺术不是一 的冲击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写实油画在新的哲学观念、 个风格概念,可以说是对现代艺术的超越,因为它的哲学理念发 艺术观念的影响下趋于解体。2O世纪以来,现代油画流派迭起, 生了根本变化。后现代艺术否定传统艺术的目的不是不要艺术, 画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是将油画形式作为表达 而是在寻求没有任何限制的大自由和新艺术,是先解构、再建构 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油 的过程。 画艺术也正是在这不断的否定与超越中前进。 一、现代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否定与超越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无 限拓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广度和深度,人类的眼睛开始向更宏观 与更微观的世界延伸。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 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同时,工业文明催生的现代 哲学也在直接影响着现代美术创造。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 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使艺术家的天 才和灵感升华为现代艺术创造的根本;尔后的尼采、弗洛伊德对 人的精神领域所进行的全面的分析和揭示,又成为现代艺术创造 的源泉;而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 面和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和背叛,进一步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指 向,从此艺术不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主观世界的表现。 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O世纪以来 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 “绘画摆脱 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 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较为明显 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见于1905年以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 的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1908年,另~群以毕加索、布拉 克为代表的年轻画家,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原 则最初出现在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的毕加索的 油画《亚威农少女》(1907)中。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分 析物体,表现体面重叠、交错的美感。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 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 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 .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波洛克是后现代 艺术的启蒙人,而杜尚是后现代艺术的开创人。波洛克将艺术引 回到自发与天然的状态。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是自发和天真自然 的,无须专f ̄i/ll练,关于艺术的标准是在艺术成为专业工作之后 出现的。如中国画古典的“六法”,徐悲鸿的“新七法”等等。 显然这种分工和标准是桎梏,有碍于健全的人性发展的,尤其是 在社会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还把这些固定的标准当成至高无上 的法则,明显是不合理的。杜尚则以一种看似搞笑的形式嘲笑了 人们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拘谨和匠气,呼唤一个新的富有自由创作 精神的时代到来。杜尚暗示人们,艺术的价值在于思想,有思 想,任何物质产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这种将艺术创造提升到哲 学层面的思考客观上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科,暗含了艺术 与艺术史即将终结的理论判断。 纵观艺术发展史,任何一门艺术,在发展到极致的时候, 就会出现新的转机,艺术会自动找到自己发展的新方向,从而得 到新的发展,新的发展会弥补先前的缺憾,使得艺术达到新的完 美。虽然仍然会有这样或那样新的或者以前未发现的不足,或者 缺憾,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艺术发展的新的动力。因此,从这一点 来说,传统意义的艺术学科可能会终结,但人类的艺术智慧永远 没有终结,否定旧的必然要创建新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追 求。 参考文献 f1】《现代绘画辞典》【法】雷蒙・柯尼亚等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 徐庆平卫衍贤译 [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3】《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美]贝斯特(美】凯尔纳著张志 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与超越 后现代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于8O,90年代流行欧 斌译中央编辑出版社出版2001 美,法国的1968年的“五月风暴”被称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 的分水岭。后现代主义的要旨在于摒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 作者简介 范,对当今哲学,艺术,文化,医学以至于建筑等产生了巨大影 闫哲峰(1977一),男,山西晋城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响。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摒弃表明其拒绝现代艺术作为一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07级艺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 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拒绝现代艺术形式的限定原则 与意识形态倾向,其实质是超越主观表现主义,是对自然的尊崇 与回归。 南十番锣鼓这门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凝聚着历史上无 作者简介: 数民间艺人的智慧。 杨立(1981-)女,江苏常熟,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助教,南京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士,主要方向为中国器乐演奏与教学。 参考文献: [1】.樊祖荫,《论“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 的关系》IJ] 音乐研究.1987(4).12~25. [2】.张伯瑜,《江苏十番锣鼓的节奏分析》Ⅱ】.音乐研究.2001(3)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