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
A.0.25—2秒 B.0.25—20秒 C.2—5分钟 D.5分钟—一辈子 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 B.辐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理性思维
3、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4、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别教育 D.主题班会
5、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____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6、”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科夫
7、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性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的时期是____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____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
10、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____个信息项目。 A.3±2 B.5±2 C.7±2 D.9±2 11、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____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
12、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____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3、”望梅止渴”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C.士兵的士气高 D.梅子对人体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14、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____
A.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15、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6、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时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家教的一般建议和要求,这属于____
A.一般性指导 B.针对性指导 C.分类指导 D.个别指导 17、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____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B.尝试一错误说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____
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唯一途径 D.全部途径
19、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____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理科和文科 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D.传统课和现代课
2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21、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____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22、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____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23、以美国布卢姆为首的第一个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____
A.学生心理 B.教师心理 C.教学风格 D.教学目标 2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____三种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25、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6、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____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27、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整合 28、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____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29、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为____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个体自我 30、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____
A.人的潜能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D.有无心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____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____
A.克伯屈 B.帕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3、下列属于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的是____
A.背乘法表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D.科学研究
4、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依据,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定称之为____
A.配置性评定B.诊断性评定C.常模参照评定D.标准参照评定 5、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____ A.心理健康 B.记忆 C.智力 D.学习
6、在一门课程或者某项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等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____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7、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___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____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9、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____之一。
A.知识素养 B.能力素养 C.思想品德素养 D.基本任务 10、”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____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1、形成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A.教师文化 B.学生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12、比奈--西蒙量表和斯坦福--比奈量表都可以用来测量____ A.意志 B.情绪 C.智力 D.行为
13、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____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14、《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5、1986年,我国颁布了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____
A.程序化阶段 B.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C.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自动化阶段
17、教师反思有四种常用的方法,即____
A.校长动员 B.反思日记 C.详细描述 D.交流讨论 E.行动研究
18、在一个好的集体里,后进生的不良言行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言行。这一现象的适当解释是____
A.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B.老师的威信 C.从众 D.认知失调
19、在小学教育中,往往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遵循的儿童发展规律是____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 B.发展是跳跃的 C.发展是平均进行的 D.发展是有个别差异的 20、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____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0、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____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1、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个组块?____ A.4±2 B.5±2 C.6±2 D.7±2
22、班主任建立良好集体可以采取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主要有____
A.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 B.确立共同的集体教育目标 C.建立一支学生骨干队伍 D.营造健康的集体舆论 E.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3、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____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24、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____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5、下列不属于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区别的是____
A.专家教师的课是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2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____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7、”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2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____
A.历史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29、”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__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3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____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